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汶川到玉树,整个救援体系和细节都被地震这个幽灵倒逼着全方位进化,而人类从智慧、行动力到心魂之间进化的速度能否追上地震神出鬼没的脚踪呢?  相似文献   

2.
唐友莲  邱依晨 《前沿》2012,(21):11-15
最近10年的组织进化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会选择回避“组织进化”一词且研究成果寥寥.本文则针对企业是否在进化、进化的速度以及如何促进企业进化进行论证分析,通过寻找表征企业进化程度的序参量来描述组织从无序到有序到无序再到更高级有序的进化过程;应用序参量来分析整个组织进化的变异阶段,研究组织进化的速度;探讨“如何促进组织进化”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期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1周年;往前数6天,青海玉树,地震4周年;22天后,四川汶川,地震6周年。汶川到芦山有多远?85公里。但从汶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我们辛苦跋涉过的,岂止万水千山?从汶川到芦山,中华民族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洗礼,与灾难共生,也  相似文献   

4.
宣勇 《中国减灾》2005,(11):28-30
人类历史与地球演变史相比而言是渺小的,而地震正是地球进化发展的一种表现方式,人类若想在地球上生存,必须面对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4,(4):8-13
2014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1周年;往前数6天,青海玉树,地震4周年;22天后,四川汶川,地震6周年。 汶川到芦山有多远?85公里。但从汶川、芦山地震再到今天,我们辛苦跋涉过的。岂止万水千山?  相似文献   

6.
云南 后5·12     
《创造》2008,(7)
在人类地震灾难史上,"5·12"是一个坐标。它从已知和未知的所有层面,警示人们——防震抗灾救援的行为准则。云南作为地震多发地区,在后"5·12"时代,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因为"5·12",《创造》将目光瞄准了云南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地震预报到应急避难,从城镇建筑到乡村民居,从民政保障到紧急救援,等等。  相似文献   

7.
报刊揽萃     
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到地震灾区慰问、缅怀,成为游客赴四川旅游的新热点,一些地震遗址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据介绍,春节黄金周期间,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6.43万  相似文献   

8.
一个大学生,从懂懵懂懂到人情练达,这种进化过程本身何尝不是不断厚黑,逐渐厚黑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9.
永恒的援助     
<正>一切用"心"去铸造的美都是永恒的。用心会感化一个人,甚至改造一个世界。从撕裂、破碎到华美重生,从悲观绝望到努力将蓝图变为现实,从伤痕累累的深山里走出到过上一跃20年的新生活,每一步都来自于援建者和当地群众细心的培育。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李嘉诚基金会第一时间向民政部表示,希望帮助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10.
张华 《中国减灾》2011,(23):40-41
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到2010玉树7.1级地震,近年来我国不时遭受地震灾害袭击。一旦发生破坏性的地震,快速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是减少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首要工作。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将现有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的设计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进化当属大自然的杰作和奥秘之一。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定人类究竟如何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发现、发明与创造活动,把匍匐于大地上的人类始祖解放出来,站立,行走,迁徙,创造文明。从观察星象到火的使用,从磨制石刀到制造陶轮,从栖居洞穴到建造村落,原始初民中已然出现了"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民政》2009,(4):53-53
从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王里中心获悉,截止到今年3月底,福利彩票即开型彩票已为“5.12”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筹集赈灾公益金11亿元。其中,今年第一季度筹集了4亿多元。为了纪念“5.12”地震一周年,筹集更多的资金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家园,中彩中心将从17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3.
彭华涛 《理论月刊》2010,(1):169-171
本文认为社会网络本质嵌入创业企业进化的全过程中,分别从强关系最短路径缩短、弱关系可达路径增多等角度剖析了创业企业进化的社会网络竞争力强化机理,从价值链功能分解定位、价值链环节分项转化等角度探讨了创业企业进化的社会网络价值链深化机理,从内部竞争条件下的社会网络泛化、自由成长条件下的社会网络细化等角度揭示了创业企业进化的社会网络生态位特化机理,从固化条件下的社会网络外部性内化、特化条件下的社会网络外部性内化等角度论述了创业企业进化的社会网络外部性内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后,从中央领导到十万大军迅速行动起来,奔赴灾情最前沿,全力投身抗震救灾。这样的领导和人民军队值得赞美。地震发生后,灾区广大的基层领导干部忍着失去亲人的心头巨痛,带领群众迅速投入自救,他们构成了共和国大厦真正的"基层"。  相似文献   

15.
首度赴台圆梦宝岛台湾少数民族民意代表高金素梅与20名四川北川羌族学生结缘于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高金素梅非常关注四川地震灾区,在参加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暖场演出后,率台湾少数民族演出团直接到四川开展赈灾抚慰活动,并于北川助养了20名羌族受灾学生,从2008年至今,与北川羌族的这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时,北至北京、南至广州、东至上海、西至曼谷,从震中到四面八方2000余公里范围内均可感受到地震波的冲击,并造成四川等8个省市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17.
江畅 《长江论坛》2023,(3):5-15+2
人类精神从最初孕育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精神崛起、精神专制、精神畸变、精神重建等六个阶段。人类精神既包括社会精神也包括个人精神;社会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进化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人类精神进化是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过程。人类精神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神是其中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治理者对待精神的态度迥然有异,导致人类精神历尽坎坷。今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重建人类精神,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2013年4月22日——四川芦山"4·20"地震后的第三天,不少媒体记者走进芦山县城,发现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帐篷,马路边、绿化草坪上、医院空地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蓝色帐篷。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和玉树地震,再到2013年的芦山地震,5年间,曾是灾区紧缺物资的救灾帐篷,没有再次成为救灾工作的短板。帐篷数量的增加、种类规格的多样化、运抵灾区的时效增强等诸多进  相似文献   

19.
世界历史表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但是,一直到14世纪,人类社会始终是在以土地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缓慢地演进。15世纪,一种新的文明曙光淡出欧洲的天界,即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结构的萌芽。从此,人类开始踏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转型的道路,国内外学者们?..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地震灾情牵动着炎黄子孙和全世界所有人的心,首都社会各界群众心系灾区人民,从少年儿童到花甲老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单位职工到企业厂长经理,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捐款捐物、义务献血、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援抗震救灾,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