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一是市场经济 ,二是剩余价值剥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劳动的社会化。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历史前提条件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无论是从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而言 ,还是针对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的东方国家来说 ,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都是无法避免、无法跨越的。列宁曾经尖锐批判了俄国民粹派避免资本主义的幻想 ,在十月革命以后 ,列宁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与新经济政策。长期违背列宁的这条发展路线 ,是导致苏东社会主义崩溃的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有人把马克思恩格斯 1 881年提出的、具有严格历史条件限定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夸大为东方国家普遍适用的发展规律 ,这是对马克思经典作家观点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2.
依据马克思的有关文献,"卡夫丁峡谷"借指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导致的灾难和危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是马克思明确提出的科学设想.这一设想主要论及的是个别国家实现社会非渐进式发展的条件性、可能性,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提法是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创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既非对马克思"跨越"设想的直接验证,也非与其绝对无关,而是一种深化和发展了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列宁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的经典概括和系统阐述.其中充满辩证统一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向新的社会形态演变的过渡性和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可能性.20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没有摆脱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工作是列宁早期活动的主题:从对社会主义学说赢得工人阶级缘由的理论论证中揭示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从对俄国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并在革命实践中坚持为在俄国赢得社会主义而做好积蓄力量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是列宁能够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契机通过十月革命在俄国首先开辟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或缺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1893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围绕"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列宁形成了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他在确认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前提下,论证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具有可能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揭露和批判俄国资本主义造成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阐明俄国资本主义的落后性特点,倡导通过革命的方式为资本主义清扫土地;揭示俄国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趋向。上述思想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研究本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典范,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待资本主义的应有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论断与现实生活相距遥远,不应被用来裁定现实;应当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代西方国家的现实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大不相同,它们在经济上实行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政治上实行民主宪政;因为历史发展的不可测性,对于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不可能作出准确预见;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的定义上作无谓的论证。民主社会主义与我们所称的科学社会主义本是同根同源,都信奉马克思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从社会党国际的政治实践看,它们历来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政治力量,以劳动者、社会的中下层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民主社会主义不失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一种明智的选择,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后,考茨基和列宁分别发表了《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就民主、无产阶级专政、俄国十月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展开了论战。在考茨基看来,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长期民主斗争的产物,通过武装起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而列宁则认为民主具有阶级性,应当被划分为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无法通过民主斗争的方式取得胜利,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才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备实现解放的条件。这场论战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基于资本主义自身竞争特性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实质性对立以及这种对立随资本输出不断蔓延到非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帝国主义模式这一事实,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等核心论断。但列宁去世后,随着资本全球扩张不断深入而来的"资本积累"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积累"主要集中在东方落后国家的历史境遇,还有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革命所需的"物质条件"与"主体条件"在东西方国家内部的分离,使得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两大制度间的关系较之列宁的论断出现了巨大差异,并由此引发了系列质疑和争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资本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上,通过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生成机理的揭示,与时俱进地澄明在资本全球化时代传承帝国主义论精髓要义所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9.
俞良早教授的著作<创论"东方列宁学">,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多视角研究列宁经典著作的学术专著. 该书通过研究列宁的一系列重要著作,断定列宁形成并提出了"东方理论",其中包括下述内容: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东方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东方国家必须渐进地组织经济建设;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进程伟大而曲折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又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提出的现实问题和剖析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对未来社会的组织状况、发展方向和基本特征等问题,作了历史的预测和天才的设想。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以严格的历史经验为依据,不是空想和教条式地预测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二○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即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领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前途将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是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的这一思想是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遗产。长期以来,列宁的这一思想并没有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特别是没有被人们当作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所全面认识。苏联理论界更是别有用心地篡改列宁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科技革命、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不合理的国际关系以及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对战后资本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们可以说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四大动因.虽然战后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已经改变了它的根本性质及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大卫·科兹认为,苏联体制的终结是其特有体制的独有特征和特殊历史的产物,但苏联经验以及苏联体制为未来兴起的任何一种可行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教训.他认为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应该具有几点鲜明的特征:国有化的生产方式、经济计划化、为使用而进行的生产和民主.经过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不断研究,大卫·科兹指出,目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阶段.随着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的社会积累结构中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模式的资本主义将有可能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世纪的沧桑历史,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斗争和相互比较中发展着的.所以,要探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探索世界社会主义的今后走向及其发展道路,就不仅仅要研究社会主义本身,同时也要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历史经验表明,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才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由于列宁正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变化,才成功地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由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地、辩证地考察、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才勇于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同时又成功地抵制了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崛起的世界环境,是资本的全球扩张、经济全球化、西方发展成为社会国家的阶段。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翻版,而是对西方中心论哲学的突破。它大胆抓住世界剧变的历史条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植根中国大地、代表人民利益、适应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要求,开拓了东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是与现代资本主义在发展逻辑、制度本质、文明源流和发展战略上有根本区别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必须破除西方中心论史观,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创举进行学理总结与阐明,构建东方社会主义新理论,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视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以及两制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崛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困境中,社会主义是唯一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从中人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主义代表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二是各个民族都将完成这一超越。在如何实现这种超越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由先进民族率先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是一般规律,而实际发生的东方后进民族先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情况,只能被视为一种例外。余金成教授所著《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5月出版)一书,质疑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反的见解:人类先进…  相似文献   

19.
发展问题,是长期困扰人类的历史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时代课题.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俄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蕴含着落后国家如何解决发展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论原则,为我们今天探讨落后国家发展道路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重要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20.
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凯恩斯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又给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和威胁。应对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