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问题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运用,对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坚定坚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超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政治逻辑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现实逻辑体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起点;哲学逻辑体现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时代逻辑体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境遇。这些逻辑意味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逐步引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基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殊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对优势,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和版图将发生革命性转向;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超越,扎根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逐步主导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符号化表达,它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在提升话语地位与实现话语权力中不断定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包含了系统全面的话语概念和中国特色的话语范畴,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话语追求和话语立场,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指向。它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吸收借鉴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依托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向世界呈现出超越意识形态的文明价值。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当前现实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需要,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各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甄选紧密相关,相较于资本逻辑下对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禁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确立、发展从目标旨趣、发展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展示出了"新"意,丰富了现代化理念与实践,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形态200余年的垄断,实现了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实现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学界研究的核心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百余年奋斗,超越了既有的现代化范式,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海外分析者从不同视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重要理念、生成逻辑和意义价值辨析探讨,其中不乏客观评价和观点,但也存在误识和疑虑。对此,应当从全球意义上的政治治理价值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从文明复兴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的意义,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阐释现代化的多维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一项极其紧迫的学术任务。通过批判反思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三重论域得以呈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是对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域进行“中国式解答”。其一,要着眼于回答“何谓现代化”命题,阐释好现代化本质及其基本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论证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多元关系,解构传统—现代二元对立论。其二,要着眼于回答“现代化(道路)何以可能”命题,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单线进化论的解构与超越,解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并联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合理性与实践具体性。其三,要着眼于“现代化问题如何解决”命题,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成功解决以发展与秩序的关系为显著表现的一系列“现代化悖论”的,论证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中国是如何避免后发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化衰败”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预见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充分发展;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向着“自由人联合体”不断迈进。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运动到制度、由传统到现代,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并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深刻坚持和全面实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坚持和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必须牢牢把握最本质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正确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坚实基础;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贯穿主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的“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现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外部环境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互动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力竞争的维度来看,中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和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竞争的压力;从直接竞争对手的维度来看,中国面临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种种打压;从对外交往合作的维度来看,中国面临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消除或减小外部环境风险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应当做好以下几件事情:打造坚实的现代经济基础;遵循合作共赢的对外交往原则;做好自己的事情,确保内部的团结整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现代化中国方案基本形成。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方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批判地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和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和普遍价值。理解和研究现代化中国方案,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形成动因、内容构成、世界意义四个维度着手,回答清楚关于现代化中国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进而总结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上出现一些“看淡中国发展前景”“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这反映了一些西方国家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优势缺乏准确认知,无法辨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战略新机遇。事实上,从历史维度看,国际体系转型蕴含着双重战略机遇。一是国际秩序整体上从殖民秩序、霸权秩序不断向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转型;二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体现了中国发展的历史主动性和不断上升的塑造能力。从空间维度看,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国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战略机遇,尤其是超大规模市场和生产性权力结构所形成的市场空间整合效应,铁路物流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产业变革等,都为中国带来了战略新机遇。从关系维度看,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传统逻辑,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范式,促进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创新,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及巩固和拓展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提供了战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也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机遇和优势条件。新征程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迅速崛起的姿态以及对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历史经验表明,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在政治运动中常具有某种先行性。“台独”最先也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因为在现实政治中难有其立足之地,于是先寄身于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像文学这样可将其理念隐隐约约地寄托在形象描写中的载体。这正是最早的“台独”分子经常是作家或文学作者的原因。不过,当条件成熟时.它就会从意识形态领域向现实政治领域扩张。于是我们看到民进党执政8年时,将“台独”意识形态转化为“去中国化”的种种“政策”。2008年“大选”民进党失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为继续探索新道路打下了重要基础、提供了重要启示。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突破,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百余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上半叶刊布于中国期刊上的苏俄通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文本。数量众多的苏俄通讯总结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苏俄经验中国化的主张,如中国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中国接受苏俄经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把苏俄经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学习苏俄民众的埋头苦干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的整个世界变革的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是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进行的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社会从封建制度解体时起就开始了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关键性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王程 《台湾研究》2022,(1):68-77
民粹主义是一个模糊复杂且具有多重面向的概念,“民粹式民主”是民粹主义在台湾地区与民主政治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粹主义形式。揆诸台湾地区现代政治发展史,无论是转型过程中政党内外的斗争与合作,抑或是“民粹式民主”下政党行为模式的形成,都受到民粹主义的深刻影响。“民粹式民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产生了问责失衡和治理危机,加剧了岛内政治文化的恶化,伴随着民众的意识觉醒和主体性提升,社会力量可能存在“失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韩笑 《当代世界》2023,(2):61-65
“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两者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中心任务来溯源,也可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表述中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与中国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中国观大体经历了停滞的帝国、沉睡的雄狮、革命的堡垒、崛起的大国四个时期的曲折变迁。西方中国观变迁背后是以文化、制度、民主等观念性要素作为主要变量的软实力话语语境。作为对西方中国观的回应,中国软实力在塑造西方中国观中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议题导向作用、观念构成作用和价值评判作用。明确中国软实力在西方中国观形成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建设中国软实力,形成对中国有利的西方中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