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从最初的独特命题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中国范式"."范式"的"引入"从表现上看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或视角,但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的本质内容的发展使然.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思想方法、基本原则提升为理论范式同时相应地确立其鲜明的研究范式地位.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学界的重大课题,而且应该是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各学科分门别类地研究这个理论范式并把它作为基本研究规范,最终使之成为中国学术的国际身份和象征.以"范式"概念为例,需要辩证地评估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的全局、中美关系的全局出发,中国一直十分重视中美关系,在1997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双方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为中美关系的未来确定了目标和发展方向,但是中美关系也总是参杂着许多不和谐因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社会转型加剧,法理学关于法制建设的观点莫衷一是。不同观点的背后,隐含着强烈的范式冲突。而范式冲突更预示着法理学研究新的动向。社会科学范式的历史演化表明,理论的症结在于现实的问题。当代中国问题的突出表现即社会关系紧张,其和谐化乃当务之急,因而法理学“和谐范式”的革命亟需进行。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关系到全球和地区稳定的战略性课题。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中美两国应该充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合作模式和合作道路。这种新型合作的根本原则就是“和而不同”。中美关系发展贯彻“和而不同”原则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围绕中美关系中的一些概念,如距离、差异和分歧等,必须予以重视、理解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当代警察学研究正处于一种相对停滞、发展缓慢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警察学的研究范式严重滞后,仍在“阶级斗争范式”中徘徊。中国警察学要有新发展,必须变革这种研究范式,并突破原有的一些理论误区和禁区,从而找到一种符合警察规律、适应时代精神的新的警察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隐性知识传播和整合的过程,“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是师生之间隐性知识传播和整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分析隐性知识传播与整合和“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关系,剖析高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基于隐性知识传播与整合的“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里立 《工会论坛》2008,14(6):131-132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160周年,对其理解和阐释的研究范式经历了两个阶段:从“两个决裂”、“两个必然”的“冲突论”到“世界历史”、“全球化”、“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论”。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科学性的肢解和动摇,反而是体现了人们理解和阐释经典原理的视野变迁。《宣言》是20世纪初中国革命者的经典指南,如今,在全球化视阈中,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宣言》的人本再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各国相互依赖的今天,尤其是在新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当下,一方面需要各国密切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诸多经济、政治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合作与协商的背后仍然是冲突与利益的交织.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观仍然是国际政治中一种经久不衰的解释范式.该理论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对其当代外交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历届总统一贯奉行现实主义外交,并将其作为外交战略制定的依据.虽然奥巴马上台不久便提出了“巧权力”外交理念,但其在世界各地区的外交行为仍然是秉承现实主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特征范式”向“本质范式”的转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范式转换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作为“保护带”保护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范式”的理论硬核——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一范式转换和保护带的调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指导中国的建设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一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共同安全利益,因而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的维系和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仍沿用冷战思维,视中国为威胁,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遏制政策,从而使两国关系经常出现摩擦和冲突。今后,这种双重性会继续存在,因此,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犯罪学研究中引入了“范式”思考。本文在梳理和评析目前国内犯罪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学的“犯罪范式观”。  相似文献   

12.
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未来中美关系的主要矛盾是美国技术输出的弱化与中国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未来中美关系的性质与发展趋势。美国想定战略主导着未来中美关系的结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美国想定战略的失效既取决于中国包容性地重建中美关系的能力,也取决于美国人民对美国社会发展失衡的正确认识,及其能够对美国政局努力纠正发展失衡所施加的足够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中美关系。美国人民需要重新思考认识美国现有的霸权思维对中美关系以及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时消除霸权思维,调整对外关系。美国人民正在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与无可避免地陷入经济危机的双重考验。美国人民的选择将成为决定美国能否顺利度过"双重危机"的关键因素,否则未来中美关系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并因美国塑造的冷战思维使全球陷入动荡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美关系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矛盾的过程.中美在世界大棋盘上博弈,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将在今后一二十年左右世界大势.中美在亚太地区博弈.美国通过在该地区“拉帮结派”增大其总体战略力量,并希望中国“四面树敌”.中国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应在不同维度的周边外交棋盘上以平等态度睦邻、友邻、尊邻,努力“四面争友”,避免将周边国家进一步推向美国全球战略的怀抱.中美在各自的特殊时期博弈.两国都对外部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都缺乏对对方的信任.同时,影响两国外交的国内因素也日趋多元、复杂.中国的战略对策必须建立在对美国真实战略意图的准确把握之上,否则就可能上大当、吃大亏.中美在日益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中博弈.中国必须改变仅仅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多少来衡量国家实力的浅薄认识,对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判断,必须以准确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作为基础.战略制定者必须对现代科技具有深刻理解,才能对中美总体实力对比做出准确判断.中美在信息网络化空间博弈.网络安全问题正在中美关系中日益凸显出来,并严重影响着双方对威胁的理解.中美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博弈.尽管五角大楼曾预计战争将在2020年“定义”人类生活,但也有美国学者认为2012年至2022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中美创新之战”,因为理智最终会占上风,人类会以创新与技术来解决真正重大的问题:人的生存而非杀戮.  相似文献   

14.
