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6年春至1937年夏,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了政治军事学校。此时,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各部按照《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一律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在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时期创办的一所培养抗联军政干部的正规学校,为适应抗战需要培养造就了一批军事和政治干部,在东北抗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Z2):230-231
<正>军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归属上既属于校园文化,又属于军事文化的一部分。把校园文化纳入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既有利于军校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确保军校思想文化阵地的纯洁和巩固,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风环境,建设具有军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推进军事文化建设。作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挖掘军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卓越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领导者。1933年后,他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领导东北抗战中,杨靖宇治军有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展现了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  相似文献   

4.
王斌  张岳方 《世纪桥》2012,(15):85-86
培养军校学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培育合格军事人才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概括当前军校学员理想信念的新特点、分析当前军校学员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军校学员理想信念培树与思想政治建设现状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校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思考,旨在探索新时期军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战掀起新高潮。为此,日伪军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以军事讨伐、政治诱降、经济封锁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相应地,东北抗日联军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反"讨伐"斗争,给日伪军以打击,配合了全国抗战的发展,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出身于战将之家,14岁就进兵营扛枪,黄埔一期的高材生,驰骋疆场的战神……戎马一生,功勋卓著,陈赓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共和国大将,却与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校有着不同寻常的情结:不仅担任过根据地时期的红军大学校长,曾经是解放战争时期二野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昆明陆军学院的前身)的校长兼政委,而且,他还是我军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人。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中国,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抗日英雄赵一曼、广州起义“英雄女班长”游曦就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员。她们曾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学生,在那里接受军事政治教育,从那里踏上了解放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征程。  相似文献   

8.
(一)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政治军事学校。 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将帅的摇篮,为反帝反封建斗争培育了大批的英雄人物、精英将帅。军校师生不怕牺牲,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平定商团叛乱、平定刘杨叛乱、两次东征、北伐战争,在抵御外侮、抗击日寇中屡立战功,建立了不朽业绩。尤其是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在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创办之前37年,黄埔岛上已经出现了军校,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中和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历史上,黄埔岛是不能不提的地方。一、广东水陆师学堂:开广东近代军事教育之先河关于广东水陆师学堂的情况,在《简明广东史》和《黄埔秘档》有记载,《黄埔秘档》公布了两件相关的档案:一件为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广东巡抚吴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陈毅同志率领苏北新四军所进行的黄桥决战,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为新四军在苏北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斗争奠定了军事、政治基础.黄桥决战的胜利,不仅是新四军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陈毅同志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统战艺术,一直为人们所赞叹.  相似文献   

11.
在苏联远东边境的伯力(哈巴罗夫斯克)附近,在1941年至1945年8月将近5年的时间内,有一个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一直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军事和政治整训。这个旅的全体抗日联军将士在1945年8月苏军进军东北及朝鲜境内的战役中,密切配合苏联红军共同战斗,他们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于心无愧地完成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我在东北抗日联军的经历我是这个旅的成员之一。在旅内担任过连指导员、连长、营司令部参谋、旅司令部参谋等职,上尉军衔。在1945年8月即将返回东北战场之前,被苏军统帅部授予红星勋章。在1940年之前,我曾在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深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需要千千万万的干部,所以他对抗大情有独钟。本文搜集、整理了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书信等手迹共19件,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从毛泽东的各种手迹看,他给抗大的这些手迹虽不是为抗大所题的全部,但也堪称颇丰。  相似文献   

13.
正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了14年抗日战争的队伍,它还是一支具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性质的国际军事联合组织。1940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进入到苏联远东地区,在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进行政治军事整训,为最终反攻东北、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准备。抗联移师苏联远东地区1938年后,在日伪的残酷"讨伐"和东北冬天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东北抗联的斗争进入困难时期,部队减员严重。此时,  相似文献   

14.
背景: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因校址设于广州附近的黄埔岛(又称长洲岛)而得名。军校筹建之初,孙中山采纳中共的建议,学习列宁创建红军的经验,破天荒地在军校建立起党代表制度,设立了政治部这一组织机构,开创了中国军队里的政治思想工作。孙中山的做法,显而易见,是要将军校办成"党军"的摇篮,为建立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通晓军事理论的骨干分子。 戴季陶党代表制度和政治部组织机构,是革命军区别于旧军队的一个显著标志。由于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因而军校…  相似文献   

15.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序幕.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经历了一个不抵抗、抵抗、消极抵抗的转变过程;而对中共,国民党也经历了一个军事解决到政治解决的策略变迁.纵观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这14年的历史,国民党的政策变化大致经历了反共和日、准备抗日、联共抗日、消极抗日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时代巨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大风大浪中,无论是政治的或军事的,国内的或国际的,他都善于驾驭全局,因势利导,夺取胜利。1936年2月,为了打通抗日路线,毛泽东一方面挥师东征,扩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推动全国抗日高潮的形成,一方面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特别是在争取山西“土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14,(3):37-37
提起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黄埔军校,那是声名显赫,家喻户晓,但提起“第二黄埔”——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知道的人却不多,对邓小平主办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的历史更是知者甚少。  相似文献   

18.
李向阳 《党史纵横》2011,(10):59+58-59,58
1927年的初夏,中国大地血雨腥风,武汉三镇烈日炎炎。在武昌宾阳门外的一所大学校园内,一千多名血气方刚的学兵,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进行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这支队伍就是由叶挺担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培养自己军事指挥人才的"军校"。从这里走出了多名如粟裕一样,赫赫有名的...  相似文献   

19.
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创立1936年6月1日,为培养补充抗日军政干部,提高红军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创立。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5年8月,随着抗战胜  相似文献   

20.
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纪念抗大建校六十一周年奚定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是抗大的创建者和指导者,他在抗大集会上的多次讲演,反映着这一光辉历史业绩。抗日军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