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开窍     
年底,财政局长把秘书精心写的全县财政报告揣进包里,去向县长作汇报。县长在办公室里正想什么事,一看到局长就客气地招呼他快坐下。局长有些受宠若惊,想想还是站在那里大声念了起来。刚开始,县长眯缝着眼睛笑,有时还情不自禁地点点头,可是当局长读到“即使在遭受了旱涝灾害的情况下,本县的财政收入比往年还略有提高”时,他立刻眉头直皱,满脸不快地喊起来:“停!停!停!”  相似文献   

2.
留字     
“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3.
演小品     
刚满六十岁,管达从局长位子上退了下来。这天,管达陪夫人逛街。商场里,夫人看上一套服装,“老管,我想买这套衣服,你看怎么样?”管达脱口而出:“你写一份报告,我研究后给你答复。”夫人一听,火气上来,衣服也不买了。两人继续逛,走进一家生意红火的小吃店,各要了一碗米粉。管达几口吃完,挥手招来服务员:“拿账本来,我签单!”夫人在桌下踢了管达一脚,掏出钱来付了账。逛累了,管达又带着夫人进了一家美容美发  相似文献   

4.
茶杯     
王局长赴山乡检查工作。酒醉饭饱之后,打道回府。 “停!停—停,姜师傅!”王局长在半路上喊“停车”,把姜师傅吓了一跳,还以为车子轧了小鸡小狗呢。 “局长,为什么要停车?”  相似文献   

5.
之所以走近齐进,是缘于他和他的同志们创造了个“奇迹”。在他担任沈阳市老干部局长不到200个日子里,他的名字竟为沈阳市2万余名离休老干部中所皆知,老干部局的工作也获得老干部的啧啧称赞。不管你是在沈城的某个公园,还是街头绿地,只要碰到离休老干部,提起“齐进”,他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这个局长好啊!”有的即使与齐进未曾谋面,也纷纷给他写信诉说自己的心事。更有甚者还特意前往老干部局,就为看看齐进局长长的什么模样。齐进,2004年7月调任沈阳市委老干部局当局长,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便成为老干部心中的“偶像”?春日的一个上午,记者来…  相似文献   

6.
那是局长     
小马高兴地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谁说咱们吴厂长骂人的脾气不能改?刚才我就看见他同一个老头子说话时满面笑容!”这时,正好吴厂长走过来,听到了小马的后面那句话,立刻大声斥责说:“胡说八道!什么‘老头子’,那是局长!”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正笑话结巴最近找了一份工作,给局长开车。局长姓谢,前两天局长给我点了根烟,我说了句:"谢谢谢局。"局长"啊"了一句,第二天单位都知道我结巴了。不同命石阶问神像:"你我本都是石  相似文献   

8.
文人之间,戏称编辑写作为“爬格子”。稍具想象力者由此三字立马可于脑海中浮现一幅生动画面:一位文人伏案疾书,忽而凝目虚空作思索状,忽而愤愤然将写了几行字的格纸撕揉搓……另有文友更有妙论:所谓“爬格子”,是说没有方格稿纸便不会写文章!总之,文人写作的艰辛,由这三字可见一斑。仅有格纸还不够,文人还依赖笔。人们常挂在口头的“如椽大笔”、“一挥而就”、“笔下生花”。“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等等,都与笔有关。而写得一笔好字、拥有一管好笔,也都是足以令文人钦羡乃至毕生追求的。谁曾想,现如今,情势大变。文人想…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20,(3):117-117
“王栋,你父亲给你写了一封信!”1月28日一早,宁河区板桥镇田庄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栋的母亲拄着拐杖来到村防控点。“你这几天也没回家,你父亲没看到你,怕你在关键时刻不在岗位,没做好工作,特地写了一封信,让我给你送来。”王栋的母亲说。  相似文献   

10.
无题(五则)     
(一) 甲妇:“大夫,我家养了一条哈巴狗,几天不吃食了,请开点药吧!” 狗医:“可以。” 甲妇:“还请你开张收据。” 狗医:“姓名咋写?” 甲妇:“写我丈夫的姓名吧!” 狗医;“这?” 甲妇:“反正能报销。” (二) 甲:“现在有些人也太没道德了。昨天,有一位老大娘摔倒在街上,两个多小时,也没人把她扶起来。”  相似文献   

