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名怡 《时代法学》2007,5(1):69-78
不法性不应作为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而应由过错要件吸收。过错本质上为主观范畴,但其衡量标准可以客观化。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同属宪法规定的基本权,法律应慎重处理二者冲突的情形。名誉权侵权中应区分不同的行为人主体和被报道对象而作具体分析。其中,过错具有独特含义:就故意而言,应指言论发表人对该言论的虚假性明知或对其真假完全的漠不关心;就过失而言,应指言论发表人未尽一般理性人的注意义务。行为人享有除真实性抗辩外的多种无过错抗辩。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网络名誉权”也成为了各国法律关注和规定的对象,网络侵权行为具有国际性、传播范围大、速度快、侵权责任者更难以确定等特点,通常包括个人对个人、多人对多人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等方式.目前我国关于名誉权的立法已经比较完善,网络名誉权可以比照名誉权进行规范.同时,国家还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鼓励网络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尽量减少网络侵权问题,而这也将会有利于整个网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法人》2005,(4):121-121
2005年3月11日,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在《民营经济报》上刊登了一份引人瞩目的大篇幅公告.公告称,原告朱江洪与被告仲大军名誉权纠纷一案,法院判决判令仲大军在《民营经济报》上以相同篇幅刊登消除2003年12月8日失实评论影响、向原告赔礼道歉的文章,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但仲大军拒不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将判决书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4.
胡弘弘 《法学》2009,(2):58-65
公职人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因而公职人员的名誉实际上综合了人们对公权力机关和对公职人员个人的评价。公职人员的名誉权既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批评建议权相联系,又容易与所谓的政府名誉权混淆,也与作为普通民事主体的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等交织在一起。它具有受保护程度有限、受损后的自我救济能力较强等特点。基于对国外公职人员名誉权纠纷处理原则的考察,我国在处理公职人员名誉权纠纷时,应注意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特别是对公务行为发表评论的自由。但同时也应保障公职人员作为民事主体享有的名誉权,其中需要证明侵害名誉行为的主观恶意和名誉的实际损害。当然在处理这类纠纷时,更需要纠正和防止一些片面或极端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讨论网络侵犯名誉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目前我国保护网络名誉权的法律、法规,分析了网络名誉权的法律适用情况,提出了完善网络中名誉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志航 《法制与社会》2013,(15):272-273
近些年,我国网络的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从孙志刚案到药家鑫案件,民众对这些案件的关注通过网络聚集,并出现了影响司法审判或干扰的倾向.本文试通过法理学的视角,探究网络民意对我国法律建设的影响和推进,并寻找对网络民意进行规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峰 《法制与社会》2015,(2):278-279
方舟子诉崔永元一案,法院认定的焦点问题有两个:第一,网络名誉侵权的认定;第二,网络名誉权和言论自由的界限。本文由此案进行研究,从网络名誉权和言论自由的界限的角度出来,并结合司法实践来进行分析,如何认定网络中侵犯名誉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裘石 《法学》2005,(3):121-124
法人虽不具有自然人所特有的心理感受,但享有名誉权。转述(重复传播)针对特定人名誉不利的不实之词或虚假事实之信息,属于名誉侵权行为。被转述的信息具有权威性的,可以阻却侵权行为的构成。非单纯之转述超出被转述之信息的范围,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转述。  相似文献   

9.
陈红 《科技与法律》2006,(1):98-101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约束。本文通过对两件网上名誉权侵权案件的剖解,分析了对此类案件管辖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余向阳  陈晶 《人民司法》2020,(11):57-59
【裁判要旨】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举报他人违法犯罪,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为限度。将举报信及起诉状在网络上发布是否构成对法人名誉权的侵害,应当根据该法人有无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来认定,对法人名誉权的保护尺度应遵循善意与正义的宗旨,采取适当弱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网络法律制度研究之中,基于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网络法律的法理学研究显得分外迫切而必要。本文提出"网络法理学"的概念,并构建网络法理学的研究体系,为网络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公正审判权之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本文就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个人隐私权以及公正审判权之冲突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公务员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某一权能而拥有了特殊的权力,所以其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就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公民的身份,又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就要求对公务员名誉权的保护作出适当的限定,以实现行政的民主、言论的自由和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14.
论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及其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人因为过错而非法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侵犯名誉权与一般民事侵权在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方式上均有所区别。行为人虽侵害他人名誉权 ,但为了平衡社会公共利益 ,也可能享有减轻或免除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转载侵犯名誉权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解决这类问题,应当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对文章的转载;确定被告应当区分不同形式的转载;应当加重首发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论监督通常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司法独立构成侵犯。本文拟从网络媒体的特点入手,结合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从法理学角度探讨如何引导这一新兴论媒体沿着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士林 《法学论坛》2003,18(6):5-11
本文从界定公众人物的含义和范围入手,说明了公众人物名誉权所具有的公共性质及其和言论自由的冲突关系,并大体分析了这种冲突的原因。目前我国法律没有解决这种冲突的机制,而宪政先进国家则通过引入宪法确立了对这种冲突的平衡机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名誉权法制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由传统上的侵权法调整转向宪法调整,这种趋势说明在名誉权案件特别是在涉及公众人物名誉权案件的审理中,要兼顾名誉权和言论自由这两种价值,而我国近乎没有宪法适用,怎样从宪法的高度解决这种冲突,司法实践迫切需要宪法学理论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8.
黄文奎 《法制与社会》2013,(22):110-111
名誉权和言论自由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但是两者存在着极大不同之处,在实际的法律案件中,这两种权利之间常会产生许多矛盾。如今,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对各自拥有的权利也十分关注,为了使公民能够正确行使其享有的基本权利,必须对出现的法律冲突加以重视,寻找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治平 《中国法学》2006,(2):146-159
本文围绕不久前审结的一场名誉权诉讼展开讨论。文章首先分析了该案涉及的事实和法律问题;然后揭示并讨论了该案中被遮蔽和忽略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宪法问题;最后则对法院审理名誉权诉讼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名誉权诉讼包含了公民人格尊严和言论自由两种基本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处理名誉权诉讼的正确办法不是先验地确定何种权利当然地具有优先性,而是在民主宪政的一般原则之下,根据每一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什么是最值得保护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平衡各种不同利益。  相似文献   

20.
网络载体名誉权侵害与纸介载体名誉权侵害在侵权方法方式及后果上有诸多不同,以网络版权侵害的服务商责任标准套用于网络名誉权侵害,是对被侵害人的不公正。在网络名誉侵权活动日趋隐秘,手段日显恶劣的今天,我国网络名誉权侵害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均存在一些未曾廓清的问题,法制的缺漏也需尽早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