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一遇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消费规模偏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消费层次仍然较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相对趋降等特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消费预期不稳定、农村消费信贷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为此,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消费外部环境建设等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在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财政逐渐向民生财政发生演变。笔者通过Eviews软件分析了民生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同时指出虽然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在经济增长的环境下不断优化,但是还存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民生财政比重过大、医疗卫生比例还需要提高、教育支出占民生财政支出比重不均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在居民收入倍增的计划下,优化民生财政结构尤其重要,应通过降低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医疗卫生比例和教育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措施满足居民收入倍增环境下对社会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元文礼 《学理论》2009,(20):81-83
投资、出口和消费向来被称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的贡献则很小。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是社会消费,只有具备恒定的消费力,经济才能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率非常低且增长缓慢,消费不足已成为抑制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在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劳动就业的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的消费后顾之忧,使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走出逐渐下跌的困局,从而使居民消费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是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政策;加强时农村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农民的消费行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记者近日在一些地区对社会保障问题调研时注意到,影响当前百姓消费的根本性障碍就是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等缺少基本保障。去除压在人们消费心理上的这“四座大山”,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保专家指出,社会保障既是政治政策和社会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老百姓普遍享受社会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就会增强消费心理,转而投入消费,从而  相似文献   

6.
康玉泉  孙庆兰 《学理论》2009,(32):100-101
随着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文教娱乐消费不断增长,住房、交通通讯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增长不断优化升级。但是,消费领域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支出,实现以内需的扩大来带动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者在山东省威海市专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如下就业主要有五种渠道--转非时政府安置、村办企业招工、征地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村集体安置.社会保障大致有四种形式--集体养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集体福利救助、商业养老保险.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不稳定、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制度保证、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太低、土地补偿金管理混乱使用亏本.建议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先解决就业问题--制定公平就业政策,构建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就业保障基金;鼓励自谋职业;大力开展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做好转移就业工作.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配套政策,维护合法权益--区分征地行为,采取不同政策;建立留地安置制度;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当水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解决转非后待遇.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一个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问题,需要我们综合采取货币安置、就业安置、留地安置、有关保障安置等多种积极政策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实现人们之间的利益和谐,把基尼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着力点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目前,我国低收入者面临着收入增长缓慢和收不抵支两个难题,这是由低收入者个人微观层面以及体制、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等宏观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指引下,为了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需要政府采取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扶持就业、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就业两者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是可以兼得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它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矛盾,因此,完全可以实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促进就业。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与发挥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加强教育与培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历来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过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且还严重影响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质量.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平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据此,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强化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促进劳动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是我国规制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扩大消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只有消费旺盛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持久的原动力。目前,消费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收入预期减少而支出预期增加。为此要采取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消费信贷;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  相似文献   

12.
张秀英 《理论探索》2007,(3):106-108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扩大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就业机会不多,就业质量不高,农民实际上也存在着失业。为此,要改进和完善劳动力统计方式,加快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消除就业歧视,建立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制,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发挥政府管理职能,把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结合起来,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相似文献   

13.
扩大内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六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2008年第三季度突然减速.究其原因,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调整了宏观政策,出台了促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改善民生,扩大消费;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4.
评估政府抓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绩效的重要性是确保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政府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其评估的重点是: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应注意的问题是:明确界定政府抓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责任,协调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讲究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这一点近两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前,总量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一、走内需主导型增长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9.3204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446亿美元(其中最主要是民间消费增长了3158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其中3.5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来自民间消费)。显然,美…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不协调局面,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原因是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又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第一、二产业的过剩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要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要害之点是要提高就业弹性系数,着力点则是要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大大落后于其他先发国家水平.资本深化、结构扭曲、素质低下和制度缺位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拉动脱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歧视,有其客观性.从劳动力参与的生命周期看,女性劳动参与率呈M型;家庭中男性户主就业,对妻子就业有很大的影响;男女劳动效率也存在差异.而男女性别差异、女性所承担的生养责任、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等现实,使中国女性在经济转轨中面对市场的冲击更大.促进女性的公平就业,可以通过法律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健全女性社会保障,提高女性的生活水平;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企业及社会公众平等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赵珍 《理论探索》2008,(1):112-114
近些年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但在扩大就业方面,中小企业还面临着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必须鼓励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大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力度,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扩大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问题是一方面,我国目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中,劳动与社会保障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尚不到百分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专业毕业生大量流失,只有极少比例的毕业生最终走向社会保障专业岗位.造成这种失衡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无法为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多数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缺乏特色,培养的学生在技能上偏离职业化要求;社会保障专业课设置不科学.文章对症下药,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