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不是杂乱无章的任意堆积,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恩格斯说:“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联系的总体。” (《自然辨证法》)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不是简单地、消极地适应周围自然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以结构、功能、动力等为线索进行全面考察,普遍联系的外部世界就成了一个个“系统”。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副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相似文献   

3.
动员与反动员:中央苏区“扩红”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苏区“扩红”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动员运动。它是一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反“围剿”斗争需要不断的兵力补充,这是“扩红”的现实依据和第一推动力,新的红色政权的建立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传统乡土社会的旧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扩红”的发展。在“扩红”动员过程中,党、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构成了四位一体的紧密互动关系,既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扩红”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扩红”的不断深入,它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各种反对因素及力量也逐渐增多增强,最终演化为“扩红”的反动员力量。面对着“扩红”运动后期的颓势,党和政府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对民众实行再动员,但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进化,人体的形成,是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的。恩格斯以他深邃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预言:“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蛋白质,生命的唯一的独立的承担者,是在整个自然联系所给予的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可是它正好是作为某种化学过程的产物产生的。”①恩格斯的这个预言,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迄今为止,科学对人体形  相似文献   

5.
一、矛盾的层次性及对矛盾概念的新理解1.普遍性联系和普遍性差异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事物的表层矛盾。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则的普遍联系,指的是“世界性的全面的包罗万象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联系。宇宙间的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每一事物总是同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整体之中。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物质到人的思维,普遍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上述这种普遍联系相对应的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普遍差异。讲联系,本身就意味着至少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一事物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之间的联系。商品得以交换的基础是价值,而交换的前提却是它们的差异,即不同的使用价值。完全相同的商品是根本不能发生联系的。绝对同一的事物只能是抽象的事物自身,无联系而言。有联系的事物一定是差异的,有差异的事物存在着联系。离开联系,无所谓差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特点。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要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各个要素之间实现了有机结合,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整体的主要环节,对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律环境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环境初论刘志坚环境一词,通常指事物所处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不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与环境及多元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法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的重要“调节器”,当然也不例外。综...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历史继承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乐相融的关系 ,它认为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条件相对应 ,有共同的运动周期 ;人的自然机体和人的社会功能属性与自然界有统一的结构 ,有对应性的联系。人和自然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庄子》所谓“人 ,天也 ;天 ,亦天也”,可以说是天人之间的自然联系与自然统一的一种表述。总之 ,人与自然是紧密地相联系的 ,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的。因此 ,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 ,不仅要实现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 ,而且要达到社会系统与其外…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的时代内 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为民务实清廉”是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赋予的基本要求。为民是根本目标,务实是实现途径,清廉是关键保障,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党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过程”的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也是其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恩格斯在批判其客观唯心主义实质的基础上 ,对“过程”的思想加以改造、丰富和发展 ,在作理论层面阐发的同时用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对“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这对于我们在具体的时间、空间和事物相互的联系中考察事物(现象)的产生、发展、灭亡 ,以促进事物的转化 ,有着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学决策十六字方针,本文从党委决策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本保证、必要途径和实现形式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十六字方针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完整严密的科学决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系统论观点及其给我们的启迪 (一)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组成该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表现出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系统。如:细胞就是一个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以一定的结构组成,表现生命现象的系统。 (二)结构和功能。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两重联系:一是系统与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是系统与周围环境(其他系统)的联系。前一种联系,我们称为系统的内部联系,也就是系统的结构。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六廉”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廉洁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主要做法包括:牢固廉洁文化的思想基础;夯实廉洁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营造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营造廉洁敬业的工作环境;构筑廉洁文化的宣教平台;展示廉洁文化硕果,使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转型期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三个理论体系构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制定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和战略方针,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身体,因此,人与自然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在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自然界居于优先地位,人则居于创造性主体的地位.这一辩证关系及各自地位,启示我们必须重构主客体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侦查机制,系指侦查组织机构各部分的构成、功能特性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拐卖人口犯罪案件侦查中应着力建立和不断完善专业化建设机制、侦查协作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多部门合作机制、信息导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无不在联系中存在、运动和发展.联系是事物及其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联系还是多样的,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条件会形成不同的联系.从总体角度看,事物的联系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因果联系等等.因此,我们研究事物的联系,一是要注意它的客观性,防止主观臆造;二是要注意它的条件性,把它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结合起来;三是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全面了解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四是要注意区分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其在事物发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具体分析联系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下面就普遍联系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所谓的“德育衔接方法形成及发展过程实质”是本质联系的核心内容,它与“非本质联系”相对,它是德育衔接方法形成及发展过程内部比较稳定、深刻的必然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需从德育衔接方法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区分出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通过非本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才能认识德育衔接方法形成及发展过程的实质和根本特征,抓住德育衔接方法形成及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认为应该从德育衔接方法概念的具体内涵、德育衔接方法的构成要素、德育衔接方法的内在结构、德育衔接方法的形成等方面入手,从德育哲学的视角,系统而深入地掇讨德育衔接方法发展过程之本质层次的特殊矛盾,在此基础上从而形成一个关于德育衔接方法发展过程实质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9.
互动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由许多教学要素构成的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 ,教学的效果则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教学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它们之间的互动式良性运行是获取最大合力 ,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源泉 ,也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