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校园突发危机事件多有发生,校园公众形象问题备受关注,校园风险识别与危机管理也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处置校园危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风险的识别,二是危机管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4)
当前,独立学院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面临着复杂的校园危机。应理清校园危机的涵义和校园危机治理的涵义,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校园危机的研究述评,使独立学院的校园危机治理突破原有的管理思想,实现以民主法治、开放包容、合作互动、持续创新为主要特点的治理能力的提升,保障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校园频繁出现的危机事件,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也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在服务高校校园危机现实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从社会工作视野审视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引入校园危机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4.
面对频发的校园血案,我国校园安全保护措施苍白无力。国际安全学校认证主要从社会环境、物资环境、健康教育、体育活动、健康服务、危机处理、家庭与社会七个方面考虑,讲求公众参与、整合社会资源。我国应借鉴其理念,推进校园安全立法,建立校园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引入安全评估机制,组建校园安全志愿者队伍,在校园开展危机安全教育,以控制校园危机,维护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突变的影响,大学校园的环境受到了一些冲击,部分学校也出现了校园偶发事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拟订校园危机管理计划,以预防及处理校园危机,并于危机发生时,运用危机管理小组,减少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促成危机解决后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张满生 《湖湘论坛》2005,18(5):90-92
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面临着恐怖袭击、学生自杀、意外伤害等校园危机事件的冲击。界定了校园危机和危机管理及其特性,并着重从操作层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校园危机。  相似文献   

7.
唐钧 《中国减灾》2013,(9):40-42
安全校园面临"风险社会"的严峻考验。第一,危机源呈现出隐蔽性的特征,潜在风险无法全面防范,但若任其蔓延,将导致危机爆发和危害扩大。同时,我国的校园安全工作一是对事件发展的预见性差,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不高,难以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二是对显性风险的把握不到位,缺乏对已暴露风险的准确判断,难以实现对风险及其危害的控制。第二,威胁安全校园的风险诱因和危机数量繁多,既包括所有可能导  相似文献   

8.
杨津津 《前沿》2013,(12):114-115
美国校园危机管理分层细致,各层级部门责任明确,其中承担关键实作部分的教师决定着校园安全的实现.经过培训、学习、考核等多方面的要求,美国实现了教师职能在危机管理中的标准化,这提高了整个工作的效率,保证了校园安全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人生危机,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危机,减小危机的负面影响。构建并运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早期监测、评估和预报,是预防心理危机和危机干预的重要举措,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维护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自杀、车祸、猝死、食物中毒等校园安全问题也愈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舆论信息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公众的网络维权意识空前增强的媒介社会,面对这些突发危机事件,高校应如何应对才能避免"公信力"危机,避免因"低调处理"导致的形象受损?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深层矛盾日益表面化和激烈化,社会危机波及学校并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校园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而法国近年来实施的"净化校园殿堂"计划,以学校为中心向外扩展,国家宪兵队将警务区域分成校园内、校园周围和校外定位区三个校园安全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我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具有很好启示。因此,从加强校园安全立法、探索校园警察制度、净化校园内外环境、加大安全防范投入四个方面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切实提高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12.
虢剑波  李晖 《求索》2011,(5):183-184
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国家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利用高校文化、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危机管理制度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网络政工队伍的强化,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理长效机制,对化解和减少危机,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月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2008年的十月使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和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减损。接连三起发生的"弑师案"是校园暴力的极端表现形式,是学校社会性突发事件的一种。学校管理者乃至全社会在重视强调灾变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机制的同时,对校园暴力等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应予足够的重视。文中以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为背景,以高校师生关系危机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提出预防和应对高校师生关系危机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危机管理机制是指公安院校危机管理组织的构成、功能和相互关系。构建公安院校危机管理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安院校的正常运作,是公安机关“平战结合”危机应对策略的重要体现,有助于维护公安院校以及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公安院校危机事件的独特性:警务化管理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学生构成的特殊性是诱发校园危机事件的潜在因素,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发生危机事件的潜在因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其职业特殊性而具有危险性。为提高公安院校的管理水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系统化、制度化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明确自己在心理危机干预这项特殊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唐钧 《中国减灾》2013,(5):40-42
安全校园面临“风险社会”的严峻考验。第一,危机源呈现出隐蔽性的特征,潜在风险无法全面防范,但若任其蔓延,将导致危机爆发和危害扩大。同时,我国的校园安全工作一是对事件发展的预见性差,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不高,难以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二是对显性风险的把握不到位,缺乏对已暴露风险的准确判断,难以实现对风险及其危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林和平  沈锐强 《传承》2012,(4):88-89
通过对各类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梳理分类,就国内外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行一定层面的比较研究,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的工作思路,结合所在单位危机事件的处置经验,在"一案三制"的总体要求下,创新和拓展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的途径平台,为理性应对和妥善化解校园突发事件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齐勇  原浩 《中国减灾》2007,(5):30-32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发生过程中,校方在安全防范和应急机制上存在的漏洞,导致凶手第二次大规模肆无忌惮的射杀,也因此造成了如此惨烈的后果。当危机来临时,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从而保障校园的安全,保障莘莘学子的生命安全,这是这次枪击事件留给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金秋九月,开学的季节,校园里再度充满盎然生机。青少年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因自然灾害、校园暴力、意外事故、心理危机等引起的学生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校园安全能力建设,推动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群防群治,齐抓共管。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赵选泽  伏晓红  伍军 《前沿》2013,(6):99-101
针对高校当前不断增加的安全压力,然而对于校园舆情的研究大多流于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评论员本身,没有对它们进行系统层面的研究,本文从危机治理的角度,以"生"为本,首先提出了舆情网络建设的概念,构建高校舆情网络建设系统工程的WEE框架模型,然后着重论述了舆情网络建设WEE模型的三个内容即网络预警、网络培训和网络评价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分别对之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这个模型对于高校校园危机的早期预警和风险矛盾的良性转化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