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权利到利益: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点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劳动争议出现了新特点,即劳动争议的性质由以权利争议为主发展到利益争议凸显。这标志着劳动者已不满足于劳动基准权利,而要求超越劳动基准权利的更好待遇。这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劳动关系的若干主体都提出了挑战。我国应调整现行以权利争议处理为中心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健全利益争议处理机制。劳动行政机关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于查处违反劳动法规行为的执法者角色,应确立自己在利益争议处理中的协调者角色。工会要摆正劳动者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努力提高集体谈判能力,积极维护劳动者利益。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以对劳动者权益的倾斜保护为主要目的,是国家干预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我国劳动立法在历经革命年代的洗礼和建国后的初创、恢复与发展后,建立了劳动基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并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未来的能够有效衡平各方利益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对劳动者诚实劳动的保护,并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9,(1):36-37
按照我国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就退出工作岗位,享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着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以及休息休假权等肆意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询其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寻求扭转我国劳动基准实施困境的对策,实属重要。  相似文献   

5.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一条为维护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  相似文献   

6.
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是用人单位 ,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 劳动 , 《法 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但现 》 。在有一些企业以降低成本 减 、少开支为借口 随意削减或取 ,消劳动者的劳动防护用品 这 。显然是错误的 劳动法 明文 。《 》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 ,“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我国还按行业和 ”。工种的不同 对发放劳动防护 ,用品的标准作了规定 并强调 ,执行标准时 不得随意改变和 …  相似文献   

7.
第七讲 劳动安全卫生胡可明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的管理。一、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  相似文献   

8.
《工友》2012,(2):29-29
《工友》编辑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农村户籍劳动者在达到60周岁开始享受新农保养老金(每月约55元基础养老金)时,用人单位能否依据该条款与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团体劳动关系法的理论课题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团体劳动关系法,是指调整劳动者团体与企业或企业团体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在我国,劳动者团体主要指工会,所以我国团体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为"工会在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1〕。团体劳动关系法是指以《工会法》和《劳动关系调整法》为基本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些法律规范具体规定了团体劳动关系的制度构建、运行规范以及相关团体的权利义务。在市场经济下,团体劳动关系的形成并以团体劳动关系法对之予以调整,是市场经济劳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2〕  相似文献   

10.
余军 《工友》2011,(8):15-15
该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员工在试用期内是否享受医疗期等待遇?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第3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可以享受医疗待遇,医疗期限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亦是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前提.从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劳动上升到"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到毛泽东主张"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到习近平以高远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对劳动本质进行深入探索,以坚定的信念树立劳动精神,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劳动教育,都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和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解决遵循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模式.劳动争议诉讼是当事人解决争议的最后途径.当前,没有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法>和<劳动争议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这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因为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用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的民事诉讼法来处理表面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劳动争议,是极为不妥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劳动观和劳动教育思想,是列宁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研究认为,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劳动对人的成长的决定性作用,阐明了苏维埃政权下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战略地位,并通过实践的大力推动,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了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为培养一代共产主义青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向。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体现在:首先,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战略任务;其次,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再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最后,劳动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4.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斯密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他仅仅视劳动为积累财富的手段,赞美能带来资本增殖的“生产性劳动”而贬低“非生产性劳动”;黑格尔继承了斯密的劳动观,并从哲学高度提出“劳动创造人”的全新命题,但他唯一承认的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斯密和黑格尔的劳动概念,把劳动与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圣经的创世说和赎罪说、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欧文的劳动主义思想,是现代西方劳动哲学的五大思想资源.诞生于现代劳资关系运动的现代劳动哲学形成了七个主要流派,构成了一个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相当完整的谱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施行,虽然澄清了《劳动合同法》中的一些模糊问题,但是,围绕企业规章制度、双重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追索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和加班工资基数,以及社会保险争议等问题,人们的认识和仲裁、司法的审理和执行仍比较混乱。因此,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学习劳动法律,在实践中对《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执行过程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谭氏官府菜餐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诉吴某违约承担250万元违约金案,引发了人们对劳动合同中适用违约金责任问题的关注。我国的《劳动法》修订和《劳动合同法》立法应正视违约金条款被大量使用的现实,允许劳动合同中对违约金条款应加以限制的适用,并应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劳动立法过分倚重劳动监察,劳动监察适用情形又非常宽泛且执行不力。与此同时, 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对劳动行政指导、劳动行政服务、劳动行政激励手段基本虚置不用。因此,欲构建新时代和 谐劳动关系,我国劳动行政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华为7000人集体辞职事件暴露出我国劳动立法、执法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我国劳资关系不平等、劳动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快社会保障保险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而法律又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因此,有些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实践中难以认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当厘清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继续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