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维正义,北斗指迷津。”有人曾把我们北斗星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概括成为这八个字。我很赞同。北斗星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85年,现有注册律师49人,曾获“人民满意的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省司法厅机关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等称号。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清醒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在提出这一重大任务的同时.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遵循的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就为共产党员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古边 《新湘评论》2006,(9):12-12
近年来,对收入分配这一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切入点,“构建和谐”成为“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施政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卓越 《新长征》2007,(2):17-19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享其成、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因而,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包括从创新公共政策的角度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刻剖析,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保证。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从国情出发,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稳定是前提,公正是关键,文化是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世全 《求贤》2006,(10):14-15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前提:而规划则是城市管理的灵魂。当前。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研究与制订“十一五”规划。一些地方政府的规划已经进入最后决策阶段。“作为规划中的一部分.制订城市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做到科学有序、综合平衡、适应并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即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城市。”城市是政府最大的无形资产,在强调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多样化的今天,“经营城市”的理念已把城市规划推到了城市管理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宁市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十大工程”建设和“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李晨芳 《新长征》2007,(2):39-40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思维,强化措施,明确目标,力求以创造性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执政党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同时所产生的。它既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赣文化的丰富发展,又启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它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敢于斗争、勇于探索,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八一精神"虽然产生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年代,但这一革命精神至今历久弥坚,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绩,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上,也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我国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此也有历史联系.由此更明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国新 《世纪桥》2007,(2):19-20
坚持以民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关心民生关心民利,要优化民风。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使我们党的工作真正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一丁 《党建文汇》2007,(1):28-2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关专家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增加“和谐”的修饰语,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在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优先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核心在以人为本。宣传思想工作虽然不能直接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但不等于无用武之地、无所作为,它可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润滑剂、稀释剂”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坚持“三贴近”原则,按照“重心下移、舆论感召、思想感化、典型驱动、文化育人”的工作思路,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地凝聚力量。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为立足点,从找准生态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紧扣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和把握生态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三方面入手,作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董钊  邢大伟 《新长征》2008,(3):40-41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构建与民族精神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民族精神包容镶嵌在一起,二者互有统摄且互动共生.意识形态的构建与民族精神的创新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规制着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和培育状况,另一方面又受到具有新质的民族精神的充实和引领.民族精神的传统为特定场域中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精神渊源,其培育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内容,其创新也为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把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创新结合起来,着力抓好二者的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前“,三农”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民收入、农村市场消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不断促进城乡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刘春玲 《新长征》2011,(1):54-55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不仅是8亿农民的迫切要求,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因此,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