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然而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与生俱来",更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当它到来的时候却往往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由于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相对时间少,起点低,遇到很多难题,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由于学生认为学好技能便可,语文好不好无所谓,更不要谈诗歌的教学和学习,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就如同"鸡肋",学无效果,弃之不甘.但作者认为诗歌教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强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法宝,学好诗歌的意义深远.本文作者尝试从"注重诵读"、"感受意象,体会意境"、"联系实际、增长积累、鼓励创作"等方面论述了诗歌教学方法,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诗歌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是教学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如何将这一课程标准的理念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改变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成了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袁芳 《各界》2010,19(3)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是我作为数学老师,听到的最多一次的语文课.也许外行听不懂"内行的门道",但是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强烈地体会到,把数学教好难,把语文教好也难.  相似文献   

5.
陈煜 《各界》2007,(10)
用"以人为本"指导语文教学,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构建"语文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莹 《学理论》2013,(2):235-236
教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他们两者之间有效沟通是一门艺术。师生间成功的沟通交流,能使教师将必须传递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促进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而课堂教学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作为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同时语文课程学习体现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课程本身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法,不仅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与要求,也能真正达到促进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三个选择"艺术地统领"纲要"课教学的主要途径是:结合现实热点、难点,加大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遵循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讨论课课时比例;重视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应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目前的教学效率与此是相违背的.种种因素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影响到了其它科目的教学.实施语文课堂的高效率教学途径有三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传授学习策略,课堂情感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良现状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改中应突破的难点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定位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语文课堂重新回归社会现实等方面得出的几点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专情课程、激情课堂、移情课外.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语文学得如何,习作可以作为衡.重要尺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害怕作文.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肯定地说:"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而且是相当数量的学生视写为畏途,有害怕心理,视作文为难事,为不易攻克的堡垒,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哲学美学中的"艺术终结"问题成为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的一个预言,一些重要理论家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对"艺术终结"的预言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成为了当代关学和艺术哲学的热门话题.探讨黑格尔以来关于"艺术终结"问题可知,"艺术终结"问题是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发展的不同诠释,体现的是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阐释的开放性,而不是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的结束.  相似文献   

13.
专题武教学能否取得成功,专题的设计和内容组织是关键."概论"课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必须从"概论"课的基本定位、教材实际、高职学生特点、高职"概论"课教学现状出发,遵循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原则,才能实现高职"概论"课专题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以来,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在民族地区实施,无疑是给我们民族地区进行基础教育的教师带来一场革命,"活"用新教材进行教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人看来, "扬长避短"这个成语是不容置疑的.其实, "扬长避短"的科学性只具有相对意义,它远不如"扬长补短"更科学,更值得提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长处和短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做自己能够做也善于做的事情,否则,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汤春玲 《学理论》2010,(27):244-24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学习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身处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语文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才能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魏书生和他的教育教学观鲜为人知,魏书生"差生伟大"的教育观,"自强、育人、教书"的为师观,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的语文"六步"教学法以及快乐教学观都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魏书生的成功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成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成功,是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感悟的。  相似文献   

18.
自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提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来,直到我们今天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为什么历久而弥新?最根本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也不仅在于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中国化民族化传统化的思想理论精华和世界化人类化当代化的时代精神精华,还是人类认识一切规律的规律即元规律之一.这便是我们对实事求是及其各种界说的元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实事求是研究的"元空白"的一种填补.同时,实事求是元法则也是"广义元理论"的核心法则.所以,我们必须给予专门研究和确认.  相似文献   

19.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学家,他的"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家庭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探讨如何通过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好地实施家庭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张燕 《学理论》2013,(2):218-219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进入了语文教学的阵地,以它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语文老师,语文课堂也随之异彩纷呈!可是,如果多媒体运用得不恰当,一味地为了用而用,就会起到反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慎用媒体,真正地让多媒体成为语文教学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