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共创建之魂。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我国,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起了催化和加速作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共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统一前的东德和西德,经过战后四十多年不同的发展道路,各自建立起完善的大学教育体制。统一的实现,打破了这种分属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教育格局,随之而来便产生了大学“革命”。这场“革命”先是从废除马克思主义社会人文学科为开端,继而向人事制度开刀,对教师队伍整肃、重组。回眸由社会制度转换带来的那一幕,至今对不少前东德大学学人来说,是次颇感酸涩、甚为难堪的经历。因大学人事更换是知识阶层切身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敏感问题,亦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真谛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中国共产党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出发、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从时代发展的潮流出发、从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由于受“王明路线”影响,曾遭受重大损失,也影响中共党组织领导权威,诱发张国焘以军事实力为依靠挑战中共党的领导权威。延安时期,中共在面对全面抗战新局面时也曾出现中共党组织对军队、政权以及其他中共领导的组织和团体弱化和虚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共发展的亟待解决的严重制约因素。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将中共建设成为中国革命领导核心的任务和使命,通过处理典型党军关系事件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确保中共党组织一元化领导的实现。延安整风期间,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决议和决定明确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并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解决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延安时期,中共加强一元化领导强化了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巩固了中共党组织在中国革命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借助党的一元化领导实现了中共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也推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核心领导集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辛亥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了理论酝酿准备、理论变为现实、形成发展三个时期。百年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不尽的思考和启示,总结宝贵经验,吸取沉痛教训,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共早期的入党仪式经历了从萌芽到初试再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萌芽阶段,入党仪式尚未涉及宣誓方式;在初试阶段,在入党仪式中正式采用宣誓环节;在发展阶段,各地党组织大胆探索宣誓形式。中共早期的入党仪式历经十年的锤炼与沉淀,形成了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先进性、导向性和约束性,也凸显了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  相似文献   

7.
作为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代表人物,布朗基在大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异化的背景下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布朗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没有准确把握,这也使得布朗基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带有鲜明的空想性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色彩。布朗基的革命思想和以其思想指导下的武装起义虽然没有实现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但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后试图再起的过程中,一直希望借助中共的关系再次获取苏联援助。由于当时诸多矛盾关系的同时存在,苏联对察哈尔抗日的态度和反应是复杂的。虽然苏联表示不愿因援助冯玉祥而得罪日本和南京政府,但当形势发展有利于实施其苏维埃革命的目标时,它会随时改变对同盟军政策。在具体的行动中,苏联将其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革命目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普列汉诺夫十月革命后不久便离开人世。但他在留给后人的《政治遗嘱》中对布尔什维克党及苏维埃政权的分析、评价及对它们未来走向的预测,与后来的事实惊人的一致。普列汉诺夫的历史洞察力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总体把握,更是基于他对俄国特有的亚细亚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结构的深入考察。从这...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需要厘清和阐明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十月革命前中国人是否知道马克思主义?俄国是否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途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否是十月革命外因决定的结果?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新世纪,大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作为推动大学运作的观念与精神,大学理念引导着大学发展的航向.本文在对大学理念理论考察的基础上,对德中大学理念进行回顾与分析,进而探讨现代大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是红色文化的实践基础。红色文化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精神内核,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重大影响。坚定文化自信,蕴含着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只有克服当前弘扬红色文化的一系列梗阻,才能实现对这一价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1921年6月至7月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张太雷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大会,这很容易让人认为张太雷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但已有研究成果,包括张劲教授文章所引证之材料,大多带有演绎的成分,尚缺少令人信服的确切史料。相反,却有不少材料能够反证张太雷不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且有的材料史料价值极高。实际上,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中提到的共产主义组织与中共早期组织并不是一回事,却与维经斯基等俄共(布)党员在华组织的革命委员会高度契合。张太雷极有可能是柏烈伟领导的天津或北京革命委员会的成员并加入俄共(布),后经柏烈伟介绍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并被远东书记处委派参加共产国际三大。由于张太雷不是中共早期组织成员,严格来说他当然不具有代表中共早期组织出席共产国际三大的资格;又由于张太雷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且青年团是党的一个事业机构,自然属于中共早期组织体系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者宽泛地说,张太雷是具有代表中共早期组织出席共产国际三大资格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90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基本经验集中表现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指导理论的创新;在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  相似文献   

15.
大学公共法语视听说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芬 《法国研究》2006,22(2):55-61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法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不仅给法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法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我国传统的大学公共法语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都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对法语人才应具备的语言技能的要求,亟待改进和提高。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适应跨世纪人才需要的外语教学新途径是大学公共法语教学与研究发展之必然。一、大学公共法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大学公共法语的教学对象是高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回答和有力补充。党的二十大提出这个新思想、新论断,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进的新征程上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我们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7.
1948-1949年间,在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以及欧洲冷战加剧的形势下,斯大林开始着手调整对华政策。至1949年2月,通过与中共方面就双方关系中重大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沟通与协调,斯大林基本完成了对战后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并迈出了同未来中共政权结盟的步伐。1948-1949年初斯大林调整对华政策的动力涉及的问题包括,斯大林是如何应对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形势?哪些因素对斯大林调整对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利用已经解密的多方档案材料,重新探讨这一阶段斯大林对华政策调整及其动力。  相似文献   

18.
综观泰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六十年代初是个转折点。此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仅大学本科生(包括开放大学)注册人数,1982年比1960年增长了19倍,平均每万人中的大学生数由15人增至167人。二十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为国家输送大批中、高等人材。现在,教育事业在泰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中,泰国是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剖析泰国教育,以资借鉴,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是教育福利国家,还是乌托邦?朴巨用总统咨询机构──教育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改委”)于5月31日公布了“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舆论对此大书特书,用美丽的词藻称之为“教育革命”。但是,在第一线担任大学教育的教授们仍...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经过将近20年的沉寂之后又迎来了春天。最近一个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院的建立就反映了这一点(这里是指国立庆尚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译者按)。自殖民时期(1910-1945)开始,韩国就拥有较长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而导致当前马克思主义复兴潮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资本主义两种理论——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循环的结束,它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尤其是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足以击碎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无法替代的认识,重新激发人们探索资本主义替代物的热情;第二,历史上,斯大林主义限制了马克思兰义研究和在韩国的发展,斯大林主义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则为探索社会主义的新起点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