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适应大国崛起战略的需要,印度的"东向政策"出台。印度的"东向政策"推动了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调整与发展。冷战后的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呈现"双轮驱动"的态势,一方面印度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依托东盟相关机制,印度发展同东盟的多边关系。未来10-15年,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将是经贸与安全"齐头并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印度"东向政策"与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年印度推行“东向政策”以来,印度与东盟国家在诸领域的合作均有较大发展。“东向政策”具有阶段性及重点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苏哈托时期,印尼与东盟一同成长,印尼对东盟的发展和壮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后苏哈托时期,印尼与东盟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未来印尼与东盟关系将向积极方面发展,其主要理由是:加强与东盟的关系,是印尼各届政府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搞好与印尼的关系也符合东盟的长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外交在国际关系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20世纪90年代,印度提出了"东向政策",印尼被列为"东向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伙伴。在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内,印度对印尼开展了全方位的软实力外交,在非常重视包括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等内容的软性权力拓展的同时,还"巧妙"地将硬权力"软"使用,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深化与印尼的伙伴关系合作。软实力外交推动了印度"东向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使两印之间的新战略伙伴关系具备了更多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印度的亚洲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孆 《当代亚太》2005,1(10):41-46
冷战结束后,印度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应地调整了对外政策,亚洲成为其发展对外关系的重点.在与亚洲国家普遍交往并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印度将亚洲分为南亚、东亚、中亚和西亚四个地区,并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突出重点,采取相应政策,为本国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1998年"五月骚乱"后,苏哈托政权垮台,印尼进入后苏哈托时代.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历届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表现出友好合作的特征.本文具体研究了印尼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玥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4):27-43+152-153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出台,印度洋开始成为世界大国战略竞争的中心舞台。印度、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作为域内海洋大国,对该地区的安全局势尤为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海域内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其中非法捕鱼、毒品贩卖、人口走私活动屡禁不止;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沿岸国家损失严重;海域内大国军事化竞争态势严峻,地区安全局势日益紧张。在此背景下,三国基于“东向行动”政策、印太战略观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积极探索三边印度洋安全合作的可能。目前,基于合作安全的理念,三国印度洋安全合作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在双边层面,合作基础扎实,海洋安全合作机制健全,构成稳定的三角关系;三边层面,合作机制由二轨外交向一轨外交转变,共识不断增多,形式逐渐完善;在多边层面,三国正在以东盟和印度洋为中心的国际组织中,探索更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机会,但模式较为单一。未来,由于印度和印尼之间海洋安全合作的紧迫度不高,驱动力不足,造成了三边合作的短板效应,且三国对于印度洋未来的秩序构想不同,关注的次区域也有所差异,因此,三边印度洋安全合作的等级不会有质的提升,但形式仍有望拓展。中国作为印度洋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有必要对此保持密切...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后,印度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积极融入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得以从构想走向现实.作为主权国家,印度在推动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过程中有其深刻的内在利益和战略考量.当然,作为主权国家之间的一种战略博弈,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设的进程绝非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阿卜杜拉·拉赫曼·瓦希德上台后的印尼内外政策趋向 ,指出新政府将面临改革军队 ,巩固领土完整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东向政策与大国平衡:印度东盟认知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荣 《东南亚研究》2006,(3):51-54,30
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得益于印度的东向政策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而双方认知的改变是其根源。  相似文献   

11.
刘相骏 《当代亚太》2004,(12):48-52
冷战后,地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引入了安全复合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定义区域安全机制,并分析了有东盟特色的安全机制.文章将冷战后东盟安全机制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论述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 ,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日关系也随之加以调整 ,由初期注重经济关系到中后期注重安全合作关系 ,美日同盟关系的加强 ,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关系的合作竞争概念,冷战后中印在缅甸的合作竞争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合作逐渐增多,虽然竞争仍大于合作,但竞争的主导地位有所减弱。受中印关系的影响,未来中印在缅甸的合作竞争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需要尽一切可能使之获得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冷战后安全合作的思维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合作是国家求安全保和平的重要途径。安全合作的思维与模式在世界历史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安全合作的实现必须要有利益联系、相互理解与信任做基础 ,也要有一个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维护机制做保障。未来的安全合作应当吸收现今安全合作观念与机制中的优点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How should the Japanese think about their security now the cold War is over? What if the US pulled out of East Asia? Robyn Lim,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Hiroshima Shudo University, suggests that Japan badly needs a mature debate about strategic issues. It would be a dangerous delusion, she says, to think that Japan could use its economic strength to achieve strategic security. Without the protection that alliances provide, the world can be a cruel place in which security can deteriorate overnight. Delusions held by both left and right in Japan risk fostering the belief in the US that the Japanese people are incapable of accepting any responsibility for themselves, and so are not worth defending.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印尼对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当代亚太》2005,(3):39-44
由于受到国家利益需求的变化、对中国价值判断的变化、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与环境的变化、中国自身的变化以及华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冷战后印尼的对华政策经历了复交和解期和友好发展期两个阶段.了解上述因素在不同时期如何发生影响,不仅有助于理解印尼对华政策的形成和实质,而且有助于把握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越南对华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从冷战结束后,越南开始实行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对华政策,这是由越南的国家利益、地缘政治关系、国家环境以及中国的态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关于未来越南对华关系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越南将会以面向未来、长期稳定为基本目标,但两国间仍然存在的一些矛盾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试析冷战后老挝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礼明 《东南亚研究》2001,(1):59-63,66
冷战结束后 ,老挝加快了对华方针和政策的调整 ,两国关系在经历曲折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老挝实施新的对华政策具有积极意义。未来老挝对华政策的总趋势将是继续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和全面合作关系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东盟地区主义迅速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东盟实现了大东盟的愿望,加强了东盟地区内部的各种合作,而且突出表现在东盟积极推动东亚合作和东亚一体化进程。在推动东亚合作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东盟对东亚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寄予了厚望,但日本的表现与东盟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反差。东盟和日本在东亚地区主义理念上的分歧是这一反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