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营一个企业需要领导者或管理者么?答案是肯定的,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管理能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司的老板们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使他的员工们适应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如果管理者领导有方,那么员工们将会极大地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即使员工们从未喜爱过这项工作:这里有一个有关激励员工的经典案例,欧内斯特·沙克尔顿(英国南极探险家,1874—1922)的  相似文献   

2.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朋友是苦中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即使他有意识引导,别人也常常转移话题。我问朋友:“你想知道原因吗?”朋友说:“想知道。”我告诉他:“当你将好车开到那些老板们中间,人家可能出于好奇问一问性能、价格;当你将好车开到穷人中间,人家只会认为你是在炫耀,穷人是无钱买车的人,他们的生活跟你不在同一种水平线,你喜欢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你追求的东西他们未必会去追求。”朋友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3.
老板是一种可列入人们——尤其是男性——从小就有的理想职业角色范畴的选项,而员工则是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接受或者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职业角色。与做老板相比,做员工自然少了许多想象、兴奋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设法保持员工们的最佳工作状态,是管理者一直在做的工作,开发利用员工们的知识.是所有领导者通常充当的角色。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如何开发利用员工的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的管理者们对这种趋势的认识尤为深刻.即使脱离程序设计工作而只从事管理工作两年.也会使你落后于潮流。过一点在其他领域也一样。  相似文献   

5.
蒙田  潘丽珍 《现代领导》2003,(11):45-45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应该用心地去做。卢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相似文献   

6.
老板们都是吝啬的,不吝啬当不了老板。吝啬的老板,常常幻想不支付更多的薪资就能让员工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可能吗?天上会掉馅饼吗?管理学家们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但是他们说,如果你知晓“精神薪资”的妙用,你就可以不增加物质的支付,得到员工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二奶?这怎么可能?在张鹏的叙述中,樊勇这才了解了妻子的过去。那时杨月婷在深圳的工厂做会计,一天她发现账上竟然少了50万元钱,哭着找到了厂长刘天旺,哀求说:“刘老板,是我工作失职,求求你千万别报警,这钱我拼了命也会还给你的。只要你不送我去坐牢,你让我做什么事我都答应。”  相似文献   

8.
每到年终岁尾.全世界的老板们都要想到同一件事:今年的年终奖该怎么发?说年终奖是企业老板对员工的一种“自愿行为”,恐怕没有几个老板会同意。不知从何时开始,年终奖成了不成文的企业规定。于是,如何让年终奖发者痛快、收者愉快,便成了一个全球问题。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美、日企业的年终奖发放,从数量到方式上都和中国老板们不同,员工看待奖金的角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14,(1):88-89
2013年,是韩广福在物流公司供职的第五年,这五年是忙忙碌碌的五年、废寝忘食的五年,是常常没有休息日的五年。这五年,韩广福一直安心工作,从未想过离职。可是,韩广福这一年过得并不开心。前五年,老板每年都会给员工加薪,第二年,老板给韩广福加了1000元的月薪;第三年,老板又给他加了700元的月薪;第四年,虽说涨幅有所降低,但老板还是给他加了三百多元钱。韩广福本以为今年老板会继续给自己和同事们加薪,并且自己的薪水也有望变成5字开头。然而,这一年的“涨”声却并没有响起来,这让韩广福有些意外和沮丧。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渔”给员工再多的钱,总有一天他们会花完的,所以领导者必须教会他们怎么赚钱。领导者要告诉员工:“你赚到的钱并不是我给你的鱼,而是你自己学会了‘渔’以后的结果。”换句话说,员工在公司获得的工资福利,并不是老板给予的施舍和怜悯,而是员工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挣来的。至于员工能赚到多少钱,能取得多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不是外部环境改变了生活.而是内心的变化体现在了生活之中..——维尔玛·托马拉(德国记者)你是否经常会说“老板让我心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欢迎来到“讨厌老板俱乐部”。改变自己的态度 让我们来做一个“究竟谁有问题”的小测试。设想一下,你正开车急匆匆地赶往某处。前车司机驾驶的方式,我们客气一点来说,算是“对轮胎爱护有加”。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06,(9):13-15
NO7.“身老”不“心老”在一家日资公司当文员的刘小姐已经有了一个中文自考本科学历,但她每天下班后仍赶着去上法语课。说起一天上“两个班”的辛苦,她不禁大发感慨:“现在的人才这么多,如果不趁着还算年轻多学点东西,很快就会落伍的。而且,我们班里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不过15岁,十几岁在校的中学生和已退休在家的老人都知道要‘充电’,我不努力行吗?”在日本一家电脑公司供职曾获得过硕士学位的丁先生也这样说:“我的日本上司告诫我:你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曾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现代社会人才的高速流动令高层白领们对自己的工作缺少安全感,总害怕会有一天不得不面临下台的尴尬。因此不时去充充电,达不到十八般武艺全行也得有几样拿手的,老板会舍不得你走,即使离开他,也不愁没有新的伯乐相中自己。  相似文献   

