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天涯     
去年的《瞭望》周刊第28期刊登了穆青同志的一篇散文,题为《思乡者》。文中写道: 我到巴西访问的第二天,就在一个名叫黑金城的地方,结识了一位特殊的乡亲。……一见面(他)就高兴地用准确的汉语不住地喊着:“您好,中国朋友们!”……然后掏出笔来在自己的葡文名片背后,工工整整地写上“魏世飞”三个汉字交给我,他说,这就是他的中国名字。 ……他说,他就生在中国,从小在天津长大。……他是1953年离开中国的,当时他只有26岁。……他说:“中国是我的老家,今年我已61岁了,离开老家整整35年,心里真想啊!”  相似文献   

2.
曾子易箦     
《礼记·檀弓》里记了这么一段故事:曾子弥留之际,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和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在床边侍候着,一个童子掌灯坐在屋角。童子看到曾子身下的席子,说:“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子春赶紧示意他住口,可是曾子已经听见了,“哦”了一声,意思是问童子说什么。童子就重复了一遍:“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氏赠给我的。我自己不能动了,曾元你来帮助我把这席子换下去。”曾元说:“您病重了,不能动,等天亮了,再帮您换吧。”曾子说:“你对我的爱,还不如那个童子。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我能够按照礼数寿终正寝也就行了,还图个什么呢!”曾元扶他起来,换了席子。还没有躺安稳,曾子就故去了。  相似文献   

3.
瞭望哨     
《瞭望》1985,(20)
如此“方便旅客” 湖北 叶达泉 四月份到北京出差,托运了两件行李,我下车以后到车站行李房去提取时,服务员同志说:“交八角钱!”我忙问道:“什么钱?”“搬运费!”她回答得很干脆。我想这点东西用不着他们来搬,于是说:“我自己搬行吗?”“不能进!”她有点不耐  相似文献   

4.
古元画牛     
古元用水墨画成的《牛》、给我的附信和我给他的回信的复印件,这三件东西一年以前收在一处,在这半个月里没有找到。家人查找别的文稿时,才偶然发现了这三件不应当丧失的纪念品。 两封信,照录如下:王朝闻同志 八月五日在炎黄艺术馆嘱我作一幅“巴掌大”的小画,写上一句喜欢的话。现寄小品水墨画《牛》,请收,指教! 祝好!  相似文献   

5.
“出版家的精神堕落,这趋势比纯以赚钱为目的更可怕,更值得忧虑!”这是已故著名出版家张静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张静庐先生是原上海现代书局、联合书店、光华书局、上海杂志公司的创办人。从他的话里,可看出一个老出版工作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1930年的一天,一位进了国民党上海市教育局担任书籍审查工作的“文友”来告诉他,“《我的幼年》要查禁了!”《我的幼年》是联合书店刚出的郭沫若的著作。张静庐说:“别说笑话,这本书有什么可禁呢?在你贤明的审查之下。”那人笑笑走了。第二天,那人又来了,说他有一部新稿子,请予照顾出版。张静庐略略翻动了一下,就回绝了。因为张静庐对言情作品一类低级货色不感兴趣,在他手中,不曾出  相似文献   

