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警察行使武力的行为是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遭遇严重危险的情况下,运用警械、武器或其他合法暴力给违法犯罪人造成相应损害,需要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主要是职务上的防卫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执行抓捕,在形式上既包括使用枪支警械也包括使用身体动作以及其他方式如汽车撞击、一般刀具等对违法犯罪人造成损害。警察行使武力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有明显区别,我国刑法典应当对警察行使武力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监狱警察使用警械的调查情况,进一步了解警械在监狱警察日常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使用警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学警教学和监狱警察培训课程中作出调整和改进,进一步规范监狱警察对警械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实战技能是指警察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在履行职务中遇到不法侵害行为时,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或不准、不能以及来不及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情况下,徒手制服擒获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专门技术,是人民警察为保证顺利执行任务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警务实战技能,它属于警察体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实用性学科。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器械和器械对器械三大类,而其中徒手实战技能是警察实战技能的基础之必备。人民警察实战技能的课程一直是警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民警察实战技能教学与训练及其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郑曦 《公安学刊》2011,(6):58-62
在刑事案件极有可能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允许警察行使临时性的人身控制权是极其必要的。而警察行使临时人身控制权时,不可避免地涉及警械武器的使用。警械武器的使用事关相对人及社会公众的安全,故当谨慎为之。当前我国对于警察行使临时人身控制权中的警械武器使用有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遵循比例原则,按照存在使用必要、最小伤害和及时停止这三方面的标准,构建我国的警察行使临时人身控制权中的警械武器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5.
使用武器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最严厉手段,也是保证其他权力得以行使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如何使用武器,是困扰我国警察执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关于警察使用武器的规定体现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司法解释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是位阶低,内容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我国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法》,对于警械和武器的范围、配备武器人员的范围、使用武器的原则、使用武器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这是制止和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所必须。  相似文献   

6.
探析警察武力使用训练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警察使用武力,包括使用警械、武器,是所有警察权中最为极端和严厉的强制手段,使用武器则更是一种致命性强制力,不是万不得已,不出现公共安全与秩序受到严重威胁、个人生命健康受到直接侵害等严重情形决不使用的最后手段。  相似文献   

7.
一、警察防卫控制的教学现状 警察防卫控制技能是警察执行勤务活动中控制犯罪嫌疑人必须具备的执法技能。警察防卫控制课程是在职民警警务实战培训和警察院校学员的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徒手防卫技术、徒手控制技术、警械使用技术等。目前,课程在训练理念上,根据当今文明、规范执法的需要,突出警察执法观念、程序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内容设计上借鉴了西方或香港警察的做法,如技术上重警械使用训练,轻徒手控制技术训练;重程序性规范训练,轻灵活应对性对抗训练;重站立式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轻摔倒后的地面控制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8.
《公安教育》2010,(8):78-78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民警特别是交巡民警在执法执勤中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执法理念先进、执勤行为专业规范、现场控制能力强的警察队伍,增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稳控社会的综合能力。重庆市公安局组织武器警械勤务使用训练教官培训。  相似文献   

9.
针对警察在职务活动中的伤亡问题,领导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负起安全责任:1)树立正确的警察安全观;2)对警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自卫培训;3)制定完善武器警械使用与勤务操作的法律法规;4)尽一切财力用现代化高科技装备武装警察;5)科学调配勤务,周密部署行动;6)关心下属工作生活,排除后顾之忧;7)开展广泛的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催泪喷射器起源于国外,原名叫"防狼器",是专为妇女防身制作的一种器械,指的是充填于灌内、利用高压气体将一种化学物质(催泪瓦斯)喷出,作用于人的眼睛、皮肤、呼吸道的一种器械。警察使用这种器械作为警械最初也是国外。我国2005年才  相似文献   

11.
反恐视野下民警武器使用能力训练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刘静 《人民公安》2014,(14):20-21
<正>开枪,是警察使用武力的最高等级,也是制止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手段。使用枪支,对警察的操作技能、心理素质、判断能力、战术意识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让民警该用枪时敢于用枪?如何让民警做到安全、依法、规范用枪?训练有素是关键环节。近日,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民警,特别是巡逻处突一线民警进行为期3个月的武器警械使用专项训练。目的就是要让民警在执法执勤中,尤其是在处置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时,做到依法、规范、有效使用武器警械。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发达国家较为细致地规定了警察在何种情形下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法律也赋予了警察遭遇反抗时的自卫权,并进一步明晰了警察面对不同情况时,应采取何种措施。西方发达国家警察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能够凝聚组织力量,为资产阶级统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方传新 《公安教育》2014,(11):35-37
正公安部于2014年3月14日印发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为了便于基层民警熟知使用武器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规定,准确把握使用武器的情形条件,切实增强民警使用武器的法律素养,本文就如何准确理解现行有关警察使用武器的相关法律规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一、警察使用武器权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正>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是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警察强制执法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包括徒手、警械、警务枪支等武力使用。在强制执法中,警察的防控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执法工作的完成效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当前,  相似文献   

16.
(二)谨慎使用武力、武器和警械 由于负有制止违法犯罪的职责,警察职业非常危险,对于世界上每年在保护公民和国家的行动中牺牲的警察,我们虽然没有全面的统计数字, 仅就中国而言,每年就超过400人。警察在保护他人时,首先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因此,《执法人员使用武力和火器的基本原则》首先确认“鉴于执法人员的工作是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服务, 因此有必要维护其工作条件和地位并在需要时加以改善”,"对执行人员生命和安全的威胁必须看成是对整个社会安定的威胁."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可以使用武力和武器。 另一方面, 使用武力和武器是一种极…  相似文献   

17.
吴尚 《公安教育》2022,(6):42-46
警察的枪支使用一直是警察执法中的热点问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对于警察在执法中的枪支使用范围有着明确规定。严格规范枪支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人民警察错误使用枪支,依法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生命权。因此,在研究警察枪支使用问题时,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学懂吃透,明确其中准确的要求和规范,同时对于错误使用的案例要精准分析,找到其中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警察使用枪支之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凌云 《公安学刊》2002,22(2):74-78
人民警察在执行查缉、围捕犯罪嫌疑人 ,以及处置突发性的持枪、持械暴力犯罪和劫持、绑架人质等现行犯罪过程等勤务时 ,使用枪支、警械等武器、装备是必须的。而使用枪支是国家法律赋予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一种最高形式的强制手段。因此警察对枪支的使用除了应具备熟练的技能和过硬的体能外 ,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和使用枪支的程序。本文从法律角度通过对警察使用枪支之程序的研究 ,对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如何正确、规范的使用枪支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警察防卫     
一、“警察防卫”与公民正当防卫的异同《刑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条款授予了全体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 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由公安部公布施行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198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施行的《关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两规定”),在重申了《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蒋德毅 《辽宁警专学报》2009,(6):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公安民警依法、合法、规范使用武器警械能力水平,日前,以武器、警械使用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第12期全国公安机关警务技能战术教官班,在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大连基地开班。公安部人事训练局警察训练处副处长谢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