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2.
阿廖 《当代贵州》2004,(15):32-33
行走在黔之地,你无法绕过"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相似文献   

3.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09,(16):65-65
简称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觉得有的称谓太冗繁了,有意把多字句化简,以便称呼和记住而产生的.但贵州"黔"的这个简称,既使许多人闹不明白,又因"黔驴技穷"的成语,让贵州人觉得心里郁闷.  相似文献   

4.
许峰 《当代贵州》2014,(30):34-35
正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对贵州和瑞士进行比较,发现了二者的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当年的"第二瑞士",还是今天的"东方瑞士",贵州以瑞士为师的志气和决心都值得嘉许。1937年,《滇黔月刊》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黔民生活之一般[斑]》的文章,作者黔山借旅黔的外省人士之口,感叹道:"黔省可惜山多一点,否则,可称为世界第二瑞士。"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可能是将贵州比作瑞士的最早文字记录。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由贵州旅游协会与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学会共同举办的"贵州之美黔台旅游摄影文化交流暨台湾原住民风情摄影展",8月4日在台北市拉开帷幕。影展为贵州更好地向台湾展示"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全新品牌形象提供了又一舞台。通过140余幅黔台两地摄影家视觉角度下的摄影作品,对贵州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无与伦比的优美自然风光的  相似文献   

6.
陈正府  张波 《当代贵州》2009,(11):62-63
2008年12月7日晚,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黔艺宝演艺大厅.当主持人宣布2008"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州名创"特等奖颁发给贵阳市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时,杨成勇开心地笑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走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之路上的男子更坚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 "贵州珍宝哪里找,博物馆内黔艺宝".位于贵州省博物馆一楼的黔艺宝馆汇集了黔中大地的各种经典及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有紫袍玉带石雕、玉屏箫笛、思州石砚、大方漆器、平塘牙舟陶,还有民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甚至贵州特产天麻、灵芝、杜仲"老三宝"等,也是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7.
黔驴技穷,已成往事.多彩贵州,千帆竞发.近几年来的发展表明,将"逐步走出气势、走出风格、走出效益"的贵州旅游业打造成为贵州支柱产业之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在一本书上看到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多少年来,人们只看到黔驴的下场,却忽视了黔驴的技不在于斗猛虎,黔驴的踏实勤恳也不被人提及。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把研究贵州史的重心放在西半部,重视牂牁、夜郎,而于东部地区多有忽视。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固然重要,而在此之前166年,即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夺楚巴黔东地",在川、鄂、湘、黔毗连地区设黔中郡,黔东北及黔东南便纳入行政建制。这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56年贵州有行政建制之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处于前列,贵州简称"黔"也始于此。  相似文献   

10.
正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一旦激活贵州这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开放基因",就会有如"天行健、地势坤",开创出惊天动地的新局面;有如核聚变,爆发出"万马如龙出贵州"的大气象。说到与贵州相关的成语,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与贵州相连的俗语,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与贵州相通的文化,乃封闭的"山地文化"。这是偏见、偏信。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偏信比万水千山更阻碍沟通和交流。贵州文化中,有没有"开放基因"?当  相似文献   

11.
王黔生 《当代贵州》2005,(20):36-37
贵州的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能源、文化资源,可谓祖国的一个资源宝库.就台湾的现状和未来而言,从资源和发展后劲来看,台湾现在缺乏的,贵州都有;台湾今后需要的,贵州仍然在握."借"福建之"船"开展台黔两省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十一五"期间,贵州应当和福建联姻,大力促进对台经贸.在其中,福建占区位之利、人脉之气、地缘之福,贵州占资源之厚、互补之美、后续之贵.当前,我省要以旅游、农业、药材、文化为重点与福建联手,再通过这座桥头堡,向宝岛延伸,勇于"跨海作业",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把资源之贵变为富民兴黔之惠.  相似文献   

12.
<正>"点燃每个人的激情与自信,是我作为省委书记的主要职责。"党的十八大贵州省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省委书记赵克志如此回答记者的提问。什么是激情?什么是自信?从中国拳王邹市明与省委书记赵克志的一段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邹市明说,贵州在发展、在壮大,贵州人民在拼搏、在前进,我们现在是老虎,是摩拳擦掌的老虎。赵克志对邹市明说:你用拳头证明了贵州不是黔驴技穷,是黔虎智猛。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黔系列"的一份子,黔茶将树立贵州茶产业统一形象,"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实现"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古代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就是指今天的遵义、铜仁等地。  相似文献   

14.
正张军:从文化的视角深层思考,摆脱精神贫困,构建精神谱系,建设精神高地,才是贵州崛起的文化密码。改革开放前,人们对贵州的印象是"三言两语",即"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言和"黔驴技穷""夜郎自大"这两句成语。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杨柏 《当代贵州》2014,(5):66-66
正《当代贵州》2013年第36期推出了一个"天然气入黔"的封面专题。细细读来,深感这两股管道天然气,不仅仅是事关贵阳当下千家万户厨房里那股生命之火的一个小事,还是关乎落后的贵州如何"工业化逆境突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生态"底线"的一件大事。尽管这两股气在黔下载量有多大还不尽知,但在一个不缺煤,往外送电的省区,结构性换用有洁净比较优势的天然气,无疑是走向生态现代化的一个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打造黔东工业经济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目标,聚焦新能源、新产业强势转型升级,打好"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攻坚战。作为地处湘黔边区的黔东工业聚集区"火车头",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龙开发区)近年来规模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园、轻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园、合金循环产业园和北部物流产业园六大园区。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高校要率先。"被誉为"黔商摇篮"的贵州商学院,通过开放引来"拉力",通过共享形成"合力",通过创新激发"活力",努力创建有特色、引领型、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7月8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中瑞对话2016"主题论坛上,贵州商学院与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别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中瑞对话"开启以来教育合作项目的首次落地。"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高校要率先。"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被誉为"黔商摇篮"的贵  相似文献   

18.
正"要喝干净贵州茶,做健康中国人。"3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茶产业博览会)宣传推介暨"我有贵州半亩茶"网络名人公益活动在北京举办,宁静、聂远、邹市明、龚琳娜、杨茗茗等贵州知名乡友,杜少中、梅新育等网络名人,纷纷受聘担任"贵州茶星大使",共讲贵州"茶故事",助力"黔茶出山"。  相似文献   

19.
图说两会     
李枫 《当代贵州》2012,(9):21+20
2012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委员以特有的贵州风度,向全国、全世界传达着贵州和贵州人迎难而上、创造美好未来的自信、自强与魅力。"贵州团天天有记者会"。两会期间,贵州团人大代表或在黔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的"微型记者会",贵州代表团推出了11场。  相似文献   

20.
4月26日,在凤冈召开的贵州第三届茶业经济年会上,来自国内的知名茶专家围绕贵州近期出台的《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简称《计划》)展开讨论,对贵州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提出了助推黔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打造黔茶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