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风湿、类风湿及骨质增生的病因是什么?临床有何表现?答:风湿、类风湿及骨质增生的病因主要是内因。《内经》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济生方》中更加明确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即由于人体体质虚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或劳累过度、肌肤毛孔疏松、营卫不固,外邪乘虚而人,流注经络、肌肉、关节,致使气血凝滞、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出现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外因则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主要是风寒湿邪气的侵犯。《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说明了气候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鸸鹋腺胃和肌胃组织学特点的观察,结果表明鸸鹋腺胃的深层复管腺非常发达;肌胃的粘膜向管腔突出形成细而长的皱襞,肌胃腺是分支的管泡状腺,肌层十分发达,这些特点与鸸鹋的消化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声技术对绵羊经络循行线研究的基础上,又在10只绵羊、2只狗、152头次动物体用低电阻法对14条经络循行线进行了检测。根据11298个点检得低电阻点结果,分别将这些低阻点连成线,即为动物十四条低阻线。基本与声技术测得的动物十四条经络循行线相吻合,而且声信号测得的87个穴点,有79个穴点分别落在了低阻循经线上。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家畜的跟腱如果一旦发生完全断裂,后肢就会失去固定,而丧失运动与站立功能。跟腱止于跟骨结节,位于胫腓骨之后,距胫腓骨还有一定距离,与其形成小腿内、外侧沟;小腿部上粗下细;跗关节由于在胫前肌、腓骨第三肌等肌腱作用下,而不能伸展到180°,  相似文献   

5.
马腰肌风湿是由于受风、寒、湿的侵袭而引起腰背肌肉(背最长肌)僵硬所致。患畜呈腰背强拘,凹腰反应减弱或消失,运步时常以后蹄尖拖地前进,转弯时腰背不灵活,卧地后,起立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6.
瘘管常见于气衰体弱或使役不当之役用牛,因外伤细菌感染而成疮疡。疮疡经久不愈,患部化脓,向深肌发展而形成瘘管。多见于髻甲、颊部、肩、背等处。病变部位大小不一,深度一般为二、三寸至六、七寸,有单一管道,有向数个不同方向伸展之管道。治疗时,如浅肌形成瘘管者可将肌肉或管底开一切口,以排出腐脓毒血。深肌者则行冲洗,除净脓汁、腐肉、败血,直见新肉、鲜血为治则,再以大叶桉、野菊花、艾叶  相似文献   

7.
水牛腱鞘炎在古代兽医名著中缺乏专门记载,现代兽医书中亦论述较少。多年来,笔者收治47例,现将临床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临床诊治的47例均是因机械性损伤所致的无菌性腱鞘炎。其中因使役过重引起的36例(占78.1%),因突然受惊而猛跑致发的6例(占12.7%),因跌倒或角斗挫伤致病的5例(占9.2%)。 腕部腱鞘炎41例(占87.3%),其中指总伸肌和指内侧伸肌腱鞘炎11例,腕桡侧伸肌和腕斜伸肌腱鞘炎10例,腕桡侧伸肌腱鞘炎6例,指外侧伸肌腱鞘炎4例,腕指浅屈肌腱鞘炎4例,腕指深屈肌腱鞘发2  相似文献   

8.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五行、脏腑、营气卫血学说等共同构成了祖国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研究动物体经络感传现象,探讨经络实质,阐明针麻原理,提高针麻和针灸临床效果,我们于今年4~6月份在安徽省选用10只健康绵羊,采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对羊胃经循经感传线进行了信号接收的观察。共检测32只羊、66侧次(左侧32、右侧34),总共检测1504穴次。方法是按人医足阳明胃经及其穴位的循行方向和位置,相应的在羊的身体上进行观察。同时还作了对照经的检测。应用有刻度的弹簧压力棒刺激足三里穴,用锆钛酸铅(P_zT_5)压电陶瓷制作的声发射传感器(即探头)转  相似文献   

10.
一头12岁水母牛因外伤发生截瘫,笔者采用中西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具体治法 中药: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没药、杜仲、巴戟天、补骨脂、续断、牛夕、伸筋草、兔丝子,连服3剂。因药价较高,仅服1剂。后改用牛夕、八棱麻、矮脚樟、五加皮、大活血、铁马鞭、路路通等天天灌服。西药:维生素B 10ml百会穴注射,地塞咪松5ml行汗沟穴、邪气穴穴位注射。经15天治疗患牛痊愈而投入使役。  相似文献   