6.
解狐不足取     
华丁 《瞭望》1996,(24)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魏文侯魏斯是称侯的第一人。他在位60年,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有一天,魏文侯问原为晋国大夫转而事魏的解狐:“我想选一个人任西河守,你看谁可担当此任?”解狐答:“荆伯柳是个贤人,大概可以。”魏文侯知道解狐与荆伯柳素有私仇,就问他为什么推荐荆伯柳,解狐说:“你是问可不可以任西河守,不是问结仇之事呀!”荆伯柳闻听这事,专程趋访解狐,当面向他拜谢,不料解狐却说:“我推荐你,是公事。公事办完了,我照旧恨你。”话毕,张弓就射。幸好荆伯柳眼疾腿快,才免于一死。 这个故事见于《韩诗外传》。作者韩婴意在说明解狐处事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还赞扬解狐“可谓勇矣”!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0,(32)
望子成“牛”赞 湖北 胡思勇 乘车回家,遇到过去的一位学生的家长。问及他孩子的工作,没料到这位手握一市人事大权的局长回答说;“在×厂当钳工”。见我表示愕然。他又解释说:“人家有人望子成龙,我这是望子成牛!” 好一个望子成“牛”!虽然与望子成龙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认真分辨起来,望子成龙本为具有封建色彩的一句成语。所谓“龙”者,人上之人也。而望子成牛,毫不夸张地说,则有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涵义。“牛”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之形象也。证诸鲁迅先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  相似文献   

8.
马恩华是杰出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他以无私的拼搏奉献精神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究竟怎样活着,怎样做个领导干部,尤其是怎样做个社会主义企业家这人生价值的根本问题。用马恩华的话说,“我把自己交给党。”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目的;“国家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我就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国家创出个一流企业。”这是他的豪言壮语,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人活着要有价值。国家把企业交给我,我要把国家交给我的重担一直挑到生命的尽头!”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马恩华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以有限的生命无私地为国家、为企业、为职工去拼搏、去奉献,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做贡献,全心全意地为职工谋利益。这,就是马恩华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吴思 《瞭望》1987,(49)
王曼新其人 王曼新嗓门大,口气更大。1984年全国化肥市场空前紧张,他却跑到《自学》杂志社对编辑们说:“我要让氮肥厂统统关门!” 1977年,王曼新宣称自己发明了“人工诱发非豆科植物结瘤固氮技术”。换句话说,他宣称自己能让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及许多种瓜菜树木象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10.
编外军医     
偌大的山城重庆,一个小小的部队机关卫生所本不起眼,然而,近三四年因为有一位编外军医,很快就小有名气。 “为民治病 妙手回春” 编外军医沈跃生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原解放军重庆712医院副院长。是一位军内外有名的骨伤科推拿疗法专家。1919年离休后,他常说:“党和人民给了我为民服务的医术,我没有权力把它带进骨灰盒!”在老伴的支持下,他把环境幽  相似文献   

11.
我的儿子读书比较自觉,各科学习成绩也都不错。于是,他成了我的几位同事教育自己孩子的样板:“看你郭叔的儿子,学习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你能有人家的一半,也就烧高香了……”时间一久,这些孩子不但不服,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干嘛老是比他!有的甚至对我儿子产生了反感——就他能!我儿子有所察觉之后,  相似文献   

12.
一位领导给学生做传统报告,谈兴正高时,台下学生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您刚才把摄影的“摄”念错了,此字念She(射),不念nie(捏)。那位领导看后一怔。报告结束时,他打开纸条说:“刚才我讲话时,把‘摄’字念错了,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纸条,指出了这一过错,事情虽小,但我非常感谢他,这个字我念了几十年,可没人给我指出过错误,这位同学是我的‘一字师’!”话音刚落,激起满场掌声。  相似文献   

13.
去年7月1日,安徽涡阳县政府调刘俊卿任全县的财政支柱——高炉酒厂厂长,同时仍兼任县印刷厂厂长。刘俊卿一身二职。他到酒厂后,半年多来使这个厂效益大增:下半年实现利税2170万元,是上半年的三倍多;其中下半年实现利润是上半年的20多倍!今年一至五月,这个厂的销售收入、利税,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和203%!最近,高炉酒厂、涡阳县印刷厂,分别夺得了这个县1993年度十佳经济效益企业评选的前二名,刘俊卿一人独得了“冠、亚军”。走下领奖台,当一些人向刘俊卿讨教时,这位结结实实、微胖略黑的硬汉子真诚地说:“我的唯一窍门是设法让每一个职工都自觉地拚命干!” 刘俊卿用人,确有他的绝招—— 抢人才 刘俊卿上任的第一天,有人小声告诉他:“任从文调利辛了。”老刘一听,愣了!“去报到没有?”“嗨,何止报到,电视上都露过面了!”“那不行,抢也要把他抢回来!”第二天一大早,刘俊卿驱车直扑利辛县。  相似文献   