13.
——这是有些员工问经理的问题。他们希望看到经理们整天像大家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其实这种情况从管理和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好事。经理需要在处理日常事务之外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经常看到这样的经理,一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样子,手里的手机不停地作响,一个小时之内要发出几十个指令,好像他所领导的公司离开了他就一天也活不下去。然后他还会抱怨说:“我真累呀。你看每天有多少事 !”   ——曾经批评过一位总经理朋友。这位朋友是做技术出身的,他的公司也是以技术为基础,靠开发产品起家的。这位老兄始终没有忘记跟踪技…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7,(2):59-59
墨西哥《至上报》近日刊载题为《工作效率与快乐》的文章说,一个公司的员工越快乐,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文章对公司老板们建议说。下次看到你的员工在笑,可别认为他们是在偷懒,相反,他们的笑很可能会帮你换来更多的钞票。  相似文献   

15.
被炒的老板     
梁军 《民主与法制》2013,(18):48-50
平常我们戏称自己被解雇为被“炒了鱿鱼”。后来衍生出自己辞职叫炒了老板的鱿鱼,不管是哪种,失业的都是员工,所谓炒老板鱿鱼也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在湖北省枣阳市还真有一个老板被其他股东给“炒”了。这一炒不打紧,还炒出了一桩襄阳地区首例公司股权纠纷案。  相似文献   

16.
“……这就好比你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你要买一个市场价是1000元的打印机,于是你给了你的一个员工1000元整,结果你的员工花了300块钱就把这个打印机给强行买来了,还给你开了一张1000元的发票,又给了你400元,他自己拿走300元。不光如此,你还不用负责这个员工的伙食,因为他饿了可以自己钓鱼吃。这个员工唯一的问题是开车赶路的时候轧死的几条狗,导致你的办公室外面经常有一堆狗对着你吼。你说,你会不会开除这个员工呢?当然不会。你只会想,这些狗真麻烦。是的,那些倒霉蛋就是那几只狗,而我们就是那一堆狗。”——韩寒博客文章《这些狗真麻烦》  相似文献   

17.
赵光 《八桂侨刊》2005,(2):58-59
法国老板——爱国和浪漫主义者 法国老板很热爱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赞美中国,感叹中国的万里长城,惊叹中国的青山绿水,但在他们眼里,也许没有一个地方比法国更美了。因为法国老板的爱国精神是世界闻名的,所以掌握一些法国的文化、习俗,会利于你在法国企业里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你会坚持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去做善事吗?你会把小时候老师常表扬同学时用到的一个词"做好事"当成人生的"必修课"吗?无论是怎样的天气,你会风雨无阻地按照约定去看望高龄残疾老人吗?只要一个电话,你会放下所有事情去对重度残疾病人进行人生最后的人道临终关怀吗?你会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帮助那些重度肢体残疾青年重新树立生活的坐标吗?你会自己拿出资金为盲校的学生录制有声读物吗?用更多的问句也讲不完他的慈善故事,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大诺的爱心之旅告诉我们——人人都慈善。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大队一片天。作为一队之主,我的职责就是调动队员共同撑起这片天,去迎接风雨,描绘彩虹。个别队长认为实行大队编制后,所管理队员人数增多,感到工作难开展,队伍难管理。我个人认为,其实要想做一名称职的大队长也不是那么难,关键是看你是否用心去做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努力工作,不断地在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一定能把工作做好。作为一名大队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只要你辛勤地付出了,就会有回报、有收获。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与支持永远是你做好工作的法宝。要想带出一支合格的保安队伍,自己首先得是一名…  相似文献   

20.
小保 《就业与保障》2007,(12):36-36
小保: 我是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员工,受公司指派到某私营企业做保洁服务。在擦窗户玻璃时,我不小心从凳子上跌倒在水泥地上,导致手部骨折。该私营企业老板及时将我送到医院治疗,但拒绝支付医疗费,而是通知家政服务公司来支付医疗费。而家政服务公司老板认为我是在为该私营企业服务时受伤的,应由该企业来承担医疗费。请问,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来承担我的医疗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