11.
闭孔神经来自腰荐神经丛的4、5、6对腰神经腹侧支和1、2对荐神经的腹侧支,沿左右髂骨内侧向下方伸延,穿过闭孔,分布于闭孔肌、内收肌、耻骨肌和股薄肌,支配后肢肌的内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症是中兽医学中内外科疾病的一大类,常见的有锁口黄、颊黄、鼻黄、耳黄、肚黄、肘黄、膝黄、腕黄、胸黄、脑黄、心黄、颡黄、肠黄等。兽医古籍《元亨疗马集》中就有“三十六肿号疮黄”的记载,说明前人对此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元亨疗马集》中详细阐述了黄症的病因及病理,认为主要由于“牧养太盛,膘肥肉重,多立少骑,谷料热毒积于肠内,败血瘀汗隐注肌肤,……以致气血太盛,热注三焦,致令周身发生痈肿,皆缘久积热毒于内也。”可见,五脏热毒是黄肿发生的很本原因。其病理过程是:“黄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离经络,血离经络溢于肤腠,肤腠郁而血瘀。血瘀者而化为黄水。故回黄也。”通过以上学习可得出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多年来在育肥猪中发生着一种俗称为“晕槽症”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在饲喂中,猪只肌肉运动障碍而发生所谓的“晕槽”。宰后可见背最长肌、半腱肌、半膜肌处发现白肌肉,外观肌肉呈苍白或浅红色,质地松软,放置不久便有水份渗出。病变特征以肌肉组织水肿、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为主。我们认为属于猪应激综合征(PSS)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其命名为猪自发应激综合征。用抗应激添加剂对该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4和6月龄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小肠各段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月龄到6月龄犊牛空肠肌间神经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相比变化较大;4月龄以空肠的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核质比(为0.16)最小,回肠与空肠的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与十二指肠的核质比差异显著(P<0.05),6月龄空肠的核质比(为0.25)最大,但小肠各段的核质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犊牛小肠各段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核质比的发育变化可能与其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和中兽医学认为人畜机体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骇、五官、皮毛、筋肉、血脉,构成了内外相联的整体。因此观察体表形态,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妊娠期牦牛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牦牛输卵管壁具有3层结构,分别为黏膜、肌层和外膜.黏膜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及少量基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妊娠期牦牛输卵管漏斗部和壶腹部分泌细胞顶部有突起,漏斗部分泌细胞的突起呈现2种类型:一种突起中不含核,细胞胞浆的核上区和突起中可见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 Schiff,PAS)反应阳性颗粒;另一种突起中含核,但无PAS反应阳性颗粒.壶腹部分泌细胞的突起均属第一种类型,峡部分泌细胞顶部无突起.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峡部固有层中含有浆液性腺.黏膜形成纵行的初级皱襞.漏斗部和壶腹部皱襞高而窄,分支多;峡部皱襞矮而宽,分支少.肌层主要由环形肌组成,从漏斗部向后,肌层逐渐增厚,峡部达到最厚.外膜为浆膜,在输卵管系膜处为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中国黄羽鹌鹑口咽腔黏膜不形成皱襞,固有层发达。食管和嗉囊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向内突出形成皱襞,固有层含丰富的食管腺,黏膜肌层和肌层发达。腺胃固有层发达,含单管状腺和复管状腺2种腺体。肌胃无黏膜肌层,肌层较发达。小肠肠绒毛细长,无分支现象;大肠肠绒毛粗短,黏膜层、黏膜下层向内突出形成皱襞,杯状细胞数量较多;泄殖腔包括粪道、泄殖道和肛道3部分,均具有明显的黏膜肌层和发达的肌层。结果表明,中国黄羽鹌鹑的消化道结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高铜对肉鸡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40羽1日龄AA白羽肉鸡作为试验动物,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铜11 mg/kg(对照组)、110 mg/kg(高铜Ⅰ组)、220 mg/kg(高铜Ⅱ组)和330 mg/kg(高铜Ⅲ组)的日粮,并于49日龄采集肌胃和腺胃,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LC3-Ⅱ/LC3-Ⅰ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铜可引起肌胃中肌纤维稀疏,腺胃中的腺细胞发生脱落以及空泡变性。另外,高铜可显著上调肌胃和腺胃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LC3-Ⅰ、LC3-Ⅱ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ak1、p53、Cyt C和Caspase3的表达,LC3-Ⅱ/LC3-Ⅰ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mTOR和Bcl2的mRNA转录水平则显著下调。此外,腺胃和肌胃中p62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的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19.
1984年第2期《兽医科技杂志》摘登了“猪皮下脂肪内寄生囊尾蚴病一例”一文,该文作者强调:“特别是在皮下脂肪内亦见到有囊尾蚴寄生,这是书刊中没有记载的寄生部位”。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介绍: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臀肌、股部内侧肌、腰肌、肩胛外侧肌、咬肌、舌肌以及膈肌和心肌,重症的可见于食道、肺、肝、胃大弯、淋巴结和皮下脂肪中,个别的也见于大脑—脑实质或硬脑脑下,甚至蹄部筋腱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高铜对肉鸡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40羽1日龄AA白羽肉鸡作为试验动物,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铜11 mg/kg(对照组)、110 mg/kg(高铜I组)、220 mg/kg(高铜II组)和330 mg/kg(高铜III组)的日粮,并于49日龄采集肌胃和腺胃,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LC3-II/LC3-I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铜可引起肌胃中肌纤维稀疏,腺胃中的腺细胞发生脱落以及空泡变性。另外,高铜可显著上调肌胃和腺胃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LC3-I、LC3-II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ak1、p53、Cyt C和Caspase3的表达,LC3-II/LC3-I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mTOR和Bcl2的mRNA转录水平则显著下调。此外,腺胃和肌胃中p62的mRNA转录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高铜可诱导肉鸡的肌胃和腺胃发生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