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例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心累”主要是因为心理失衡.而心理失衡大都缘于永无止境的攀比。看到别人提升比自己快,待遇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大.或原来的下级各方面都超过自己,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心理就会不平衡,就会产生“堤内损失堤外补”的补偿心理。比较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和谁比、怎样比。  相似文献   

2.
时下认为“心理脱毒难”一说文科学,会导致一种忽略生理,偏重心理,戒毒疗效低缓的结局。笔者初步发现:吸毒心理成瘾守恒的内在原因是其体内摄毒机制潜在微动的结果,系浸润弥漫性依毒生理残存的一种反应,亦为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念的必然状态。因此,探明吸毒个体心瘾附着的内在规律,描定其身心复合感知模型,对于特效医控吸毒行为,并大幅度突破“表层戒毒,短优长劣”的“顽症”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明 《人事天地》2008,(4):51-51
“马蝇效应”的说法,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4.
1.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 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相似文献   

5.
香港作家黄碧云说过一句话:“生命是:你期待莲花,长出的却是肥大而香气扑鼻的芒果。”真的是这样呢,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活有时会给你开个小小的玩笑,让你刚刚品尝过失去的懊恼,即刻又收获意外的惊喜--肥大而香气扑鼻的芒果。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差生”?2002年全国十杰教师董大方曾经这样说:“优点尚未被发现的学生叫‘差生’。花不美不能怪花,应该怪养花的人。同样的花,为什么在他的手里就养得枝繁叶茂,在你的手里就日渐枯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这些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差生”是谁“制造”出来的呢?是教育,是教师。  相似文献   

7.
我们小时候念《三字经》,一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后半段是孔子说的,但是,谁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呢?孔子没说,孟子也没说,荀子明白主张“性恶”,更不会说了。原来这是宋代哲学家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叶芝以诗学的形态预感到了失落中心的新世纪的降临,“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路翎的小说就是这个杂乱无章世界的表征:人物复杂混乱的内心世界,不受节制的心理描写,尖税疯狂的灵魂直白,复杂无序的文本结构。路翎小说携带着强烈的青春写作的倾吐与渲泄性质,而这种渲泄的冲动与快感来自于个体生命对于生存的焦虑体验,对于苦难的切肤之痛。焦虑是感到“非存在”对“存在”的威胁而造成的人的心理状态,它是“意识到非存在是人的存在不可消除的部分,它是人的有限性定义的组成部分”。①…  相似文献   

9.
“和谐”关键在于”和”字。《说文》:“和”,相应也;《广雅》:“和”,谐也。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前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和谐社会的达成一直是人类社会几千年追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种状态,青年在社会中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青年应该承担这样一些职责:  相似文献   

10.
识人     
一天,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讲?”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问,而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说:“可我倒觉得此人很不错。”柏拉图说:“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老师也十分尊重,从没有过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于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见他搜出身上最后的一块钱丢进乞丐的破帽子里……”  相似文献   

11.
当前部队官兵关系的现状总体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打骂体罚、庸俗人际关系和“离兵”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受强刺激心理、小群体心理、高期望心理和嫌弃型人格的影响。其中,强刺激心理是打骂体罚的主要心理原因,小群体心理是庸俗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原因,高期望心理和嫌弃型人格是“离兵”问题的主要心理原因。努力纠正这四种消极心理倾向,有利于进一步密切我军的官兵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3月13日《南方都市报》第一次在国内提出“御宅族”这一概念至今,“御宅族”在中国的规模成几何级增长。根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合作的调查显示(4610人参与),59.6%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47.1%的人为宅男宅女们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数据不仅昭示着“宅”正在逐渐成为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派生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而且这种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正逐步年轻化,高校在校大学生逐渐成了“御宅族”的主力军。笔者针对河南师范高校“宅”现象进行了调研,以求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探寻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面试中,考生的最后得分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考官手中的评分表,属于客观因素,取决于考生答题的内容;另外一个是考官的心理状态,属于主观因素,取决于考官对考生的非理性判断。因此,考生要善于把握考官的心理并“投其所好”。  相似文献   

14.
对于盗窃罪的保护客体,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是指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对于窃取赃物、违禁物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绝大多数教科书认为,这些财物要么属于他人所有,要么应当依法没收:属于国家,这与直接从财物所有人手中窃取这些财物没有本质不同,因此,这类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归根结底也是合法的财产所有权。。这种观点可称之为“所有权说。。长期以来,学界对此很少有人提出疑议户但是,我们认真分析作为盗窃罪行为客体的物所涉及到的各种利益关系来看,这种观点不无商榷的余地。如对于一物之上他物权人合法的财产利益,“所有权说”…  相似文献   

15.
卖淫虽不属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但它的违法性却不容置疑,并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当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卖淫女所占比例不大。很多是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不同动机的卖淫女存在不同的心理认识。政府对卖淫的行为采取一味的打压,收效甚微,要使她们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应从社会及心理两方面对其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16.
数字扫描     
1980年8月21日——23日.邓小平同志两次接受法拉奇果访。法拉奇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基辛格碰到邓小平时就说:“法拉奇这人把我写得很水好.”她提问很尖刻.在连续儿次被拒绝采访要求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走“后门”。法拉奇的父米是当时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的朋友.佩尔蒂尼刚好要访华.她就以此为理由说:“我帮你去造舆论。”佩尔蒂尼同意了.就几次找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说这件事。使馆回报这一情况,小平同志就同意了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7.
著者在该书的“结论”中写道:“要理解我在本书中所论证的要点的隐含意思,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我看来,我们倾向于在生物学与文化之间作出传统的对立正像身心之间的传统对立一样是错误的。正如心理状态是我们的高级神经系统的特征,因而心理的和物理的之间并无对立,心理的现象只是在比神经细胞更高层次上描述大脑的一种物理特征。同样,在文化和生物之间也没有对立,文化是生物所采取的形式。在文化和生物之间不可能存在对立,即便存在对立,生物总会胜过文化。  相似文献   

18.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1991年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红军攻打漳州的经过.提到在打下漳州之后,红军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是乘飞机从漳州飞回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汇报战况的。当时杨成武还对他说:“你怎么冒冒失失的,也不知道那个飞行员技术可靠不可靠就飞回去了?”  相似文献   

19.
做了两次头部手术的宋金春,每到下午头部会疼上好一阵子。但作为团风县方高坪镇土库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仍坚守在岗位上。“我也想多休息下.但你是村支书.老百姓找你办事你就得办。”他还对记者幽默地说,“这个病和当年曹操的病差不多,可是曹操不敢做手术,我比他胆子大.”  相似文献   

20.
陈光 《人事天地》2006,(2):16-18
面试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求职者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刁钻的面试官为了鉴别求职者的真实表现,通常会在面试中设置种种语言陷阱,以测试你的智慧,你的性格,你的应变能力,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面试题就像一张张古怪的“画皮”,迷住了你的思路,让你一头栽进去,把弱点暴露无遗。如果你知道这类问题的背景、目的和一些应答原则。你就能剥开这些面试题的“画皮”,轻松跨越面试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