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一生的最大爱好之一是博览群书。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中华文化的浸润 ,铸就了这位博古通今、历史知识渊博的文化伟人。毛泽东对历史有着特殊的嗜好。自幼年起 ,就十分喜读中国传统典籍 ,对中国历代史书和历史演义、古典小说兴趣尤浓。在韶山的私塾里 ,在熟读“四书”“五经”时 ,他就开始读《左传》、《史记》、《纲鉴易知录》和古典历史小说《水浒》。投身革命后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 ,他对中国史书的兴味依然浓厚。井冈山时期 ,环境险恶 ,交通闭塞 ,他忍受住了物质生活的匮乏 ,而缺书少报的贫乏精神生活却使他焦虑难耐。为充实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多卷,洋洋四千余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  相似文献   

3.
黄禹康 《党史纵横》2009,(11):10-11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多卷,洋洋四千余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他在阅、批史书的同时,常常把从中获得的史料连同自己的心得绘声绘色、富有哲理地运用到他的谈话、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最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却是极其浓厚的。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他强调活读《二十四史》,从历史的后院走到现实的前院,借史喻今,借史明理。他在阅、批这部史书的同时,还不断地把从中获得的大量史料连同自己的读书心得绘声绘色地、寓以哲理地运用到他在不同场合的谈话、演讲、报告以及不同时期的著述中,这些自然比他对这部史书的批注内容还要丰富。  相似文献   

5.
黄禹康 《党史博采》2006,(3):40-41,43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3200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一生追求通中外之学,究古今之变,探治乱之源,求大同之境。嗜读如命,涉猎宏广,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即使在工作、战斗极为繁忙之际也从未或辍。在各学科中毛泽东对历史学科情有所钟,在这个领域他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 一 毛泽东早在本世纪20年代初就认定“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从研读历史典籍中认识到“历史上凡  相似文献   

8.
王香平 《党的文献》2011,(5):117-120
读史、论史、鉴史,是毛泽东很注重的一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不仅体现在他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也渗透在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毛泽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谈史、论史,生动展示出他神游史海、以为政鉴  相似文献   

9.
石田 《湘潮》2005,(2):4-5
毛泽东写新闻,旗帜鲜明,尖锐泼辣,分析精辟,准确明了,生动形象,逻辑严谨,知识广博,气势磅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讲演时,曾严肃地批评党内存在党八股文风。他说一个人写八股文章,如果登在报纸上,就会影响许多人,害人不浅。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再次谈到了文风问题,他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将士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后被叛徒杀害。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通告,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国共双方、中国的抗战大局乃至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走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成为国共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翻开中国革命的档案史册,伟人毛泽东一生有着许多遇难呈祥神话般的传奇经历。这里记载的是“秋收起义”前夜,毛泽东遭遇的有生以来第一次惊心动魄的危险处境。  相似文献   

12.
陆卫明  任欣 《党的文献》2022,(4):122-127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离不开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入阅读、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反复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形成了许多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系统广泛地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此不断提高个人理论素养;有重点地精读,根据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任务的变化调整读书重点,并把“攻书到底”作为精读书本的具体办法;联系历史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联系起来阅读;联系实践读,依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有的放矢地阅读;在反对盲从盲信中阅读,既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能教条、机械地去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学习毛泽东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理论学习的正确方法,对我们今天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好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该书从毛泽东所阅读的书籍入手,以时代为序,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勾勒出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同时也从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揭示和印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发展历程。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部描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生平研究史》不属于重复劳动。此事不仅关系周一平个人的名誉,也关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公信力,关系到江苏省政府的公信力,所以有必要将关于《毛泽东生平研究史》的批评与反批评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15.
笑人 《党史文汇》2002,(8):24-25
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年长于孔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超过与之同时期的无数鸿篇巨制,可谓博大精深。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他在《讲堂录》里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一道“游学”时,在…  相似文献   

16.
周一平新著《毛泽东生平研究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是一部用史学史体例撰写的毛泽东生平研究史著作.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这一著作不仅填补了毛泽东生平史研究的空白,而且给毛泽东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都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钱穆有“中国思想之伟大处 ,在其能抱有正反合一观”(《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页 10 4 )之说 ,这是立于现代学术思想立场而还诸传统的说法。倘若转换视角 ,将现代思潮还诸中西会通以求其变 ,此说亦可成立。所谓“变”者 ,实际上是中国现代思想受西学刺激而发生意义危机 ,转而出现思想范式的转变。比之传统 ,现代思潮涌动 ,可谓应了晚清人千古一变的警语。现代思潮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作出选择 ,期间无论是有意识地 ,还是不情愿地 ,都不无例外地经历了思想范式的疏离 (更多的是与传统 )与整合 (更多的是与西学 ) ,而这恰恰预示了新的思…  相似文献   

18.
吕祖萌 《前线》2011,(8):59-59
上世纪8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毛泽东书。信选集》,当时读了一遍,颇有感想,欲写篇短文,未果。近日又重读一遍,感触更深,遂执笔成文,以言胸中之意,以吐心里之快。  相似文献   

19.
毛胜 《党的文献》2011,(4):119-121
梁启超,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和康有为等倡导的戊戌变法曾经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然而,戊戌变法失败后,历史在大踏步前进,他却仍站在原地呐喊,主张君主立宪制,沦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历史属于他的时间很短,但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却不可小视。毛泽东对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的阅读和评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演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实际工作的辩证思考,更丰富、更充分、更广泛地表现出他的辩证法理论。诸如从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的原则,看问题看到全体,胸中有数,主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抓典型、由点到面,波浪式前进,随时掌握工作进程,学会弹钢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总结经验、有所创造等观点,均是其辩证法理论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