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亚兴 《奋斗》2006,(1):63-63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辛弃疾在他的一阙词中满怀悲愤的一句语.或许他一生坎坷,壮志难酬,有个儿子又常惹他生气。才发出这般多少有些凄苦的感叹吧。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的人生,自然难以让人快乐。不过。似乎也有例外,同样面对“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客观存在,民国元老于佑任淡泊名利,荣辱自安。写出这样一首勉励自己的对联:“不问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对呀,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剩下的一二,自然是如意之事,“常想一二”。 那结果不就是“如意”吗?  相似文献   

2.
增福  王勇 《党建文汇》2009,(5):F0002-F0002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北部,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苹果之乡”,曾孕育出仓颉造字、杜康造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的中华民族灿烂文明。  相似文献   

3.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首铿锵有力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曾激励多少抗大学员肩负民族的希望,奔向抗日的战场。重庆解放之初,嘉陵江畔、红岩岭上,就聚集着一群来自西南诸省的热血青年,他们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建设人民的新西南”努力学习。那里,就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相似文献   

4.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不少人曾因在最困难的时刻遇见自己的同志而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十年动乱中,又有多少人因受迫害失去了“同志”的称号而痛心、悲愤!谁能领略这种感情,谁就能懂得“同志”二字的深邃含义。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把“同志”比做亲兄弟;鲁迅则把为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引为自己的“同志”。可见,“同志”是一个多么崇高、亲切而又光荣的称呼,难怪有人曾这样比喻:一声同志,比冬天的阳光还要温暖,比芬芳的甘露还要沁人心脾!“同志”,这个称呼,不仅反映了我们革命队伍内部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而且也表明了在我们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反对外敌入侵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动员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在觉醒和奋争中,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赢得了民族的振兴,赢得了新的国际形象。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6.
5月的也门,热风炎炎,黄沙漫漫,炮火连天,满眼残垣断壁。1300万悲愤和迷惘的也门人民眼看着刚刚统一4年的年轻共和国夭折了。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拥有3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曾有过“绿色也门”和“幸福的也门”之美称。然而自16世纪以来,这块和平的土地接连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分割。  相似文献   

7.
禹州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我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禹因治水有功在此受封“夏伯”,禹之子启继位之后,于禹州境内的钧台大宴天下诸侯,从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又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以煤炭丰富著称的禹州有驰名中外的钧瓷,有国家闻名的中药材市场。故禹州还有“煤海、瓷都、药乡”之美誉。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党史上.李大钊可能是最早讲“中华民族复兴”概念的人之一。他当年用的原话是“中华民族之复活”。“复活”与“复兴”.用词不同,但意思并无太大差别。1990年4月.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依托“四大成就”,中国社会总体实现了四次“伟大飞跃”。“四大成就”和四次“伟大飞跃”,以雄辩的事实昭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之“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四大成就”蕴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硕果,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行”。四次“伟大飞跃”既是对“能”和“好”都归因于“行”的内在逻辑的证明,也是对没有“能”就没有“好”,也就无从彰显“行”的宣誓。四次“伟大飞跃”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揭示了“能”“好”“行”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安源地处江西省西部,是萍乡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盛产煤,有“江南煤都”之称。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圣地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大本营”、“中国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安  相似文献   

11.
梁衡 《学习导报》2013,(16):18-18
不知怎么,翻看着新闻参评稿,思维之车一下滑向感叹词这个轨道。古文感叹用“兮”,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用“噫”,范仲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哉”,梁启超“壮哉,我少年中国”。现代白话文用“啊”、用“呀”、用“哎”。古今文章不知读了多少,不管“兮、噫、哉”还是“啊、呀、哎”都觉得很自然,说话人在流露真情。近年来在都市人的口语中,悄然出现了一个“哇”字。这个字很有意思,妙在它所表现的情感,不但有七分真情还有三分假意。“哇!真好吃。”“哇!我好开心。”好吃、开心是真,但真感叹之外还有三分的自我表演与自我欣赏。  相似文献   