从2001年4月1日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的大背景看,从根本上说它缘起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大变动即中美两国各自在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的重大转换,它既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其与中国国家利益的冲突直接联系,也和中美关系中存在的政治文化矛盾或巨大差异不无关系.但对中美撞机事件等凸显小布什上台后对华政策引起的中美关系新的紧张及未来发展走势须作出冷静的研判与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中美关系史上比较独特的一年。受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这一年里,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战略竞争对手关系”到“多面向合作伙伴关系”的戏剧性转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战略竞争对手关系”阶段、“非敌非友关系”阶段、“多面向合作伙伴关系”阶段。在此回顾的基础上,再根据美国总统选举政治框架下外交决策模式特点,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在战略机遇期内 ,中国外交应实施以下战略和策略 :把握中美关系走向 ,努力构建中美关系发展的稳定框架 ;广泛建立伙伴关系 ,发展制衡、协调与合作的大国关系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加强睦邻友好 ,积极经营周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美日印澳借“印太”框架制衡中国的大背景下,南亚地区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性凸显。中国的南亚地区政策受到中印关系调整及小国战略对冲等因素的影响和挑战。本文以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的战略对冲为案例,分析三国面对中印竞争的心态以及进行战略对冲过程中的差异性选择。本文认为,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是影响小国战略对冲的主要自变量,而地区结构、大国竞争的性质和强度、小国相对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小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在双向对冲的语境下,小国战略对冲的策略组合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双向合作、双向制衡、偏向型合作与偏向型制衡。由于南亚小国对中印两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不同,陆锁国尼泊尔倾向于“偏向型合作或制衡”,海岛国家斯里兰卡经历了从“偏向型制衡”到“双向合作”的转变,未来有进行“双向制衡”的趋势,陆海复合型的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奉行较为稳定的“双向合作”策略。对此,中国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南亚政策选择,在协调中印巴关系的同时,强化与南亚小国的多领域合作,并超越美印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的冲突与竞争逻辑,通过消极安全配置谋求积极经济利益,推动与南亚国家的制度化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冯立冰  连昌惠 《外交评论》2022,(4):87-109+6-7
在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美日印澳借“印太”框架制衡中国的大背景下,南亚地区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重要性凸显。中国的南亚地区政策受到中印关系调整及小国战略对冲等因素的影响和挑战。本文以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的战略对冲为案例,分析三国面对中印竞争的心态以及进行战略对冲过程中的差异性选择。本文认为,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是影响小国战略对冲的主要自变量,而地区结构、大国竞争的性质和强度、小国相对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小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在双向对冲的语境下,小国战略对冲的策略组合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双向合作、双向制衡、偏向型合作与偏向型制衡。由于南亚小国对中印两国的威胁认知和经济预期不同,陆锁国尼泊尔倾向于“偏向型合作或制衡”,海岛国家斯里兰卡经历了从“偏向型制衡”到“双向合作”的转变,未来有进行“双向制衡”的趋势,陆海复合型的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奉行较为稳定的“双向合作”策略。对此,中国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南亚政策选择,在协调中印巴关系的同时,强化与南亚小国的多领域合作,并超越美印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的冲突与竞争逻辑,通过消极安全配置谋求积极经济利益,推动与南亚国家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是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迄今已有7年时间。不久前,合作双方特别是就第三阶段研究“1969-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探讨,涉及诸如:1969-1972年的中美关系;1973-1979年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中的苏联因素;海峡两岸内部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深化权力制约理论的研究,有待于引入新的研究范式。传统的研究范式注重应然性、规范性、普适性。这是非常必要和正当的,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准确地揭示出权力制约过程的真实图景。为了弥补传统研究范式的视野盲区,有必要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即注重实然性、经验性、语境化的研究范式。如果说,前一种研究范式可以概括为“法律-制度范式”,那么,新兴的研究范式可以称作“行为-过程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