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抗联一军在辽宁境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抗联遗址。这些遗址铭刻着抗联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辽宁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三块石抗联遗址,位于抚顺市抚顺县后安镇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三块石山南坡半山腰处。1934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到抚顺县的馒首排子、佟庄子、郑家堡子、五龙口、王家店、救兵台、山龙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苑》2020,(3):47-47
赵一曼被捕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原珠河县)长寿乡一曼村。2008年,在赵一曼被捕地遗址基础上建立了赵一曼纪念园,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共建有赵一曼塑像、国旗台、主题群雕、赵一曼陈列室、纪念碑刻、抗联井、英烈墙、养伤窝棚、石砬子会议遗址等14处景点。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1,(22):29-29
集贤县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位于双鸭山市集贤县七星峰森林公园内。 集贤县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原是典型的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1932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集贤后,开始疯狂掠夺这里的林业资源。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领导下,1936年,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2,(10):27-27
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位于哈尔滨市依兰县丹清河林场四块石。 该遗址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依兰县北境。四块石为县内最高峰,海拔980米。这里山势险峻,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秘密营地,抗日联军第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军都在此地活动过。1936年,抗联第三、六军在这里建立了后方基地,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2,(6):13-13
“老钱柜”抗联战斗遗址位于伊春市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南部。  相似文献   

6.
刘晓非  巩凤娟 《世纪桥》2010,(12):63-64
<正>2010年初,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全省开展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的要求,为摸清讷河市革命遗址遗迹情况,讷河市党史研究室一行4人再次来到地处讷河市(原讷河县)城东50里外的孔国乡兆麟村(原名哈力屯),进一步印证了相关资料记载的有关龙河、孔国等地是当年李兆麟领导的抗联第三路军经常活动的抗日游击区。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承伊春市双丰林业局大力支持,我们再一次考察了安邦河上游抗联遗址。  相似文献   

8.
穆笑冰 《世纪桥》2014,(4):55-56
1923年10月,在陈为人同志领导下,正式成立的"中共哈尔滨党组",成为党领导哈尔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九·一八"事变后,革命的火种越燃越旺,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周保忠等许多民族英雄;留下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刘少奇革命活动旧址、抗联三、六军基地、槟榔沟抗联密营地等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哈尔滨市现存141处革命遗址已经成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服务并拓展哈尔滨市红色旅游,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本文针对哈尔滨市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部分革命遗址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这些年净钻山沟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李德龙这样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宝清县七星泡镇金沙岗村的农民,这些年一直在做着一件不寻常的事儿——寻找当年的抗联遗迹。过去30年间,他采访过上百位抗联老战士和抗联将士的后代;为了进山寻访,他开坏了7台吉普车,行程达25万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6圈;他发现抗联密营遗址、战斗遗迹1000多处;宝清境内立下的30块抗联纪念  相似文献   

10.
枫述温泉酒店坐落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汤沟风景区,酒店毗邻国家AAAA级风景区关门山,与"和尚帽子"自然保护区、绿石谷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抗联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杨靖宇纪念馆、靖宇石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位于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距林口县城90公里,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夏,日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五军主力部队向西南远征。10月下旬的一天,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百余人队伍远征回返,途经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时,日军闻讯,集合1000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相似文献   

12.
育峰岭抗联密营遗址,位于通河县城西北80公里,凤山镇(抗战时为凤山县)西35公里,木兰县东兴镇(抗战时为东兴县)东35公里处的现兴隆林业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联军抗疫斗争是抗联历史记忆的重要细节。抗联面对由自然性和社会性因素引发的疫病(伤寒病、伤暑病、肺痨病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设法获得药品、配制中药、坚持土法医疗、进行隔离治疗、改善营地卫生、加强伤员营养等来抗疫,彰显了抗联的坚韧和睿智,体现了抗联的伟大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的一天,几位须发银白、年逾八旬的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不辞辛劳,远赴俄罗斯去寻找他们半个多世纪前的战斗遗址———雅斯克。50余年的风侵雨蚀,仍未冲淡他们的记忆,那雅斯克到底是一个什么神秘的地方,这块异国他乡之地与抗联将士究竟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2,(2):23-23
“八女投江”遗址陈列室 “八女投江”殉难地位于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西北的柞木岗山东侧。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目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五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南五常地区远征,途中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  相似文献   

16.
第一,海伦作为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目的地,是《红灯记》创作的历史背景。沈默君曾经说过,《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历史背景就是北满抗联的西征。1938年初,北满省委开始组织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到1938年底,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都先后到达海伦地区,完成了战略转移。艰苦卓绝的西征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部队的战斗故事,有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支援抗联的故事,也有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红灯记》所描写的就是发生在西征期间,抗联地下党、游击队和交通员的英雄故事。海伦作为抗联西征的目的地,是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旋涡,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7.
少年铁血队     
《世纪桥》2012,(12):57-64
在抗联队伍中有不少十几岁的少年,有的只有十三四岁。对这些小同志,抗联领导把他们看作是革命的火种、抗联的未来,更是关怀备至,同时把他们组成少年连、少年营、少年铁血队等,让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与凶残的敌人进行英勇的厮杀,从中磨砺意志,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末至1938年6月,日伪以数千人兵力先后向松花江下游地区抗联各军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围剿。抗联各军后方基地遭到严重破坏,游击区和根据地日益缩小,部队大幅度减员。鉴于形势的急剧变化,1938年6月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通河县境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议。会议决定:北满抗联各军要尽快突破敌人包围,组织人民3、6、9、11各军向西北远征,到黑嫩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为贯彻会议精神,李兆麟在萝北县梧桐河畔麻花林子召开了有师团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的军政干部会议。会后,各部队积极整顿,准备远征。7月末,张中孚随抗联11军领导李景荫、于天放等和3…  相似文献   

19.
<正>党课导读本期推荐的党课题目是《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党课主讲人陈晨是东北抗联老战士陈雷和李敏夫妇的后代。她带领学员重走抗联路,深入依兰县四块石东北抗联遗址,通过讲述李敏等东北抗联战士为革命胜利出生入死的英雄故事和李敏晚年宣讲东北抗联精神、竭尽全力推动“抗战十四年”写入中小学教材等感人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具有强烈的历史情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口述或笔耕抗联史。他们述事继志,致力传承抗联精神,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展示了优良的学风。抗联人所书写的抗联史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更是激奋后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