12.
刘伯承元帅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就有“军神”和“川中名将”的美誉.大革命时期,杨闇公(中共四川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杨尚昆之兄)初识刘伯承即感叹:“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1929年,中共中央曾要求朱德、毛泽东离开红四军,毛泽东致信中共中央:“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来,那是胜过我们的.”当时毛泽东与刘伯承尚未谋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伯承先后3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被称为“党内孙武”.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当面称赞刘伯承:“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朱德撰文称刘伯承“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解放战争时期,“小诸葛”白崇禧称刘伯承为“中共第一悍将”.  相似文献   

13.
勿忘甲午     
正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这场战争,让满清政府丧权辱国,加速倾覆;让日本帝国主义大获全胜,更加狰狞。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120年中,无数人反思甲午,都在呐喊、战栗与鞭笞。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又是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这场战争,让满清政府丧权辱国,加速倾覆;让日本帝国主义大获全胜,更加狰狞。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120年中,无数人反思甲午,都在呐喊、战栗与鞭笞。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相似文献   

15.
王卉 《前线》1999,(11)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朝文人陈继儒的一幅对联不知引起过多少代人的遐思和感叹。它向人们昭示了一种恬然自得、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潇洒和超脱。在当今社会有些人感叹“活得累”的时候,我不禁想其实想活得轻松也不是件难事。那就要看您能不能超越这两个字“名、利”。大凡俗世间的烦恼多因各种欲望不能满足而引起。而在各种欲望中尤以名利关最难过。“名”,字典里的解释是“名誉,声望”;“利”的解释则是“利益”。一点名利之。C也没有的人是不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前,悲愤的中国知识分子首扬“民主”大旗。“五四”间壮怀激烈的勇士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正是他们那无畏的双手拉开了中国现代政治历史的帏幕,使民主与专制的抗争成为七十年间政治舞台上的主旋律。七十年,相对古老的人类发展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自“五四”到今天,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却是波澜壮阔,难已忘怀的。整整七十年,民主与专制在无休无止地搏击着。面对民主大起大落、沉浮不定的发展,我们谨借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之机,正视历史痛苦的寻梦,冷静地对民主发展的曲折之路,进行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一张半旧的松木床板,伴随我度过了金色的华年。从参加工作时进屋,直到快退休时还在我身边。结婚时爱人曾提议“更换”,我说“糟糖之妻不能丢”是句古言。几次搬家朋友劝我“吐故”,我执意坚持才使它没有“落选”。岁月变迁多少事情出现了“模糊”,板床深刻的纹路却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8.
黄炳麟 《唯实》2001,(5):72
革命老前辈谢觉哉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是官国,虽然革了命,人们总不免咀嚼官的余味,虽贤者不免。此种情形,今日依然,于是颂之者有之,求之者有之,竟可闹到门庭若市的程度。”这是谢老对中国官场历史和中国官僚社会深刻洞察剖析后得出的结论,至今仍有针砭意义。 偶尔翻阅几本杂书,有几则小故事既有趣味又发人深省,引来聊博读者一笑。 清朝同治末年,有位京剧演员“十三旦”走红北京城,朝廷内外捧场的不少。一次登台演出,发现台下坐着位老儒,原来是“十三旦”幼年读书时的恩师,曾保护过他免受皮肉之苦。演毕,“十三旦”下…  相似文献   

19.
李捷 《理论导报》2013,(4):13-14,21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的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打动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也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那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一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当前的社会中,应当彻底抛弃,使其“寿终正寝”。这种观点,在文化大革命中以及在1989年以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时期,我们曾由不同的语言听到过相同和类似的说法。但是,在今天,这种观点再一次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这一观点的内容,我在这里,不得不引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几段话:“历史传统的文化事实上成了中华民族身上沉重的负担。复兴国家文化之风从西方吹来还可以理解。然而‘发掘’优秀文化传统的热潮从中国本土涌起却无异于修‘自缚之茧’”。“虽不必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