14.
明 朝的郑王宣在其《昨非庵日纂》中 ,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时 ,王旦(溢文正)家里雇了一个养马、牵马的人。此人每天控制马让王旦骑 ,王旦只见他的背面 ,没看过他的脸面。当他干满年限临行前 ,去向王旦告别。王旦问 :“你养马、牵马有几年了?”回答说 :“五年了。”王旦又问 :“我怎么不认识你?”这个控马卒没做任何解释 ,转身就离开了王旦。当他离开时 ,王旦看到了背面 ,立刻认准了这个人。王旦赶紧叫住他 ,说 :“你就是我的控马人!”于是 ,赠给他很多东西。事过境迁 ,道理并没完全有过时。一般地说 ,现在的一些领导对身边的人比…  相似文献   

15.
看沈迈士     
看沈迈士黄永厚83年夏天在上海河南路上碰着了老柯(柯文辉,电视里《老科说国画》那大胡子变成老科了),我们怎样打发这暂短而又匆匆的相遇呢?他提议去看“五四”以后最后的一位北大元老。“你同行,不看就看不着了!”──他说。单凭这句“看不着”我就愿意奉陪。路...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五年深秋的一天,四川叙永县大树乡青年罗仕华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自己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脸上绽出甜甜的笑容。到家了,罗仕华站在门前,刚才的兴奋骤然变成了忧虑:父母会答应自己走吗?两个妹妹在上学,十岁的弟弟仕银是个哑巴,父亲卧病在床。 走进家门,罗仕华沉默了一袋烟工夫,终于对卧病在床的父亲说:“爸,我去验兵了。”他出乎意料地看到,躺在床上的父亲罗永书虽没有说话,眼睛里却掠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罗仕华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了。然而,面对家里缺乏壮劳力的状况,他有些犹豫了:“爸,我不应该去报名。”不料,罗永书坐了起来:“尽说傻话。你走了,家里有我呢。别看我眼下有点儿病,这算啥,爸才四十二岁,病好了,啥子活计干不来!”“俺罗家要出军人了!”  相似文献   

17.
江山 《瞭望》2002,(13)
“真想不到这个年轻局长,几年功夫就贪污受贿一千多万!”“这不是个别现象,他的教训太深刻了!”这是人们对最近一位领导干部秘书出身的正厅级干部严重腐败案件被揭露后发出的感叹。  相似文献   

18.
最近到一个滇西大理的一些地方采访,看到这里一些乡、村虽然自然条件很差,但农村各项工作做得红红火火,干群关系颇好。我问一位乡干部他们的工作“秘诀”,他回答:“就靠感情,我们是带着感情去工作。” 带着感情去工作!这一“秘诀”颇能给人启示。我们做工作,很大  相似文献   

19.
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业务部门转到政工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搞政工是份“清苦”的差事,不像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出成绩。但干上以后,我却爱上这一行。要问为什么,一句话,锻炼人! 我原是学铁道工程的,在我转口搞政工的时候,一些亲朋好友对我说:“放着好好的专业不干,太可惜!”也有的说:“干你的本行,轻车熟路,搞什么政工?搞不好要引火烧身!”在更多的人眼里,这年头,干政工整天就是看报、写文章、开会,既没实惠,也没  相似文献   

20.
杨绛 《瞭望》1989,(Z1)
钟书老爱说:“老者增年是减年。”当然,老人活一年少一年,但增减的总和既不得知,管它又减去多少呢!我只惊诧说:“我现在比我的爸爸妈妈都老了。”钟书惊诧说:“我比我的爷爷都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