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旭 《中国减灾》2010,(9):14-16
经历了12个年头,终于使中国的灾害救助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0年9月1日开始实施了。然而,在它“怀胎8个月”的时候却经历了一场大灾难。  相似文献   

2.
<正>经历12个年头,人们久盼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救灾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此,结束了我国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开始步入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经历12个年头,人们久盼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救灾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此,结束了我国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开始步入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10,(9):8-11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个条例的出台有助于我国自然灾害求助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7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三十五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从而结束了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状态.在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条例>的出台实施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无疑对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7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三十五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从而结束了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22,(11):38-40
<正>浙江省宁波市在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过程中,不断深化新时代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智慧大救助模式,健全以专项救助为重点、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时代社会大救助体系,助力共同富裕。社会救助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功能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作为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理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钟鸣 《中国减灾》2008,(8):31-33
灾难是一面镜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对我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一次直接考验。当前,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以汶川地震为鉴.抓紧做好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9.
灾害管理和救助工作立法,有利于厘清灾害救助的程序和环节,促进各部门有效地开展协调合作,同时又能使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常规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正>灾害管理和救助工作立法,有利于厘清灾害救助的程序和环节,促进各部门有效地开展协调合作,同时又能使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常规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2,(11):50-51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二是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等中部区域,三是四川、贵州和云南等西南区域。此外,甘肃陇东地区、新疆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灾害风险日益增加,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明显上升.2000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一次重特大灾害发生.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个条例的出台有助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谢芳 《中国减灾》2007,(5):48-48
2004年12月20号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强大地震,给印度洋周边国家居民造成了灭顶之灾,灾难不可避免,但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原本可以缩小到最低限度。据了解,地震引发的海啸  相似文献   

16.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灾害发生后 ,其救助行为有一套较为严密的救助程序 ,主要包括诉灾、检放和抄札三部分。诉灾是向官府报告灾情 ,检放是检查灾情状况并确定减免租税份额 ,抄札是登记受灾人口数量以备进行救助。宋朝通过这些灾害救助程序 ,较好地掌握了灾害的实际情况 ,为下一步的具体救助创造了条件 ,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也存在有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灾害应对及社会背景的影响下,美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灾害救助及紧急援助法规制度体系。联邦体制下的灾害救助体制在政府层级职能划分、协调机构、军队作用及救灾经费等方面具有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特点。美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国家应急行动计划,并不断总结救灾经验进行更新调整,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灾害救助系统。在运行层面,美国灾害救助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卡特琳娜飓风充分暴露了其缺陷,但其经验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一项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最后一役的关键节点上,2019年12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1,(6):61-61
四川省邻水县民政局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着力建设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救助体系网。一是最低生活保障网;二是医疗救助网;三是基本生活救助网;四是流浪救助管理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9,(9):61-61
海南省为做好强热带风暴后的救济救灾工作.紧急下拨880万元救灾救济资金到有关市、县.主要用于灾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救助。并要求此次下拨资金要与市、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统筹使用.同时,受灾各市、县要及时下拨资金.确保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