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问题产生后,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1987年至2012年的两岸关系,是一个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的进程。这个进程,呈现了两岸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也展示了两岸关系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个进程表明,大陆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大陆方面对台方针政策产生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了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今后还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战胜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开辟和平统一新前景。  相似文献   

2.
访问成行 曲折鲜为人知 1992年6月8日下午,当6对大陆科学家夫妇应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之邀踏上宝岛时,台湾舆论发出欢呼: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性事件,它为今后两岸进行各领域的双向交流打开了大门。在几十年的相互隔绝和近几年的有来无往之后,两岸关系终于迈出了这艰难却十分可喜的一步。 应当说,近年来两岸关系是日益缓和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台湾当局在大陆政策上却死抱着一条:不进行官方接触。由此殃及,只要沾点“官”方色彩的  相似文献   

3.
李国忠 《学理论》2010,(12):25-2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地宣告成立,这意味着国民党大陆政权的终结。然而,败退台湾后制造两个中国的政治局面才刚刚开始,形成了台湾当局与大陆两个政治实体并存于一个中国的现实。这也注定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主要分析台湾当局不同时期对大陆政策的演变,透视两岸关系的变化及趋势,达到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两岸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远心 《侨园》2006,(2):20-21
在两岸关系仍未突破政治迷局的今天,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却日益彰显。那么,投资大陆的台商究竟如何定位才对台湾经济最有益?面对“根留台湾”还是“根留大陆”的争辩,清华大学台研所所长刘震涛教授却提出了“立足大陆,根系台湾, 面向世界”的全新主张。他认为,大陆是一个舞台,演员是两岸的企业家,导演是市场, 这里应当上演的是一曲“中华振兴”的舞蹈。因此,刘震涛带领着清华大学台研所秉持一个研究理念:如何充分发挥两岸有效资源,使两岸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东部台资面临产业升级与转移问题,而在承接台资转移方面,中部具有相当优势伴随着两岸关系新变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开始迈入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如何评估台商的大陆投资现状,台企进一步发展遇到哪些新问题,又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理论参考》2008,(6):28-29
2008年5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踏上了被他称为“雨过天晴之旅”的大陆之行。  相似文献   

7.
邰平 《瞭望》2001,(25)
5月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对随行采访的岛内记者表示,对台军售与过境美,国绝对不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当局绝对不会错估与误判两岸情势,台湾绝对不是任何国家的棋子,台湾绝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两岸关系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新五不政策”。此番言论出台后,台湾当局文宣部门马上鼓吹这显示了当局“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而岛内外的不少舆论,则尖锐地指出了这些论调的虚妄。事实恰恰是,他对改善两岸关系并无诚意。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8日,是台湾当局实施所谓《台湾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俗称“两岸关系条例”)届满两年的最后一天。这天仅台南一地的法院一口气就受理了六、七十件大陆人民申请继承遗产的案子,尽管法官累得喘不过气来,但仍不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案子因这样那样的借口被打回票。“两岸关系条例”规定,大陆地区人民继承台湾地区人民的遗产,应于继承开始起二年内以书面形式向被继承人所在地的法院提出,逾期则视为抛弃继承权。“两岸关系条例”还规定,“大陆继承人不能取得以不动产为标的权利”,“遗嘱人以其在台湾地区之财产遗赠大陆地区  相似文献   

9.
2005年,“积极主动”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突出特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紧紧握在了祖国 大陆的手中,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契机。 即将过去的2005年,被多位台 湾问题专家认为是大陆对台政策措施 出台幅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主动 性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中央政府对港工作 富有成效,香港人开创了回归祖国八 年后经济增长最优的局面,香港、澳 门与内地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一国 两制”的实践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9,(18):62-64
1987开放大陆探亲 随着1986年开放“党禁”后,台湾社会开放的脚步更形加快,两岸关系的种种禁忌亦逐步解除。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成为两岸关系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底,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香港中策集团在大陆合资的38个大企业集会首都,交流经营经验。港方董事长黄鸿年先生出乎意料地提出:请烟台中策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永先生介绍如何抓好党建工作。 港方老板为啥对党建工作如此感兴趣?黄鸿年先生说:“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才是真正的投资环境,共产党员的拼搏精神才是企业的效益之源!”这话,是黄先生与烟台啤酒厂合资两年的亲身感受。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台商在上海历年累计的直接投资项目已达到880个,投资总金额8.2亿美元。台资由不显眼的地位,跃居所有在上海的49个国家、地区外资的第四位,名列香港、美国、日本之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利用外资最早的一个城市,在1950年就同波兰合资组建了一家轮船股份公司,这是大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但台商涌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仅5年历史,比首家台资企业1981年9月就在广东落户要晚7年。台资进入上海大  相似文献   

13.
1985年9月,正当大陆高校新学年开始之际,一位台湾学生隐姓埋名来到广州暨南大学就读,从而成为近40年来大陆高校招收的第一个来自台湾岛内的学生。那时,两岸关系还处于对峙的状态。此后,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希望到大陆高等院校就读的台湾学生越来越多。8年之后的1993年秋,来自国家教委的消息说,今年报考大陆高校研究生的台湾学生已有55人,报考本专科生的有130余人。其中36人被北京大学等16所高校录取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59人被厦门大学等16所高  相似文献   

14.
上海成为台商投资重点地区罗康雄,仇长根由上海第十印染厂和台、港商合资的民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投资九百二十万美元,主要生产宽幅印花绒布,年生产能力四千万米。张刘仁摄当前,上海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最近公布的材料,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春节包机直航虽然在大陆诚意促成和台湾民意驱动下得以实现,但台湾当局的台独政策路线未变,两岸关系的大局也未改变。任何由春节包机直航而对两岸关系所作出的乐观预期,都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6.
韩芸 《团结》2012,(2):15-17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8,(44)
今年11月2日,是台湾当局部分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周年,本刊编辑部特邀部分学者就一年来两岸交流情况和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8.
从10年前第一家台资企业隐姓埋名在深圳投资开业,到今天正式堂堂正正组团赴京参访,既标明其间台资企业在大陆令人欣喜的发展,也表现了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的新的松动。今年仲秋时节,花果飘香的北京城迎来了一批颇为特殊的客人——深圳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8,(22)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让两岸同胞求同存异,累积共识,共创双赢 2008年5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踏上了被他称为雨过天晴之旅的大陆之行。这位在台湾政坛上久经历练、经验丰富的政治领袖,被国台办主任陈云林称为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推手。虽然之前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已经颁布5年了。这5年,是投资大陆的台商心情舒畅的5年;在此期间,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仍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在处理与台商的经济纠纷中不能正确对待台商,有些地方甚至造成他们撤资或转投他地;有些地方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