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户融资需求度非常高,但每年涉农贷款余额却在逐年上升,农户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缺乏有效的担保物,造成农贷难、难农贷的窘境.农村金融支持制度中功能性供给的欠缺中断了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联系,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尽快放宽抵押品,扩大担保物范围,引入农地金融制度以解决农户难农贷困境,并在黑龙江省率先建立农业贷款保证金法律制度,分散农村信贷风险以解决金融机构农贷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商业性金融信贷投放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明显、政策性金融支农能力有限、农村信用社一社支持“三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保险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农村担保机构缺失导致农户贷款难、利率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建议从充分发挥各类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邮政储蓄机构发放适合农民需要的小额贷款、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小型信用担保组织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之下,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制度,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银行放款难、农民贷款难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国外农业信贷制度的考察,我国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以探寻更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额信贷既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工具,可以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能够缓解农村金融供求紧张状况,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由于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在理论、实践上仍然有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其运作不尽如人意。文中分析了小额信贷的现状、问题及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然而,在房地产信贷快速发展的背后,风险也正在逐渐暴露和显现。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加剧了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的风险,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现状,指出当前存在诸如房地产开发贷款融资渠道单一、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现象不断凸现、房地产市场缺乏信息和预防系统等风险,并对各风险提出了相关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小额信贷:农村“民生工程”的金融支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信社为主体的"小额信贷"为农村"民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在实践中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此,应当从完善激励机制和创新成本与风险控制机制两个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存在的风险逐步暴露出来并随之引起了重视。“放贷难、收贷更难。”已成为了现今金融信贷机构的通病,既要发放贷款拓展业务,又要担心贷款的回收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各个金融信贷部门。如今我国金融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信贷资产质量不容乐观。同时,贷款的担保抵押的质量也不容乐观:目前贷款保证主体不合格,企业主  相似文献   

8.
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占农村总人口近20%的低收入农民的增富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的农户小额信贷,虽然对于促进农民增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贷款额度偏低、贷款期限不合理、贷款资金来源有限,以及个别银行将再贷款资金和自有资金混同使用,盘剥农民利益等问题。针对目前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制约农民增富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户小额信贷,促进农民增富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处于过渡阶段,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助农的金融工具,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需要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和创造条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针对目前制约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建议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农村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提升小额信贷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业保险风险补偿机制;培训农户适应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任务。农村、农民“贷款难”严重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信贷瓶颈制约,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建既符合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能够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现代性农村全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农民的金融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支撑,是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信贷则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中的核心。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发展较快,但金融信贷资源短缺状况仍然比较严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德州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对促进德州市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农户普遍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农户借贷资金的来源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农户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并分析农户贷款难的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四年来信贷结构变化状况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研究,针对信贷结构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长贷、增短贷,压缩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贷款,增加对"三农"贷款和增加对中小企业、私个体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企业)贷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额信贷是指一定区域内,面向融资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形式。文中介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我国目前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资金来源的持续性无法保证、小额信贷利率上限的存在、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框架与有效监管缺失等问题,认为应该从加强对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稳步推进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创新等方面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发展,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农资金是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开发和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发动器"功能和对农村资本形成的宏观调控作用,则有赖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的改革。应将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信贷融合,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金融信贷实行价格支持、税收支持和风险转嫁补偿等等,促进社会金融资金投放于"三农"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不足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不足两大方面,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应包括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和外部法律社会体制的配合以及风险转移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实孟加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武扶贫和利润可兼顾,穷人并不懒惰和贫乏,他们拥有劳动力等资源,只是缺少资金来利用这些资源赚取利润.1993-1994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小顿信贷扶贫研究课题组"借鉴GB模武成立了第一个开展小额信贷的项目.到2006年,中国以可持续性方式提供贷款给穷人和微型企业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项目有300多家.2006年GB模武的创始人Yunus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更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对于小额信贷扶贫(包括农村和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国内大多教农村小额贷款仍然以GB模武Ⅰ(GBI)为基本典范,一些项目也参考了GBII模式进行了改良,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仍然无法发展到像GB那样的规模.通过考察GB银行从模式Ⅰ转向模式Ⅱ的变迁过程、原因,探究其根本理念,希望对中国未来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管窥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金融服务方式。小额信贷既是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扶贫的重要方式。随着农村小额信贷的广泛开展,其对法律制度完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探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和对策,对完善相应法律制度,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发行长期处于不良贷款比例大、化解难的境地。针对由于执行政策引发的信贷资产风险 ,农发行要充分利用国家配套政策进行补偿。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要掌握市场定价 ,以效定货并积极促销。通过区别管理、等级考核、工效挂钩 ,防范和化解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我国住房信贷风险控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我国住房信贷的发展情况基础上,结合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分析,以住房信贷面临的风险为主线.阐释了住房信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住房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