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工友》2007,(11):50-51
88.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保护等在法律、政策、管理、技术、教育及设备上采取的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又称劳动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2.
14.为什么要重视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利?劳动安全卫生权利,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权利,是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获得在工作场所的职业安全和卫生保护的权利,包括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劳动强度、劳动标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等方面的内容,是职工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实现安全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安全社会。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利,努力推动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为职…  相似文献   

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OHSMS)是由国际劳工组织 (ILO)提出的对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的标准及方法。我国已经开始了推广、认证工作 ,这也是广大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者应当参予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论述了OHSMS的内容、特点及笔者参与企业该项工作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高营镇工会自2008年以来,针对辖区职业安全卫生的突出问题,推动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家协会与工会建立了职业安全卫生三方协商机制,并共同组建了高营镇工会职业健康与卫生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促进了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基本状况和安全生产的紧迫形势,客观分析当前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难于开展的根本原因,从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的角度,系统分析各级工会组织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方面的有益尝试和良好做法,作出科学发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07,(2):52-54
36.怎样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群众监督检查制度?各级工会要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工会的权利和职责,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的优势,突出群众监督的特色,积极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群众监督工作。在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群众监督检查制度中,工会要参加同级政府或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协调机构和产业安全生产协调机构,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依靠职工群众,发挥群众性监督检查网络的作用,查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建档跟踪,督促整改,消除隐患。在企业中,重…  相似文献   

7.
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是工会维权的重要内容,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是工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非公有制企业需要、主动依法监督参与的工作机制。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机制,突破以往工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模式,实现工会维权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劳动安全卫生是职工安全健康的前提,是对职工生命健康权的保障。工会参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是党政所需,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形势下工会延伸职能、履行法律职责的要求。工会参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应注重源头维护及制度建设,注重维权实效,做好前期、中期、后期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09,(9):35-36
近年来,淮安市各级工会以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合法权益为宗旨,以强化广大职工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群众监督为主线,广泛深入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就是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企业生产性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重要工作,是党和国家有效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重要举措。工会是进行“三同时”审查验收的成员单位,强化工会参与“三同时”审查验收工作极为重要。 一、工会参加“三同时”审查验收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Historical and legal analysis of factory worker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Europ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particular, the main causes of industrial injury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among factory workers of those times were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The main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child labor in factories are determ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by age group is shown. The influence of labor conditions at the factories on the health of the descendants of factory workers of those times was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control over compliance with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workers’ health are highlighted. The issues of introduction of legal regulation of factory workers’ safety and health, as well as child labor regulation (i.e. working hours limit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regulation) in factories, are analyzed. The issues of implementation of legislation that established compensations for factory workers in the event of industrial injury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of those times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2.
论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保证生命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安全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伤亡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劳动者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只有实现安全发展,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切身利益这一现实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监督是中国工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给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提供了机遇。中国工会应该把握时机,乘势而上,把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权作为维权的最大行动。  相似文献   

14.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工会组织要突出维护职能,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安全健康的合法权益,在分析劳动保护监督管理的形势与任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措施,创新工会劳动保护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需要加强劳动安全卫生法制建设。为此 ,要在法规中强化劳动者的权利及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在法规中须贯彻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要坚持政府、用人单位、职工 (工会 )三方结合的工作体制。在立法中还要遵循科学性、实事求是及实践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势也日趋紧张,工伤事故及死亡人数、职业疾病情况以及过劳死现象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健康运行.这背后既有劳动力成本导向的发展路径问题,也有劳动执法虚弱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制度困境和弊端.因此,唯有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以及发挥工会作用等手段才能有效治理中国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7.
《Labor History》2012,53(4):309-324
ABSTRACT

Protection of the workers’ health in countries with developing economies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long with changing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 rise of precarious work and outsourcing, and the decline in unionization. In this study, I examine whether the institutes created by universities might serve as an interface between workers, academia, and state agencies, and provide assistance for both improving workplace conditions and enforc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ules. I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one such effort: The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rogram (LOS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Using a review of written sources along wit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as methods, I found tha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OSH historically have important parallels in countries with developing economies today. Ultimately, university-based occupational health programs like LOSH need to be followed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nd be supported by governments if the mission to reduce workplace injuries and diseases is going to be re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