11.
写不出来     
庄村 《党员文摘》2008,(7):25-25
局长因经济问题被“双规”,办案人员责令他书面交待问题。一个上午过去了。局长扔下一团团稿纸,桌上却是一纸白卷。办案人员说:“抗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老老实实交待问题才能争取主动。”局长哭丧着脸说:“我不是抗拒,实在是写不出来呀!”办案人员说:“你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只有老实交待问题才能争取宽大处理。”  相似文献   

12.
批评与报复     
过来人都还没有忘记“样板戏”《沙家浜》,京剧爱好者还能哼上几句.比如郭建光给沙奶奶提意见的一段:”沙奶奶,我们给您提意见来啦!(唱)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在一起议论您沙妈妈.七嘴八舌不停口(沙奶奶插话:嗬,意见还不少呢)……”都提了哪些意见来着?意见可尖锐得很哪!无非是“一日三餐有鱼虾”之类.对此还上纲上线说:“似这样长期来住下”,那必然会  相似文献   

13.
买房秘笈     
80后的小郭比较上进,30岁不到就当上了局长,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只是房价日益增长,郭局长又奔波于"应酬"之间,透支的体力和金钱使得郭局长一家还蜗居在城乡交界处。一天晚上,郭局长又喝多了,秘书送他回家后,一转身便横卧在沙发上。他摸了摸后背找到遥控器打开电视,电视剧正在插播广告,突然一句纯美的广告语打动了郭局长:"丽水湾,给你一个六星级的家!"郭局长看了看自己的房子,突然冒出个想法:"我都当上局长了,还住在‘难民营’,应该有个像样的房子了,不然,我这局长的脸面何在?别人也笑话我在作秀呢!"  相似文献   

14.
学会拿笔杆     
据悉,某地县委书记下乡搞调查,自己动手写笔记,每半年撰写一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开会讲话甩开“拐棍”,自己写讲话稿。他的讲话,观点明确,分析深刻,针对性强,对人启发很大。因此,同志们都爱听他作的报告。早在1950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内一些领导干部不爱拿笔杆的现象,中肯地提出“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并说:“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斗转星移,54年过去了,重温小平同志这一段话,在  相似文献   

15.
“陈主任。你好。共同祝贺广州市政协议政微博开通!”“王局长,我收到你的微博啦!”广州市政协委员微博议政平台近日开通,陈统四和王桂林两位委员在微博上相互打招呼,因还不熟悉微博语言环境,他们在称呼对方时都按日常习惯加上了官职的称谓。  相似文献   

16.
病情标志     
《党员文摘》2007,(9):37-37
局长因病住院,医生很快确诊他患了肝癌。局长家人隐瞒病情,安慰他说:“你的病情不很严重,很快就能出院了……”局长却叹道:“你们别骗我了,我知道自己已惠了绝症。”家人面面相觑,不知因何泄密。局长又苦笑着说:“过去我打个喷嚏都有人来给我送礼,这次住院却没一个人来看望我,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相似文献   

17.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18.
车间主任:刘局长的公子刘涛,到我们车间才一个礼拜,就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了一台贵重仪器。按新规章,应该从工资中扣掉修理费的百分之二十,可是这样一扣,刘涛这个月的工资都扣了还不够。厂长:这好办,按新规章,厂长有权决定:给刘涛的工资向上浮动两级,不就得了吗?  相似文献   

19.
儿子     
所有的父母都一样,给了儿子生命和健康还不够,总以为还需要给儿子些什么,给儿子许多许多。给儿子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平常日子里想得可能少一些,无非是穿衣吃饭上学读书。一旦有特殊情况,想得就比较多。不过,再多也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父母总想把世界上所有的  相似文献   

20.
32 第二次谈判在吉鼎明私宅花园里举行。参加谈判的有孟涛、卢特锦、高云飞、刘柏、郭剑雄等。谈判已近尾声。环境宁静,气氛融洽,看得出双方的谈判是成功的。孟涛:“你们的部队尽快下山点编。”高云飞:“分区点编,集中的地点由我们安排。”孟涛:“点编以后,按人头发给军饷。”高云飞:“我希望孟师长实现承诺。”一三五师政训处长卢特锦提醒孟涛:“师座,马司令的侄儿……”高云飞:“明天就放了马宝团长!”吉鼎明:“痛快!痛快!来,干一杯!”众举怀相碰。吉鼎明:“协议既已达成,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我希望你们说到做到,取信于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