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整顿广告经营净化市场风气卢绳祖利用广告作为沟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渠道.以达到促销的目的,是市场经济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早在1987年,我国国务院曾颁布了《广告管理条例》。《条例》首先阐明了广告必须真实、健康、明白,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消费者和用户。...  相似文献   

2.
黄逸宇 《中国司法》2010,(10):101-102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明星代言广告逐渐成为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为人们喜闻乐见。但是,近一个时期明星代言的广告产品却频繁出现问题,如产品质量在国家标准的检测中不合格,消费者使用后发生异常的生理反应,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3.
商品房销售广告作为房地产商促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商品房交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商品房销售广告违法现象严重、广告纠纷频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残酷性促使众商家用尽浑身解术,以求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中,名目繁多的各种促销活动是商家惯用的,用以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各商家的促销广告中经常附有“此广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条款。此种“最终解释权”条款已引起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讨论(见《法制日报》2001年1月17日《优惠权的“背后”》、  相似文献   

5.
《商务与法律》2006,(5):32-32
为规范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商务部于10月9日公布《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自2006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今后零售商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促销活动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限量商品售完后应及时明示。如果商家被查出是在虚假宣传,最高将被罚款3万元。办法规定:零售商促销活动的广告和其他宣传,内容应真实、合法、清晰、易懂;开展促销活动,应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促销内容,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等;零售商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应当展示奖品、赠品,明示例外商品;含有限制性条件、附加条件的促销规则,其文字、图片应当醒目明确等。  相似文献   

6.
馮曉青  謝蓉 《中国法律》2012,(6):44-47,106,110
一、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商标是连接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商标作为识别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经营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区别性标记,也是厂商确立商业信誉,赢得消费者青睐,从而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商标保护的本质就是厂商在商标上负载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了使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排他性认知,商标法通过相应制度的构建来保...  相似文献   

7.
一土 《政府法制》2005,(20):4-7
“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作为一种 促销手段,愈来愈受到厂商的重视,它对 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求商业利 润,经营者在广告中对其商品或服务进 行不实宣传以及经营虚假广告的事件屡 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POP广告是一切购物场所内外所做的广告的总称,在商业营销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商业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件重要促销工具,本文阐述了POP广告的含义,着重分析了POP广告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应用POP广告策略时应注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一、悬赏广告的作用及法律性质悬赏广告是指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给与报酬的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悬赏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赏悬广告是一种极有效的促销手段。普通广告对消费者只有一般的号召力,而悬赏广告则直接以一定的赏格引诱人们对某种产品或某个厂家注意,从而更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悬赏广告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悬赏广告以一定的物质或荣誉鼓励人们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从而起到弘扬正气,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业广告在促销商品和服务上所起的作用日益扩大,2003年我国广告营业额突破千亿大关,广告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虚假广告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虚假广告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危及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分析虚假广告泛滥的各种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缺陷显而易见,诸如广告审查制度存在问题,对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不到位。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立法例,明确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针对虚假广告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和社会对策以防范和治理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在各种促销活动的宣传广告及海报中,都会有这么一句话: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公司)所有。正是这么一句话,使得不少消费者大为光火,本来是冲着优惠条件去购物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一肚子郁闷:“免费美容”必须要购买其高价化妆品,“饭菜八折”却不含海鲜和酒水,“买一送一”实际上送的仅是价值极其微小的一件小礼品……有个别消费者去找商家理论,  相似文献   

12.
商品广告中的著作权问题初探李明发随着市场竞争上的激烈化,作为商品促销重要手段的商品广告将愈来愈受到重视。商品广告的制作和传播要遵守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此点已为大家所知晓。但若提及商品广告还与著作权有关,知悉者恐怕就不是那么普遍了,这的确又是一个不可...  相似文献   

13.
某制药公司在其减肥药品广告中称:服用其减肥药品两个疗程后,有明显效果(如体重减轻5-10斤)如果没有预期效果,由该公司退还价款,并给予一定的补偿费。有消费者看了广告后即购买药品,服用后,没有预期的效果遂向该公司提出索赔、双方就赔偿发生争议。对这种商业广告如何定性?一、“无效退赔”广告存在的价值,R适用法律的类别“无效退赔”商业广告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大量出现,商家为了促销,向消费者宣传其商品(或服务,以下均称商品)如没有预期效果.退款并给予补偿,并往往向保险公司投责任保险。有人主张,对这种宣称…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08,(12):16-17
广告,究竟是正当宣传,还是大“忽悠”?是我们的期望值太大.还是广告本身夸大其辞?如果,广告是为了更好地促销产品,那么,这么多的不信任票,似乎让广告的初衷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5.
广告作品就是将广告创意转化成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广告主要想通过广告活动达到促销商品、扩大服务范围的目的,这就要求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及市场、目标接受者、竞争对手等情况制定广告策略,进行广告创意,并根据广告创意通过视、听表现  相似文献   

16.
虚假广告是指以欺骗方式宣传的内容不实的广告。近年来虚假广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成为危害消费者权益的第二号杀手。要有效整治虚假广告,需要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政府、消费者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关键在于建立标本兼治和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遏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个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商务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引发厂商与消费者之间新的利益调整。文章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消费者权益的网络广告问题(包括垃圾广告与虚假广告)、网络合同依据与退货问题及网上付款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评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网商应遵守“网络礼仪”自律规则、《广告法》应作相应的修改并将ISP纳入媒体经营者范畴、加强数字签名立法及认证机构的配套服务、明确银行网络的赔偿责任、加强国际协作等。  相似文献   

18.
1995年2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不简称《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王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讨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  相似文献   

19.
《江淮法治》2012,(13):42-43
每逢节假日,大大小小的商场都被喜庆的颜色装扮点缀一新.促销的喇叭声音一阵高过一阵,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在这样的氛围中。消费者的所有购物欲望都被激发了出来。然而,节假日购物,消费者应当谨防被“打折”、“促销”活动侵害合法权益.谨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过期变质商品。  相似文献   

20.
廉立 《天津律师》2005,(1):5-10
新闻:《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规范(试行)》出台,并将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对打折让利、购物返券、价外馈赠、有奖销售、限时购物、降价销售、积分返利7种商业促销行为进行了规范。并规定促销规则不得含有让消费者承担应当由经营者承担的义务,商场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由拒绝消费者的咨询或作出任意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