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婚姻支出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出现农村父代"因婚致贫"的现象,而这种现象逐渐成为一些农村中的常态。文章在对豫东J村高价彩礼考察的基础上,试图在场域理论视角下,以场域、惯习及资本为分析工具,解释农村父代"因婚致贫"的现象及其形成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场域文化、彩礼意义的变迁以及婚姻市场中资本竞争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父代因婚致贫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试图总结和提炼农村青年婚恋的一般规律及其发生机制。基于豫中农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婚恋指标化”已经成为农村青年婚恋的一般特征。具体而言,在相亲见面环节,男方本人的个体特质及其拥有的物质条件构成女方考察男方的主要指标。在交往环节,女方尤其看重男方的恋爱技巧和交往舒服度。而婚姻支付则构成婚姻缔结仪式能否顺利的主要指标。“婚恋指标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性别失衡提高了女性青年婚姻市场要价能力,其次是竞争性社会结构助推婚恋的指标化运作,再次是生命历程激发了农村青年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婚恋指标化”不仅意味着农村女性青年基于性别优势获得了更多的婚恋主导权,还意味着男性青年为了缔结婚姻将要面临更加全面与系统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徐庆炜 《党建》2014,(3):50-50
正作为在大城市里打工的一名年轻人,我为家乡的新变化而欣喜,同时也为不少农民工兄弟面临的困境而担忧。现在,农村订婚或结婚后的年轻人在外打工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于分居两地联系不便,加之花花世界的诱惑,同是打工的很多年轻人辛苦栽培的爱情花朵很容易在风雨摇曳中凋零、枯萎。如何呵护外出打工者的婚姻,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守护婚姻,需要夫妻之间互敬互谅,理解沟通。比如常常打个报平安电话、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与城市初婚年龄增长形成悖论的是,特定农村地区的早婚现象不减反增。数据显示,当前西部农村早婚呈现出低龄化、女性为主的特点。本文基于贵州省东北部茶村的田野调查,在青少年社会化场域的分析视角下,探究西部农村青少年早婚的特征类型及其生成机制。从过程来看,西部农村青少年早婚呈现出恋爱过程的娱乐性(“体验至上”)、婚姻缔结的随意性(“先孕后婚”)、家庭维系的脆弱性(“跑婚快离”),体现为一种“失序的成长”。研究认为,家庭缺位、学校有限、社会隐匿和网络催化共同构成了青少年早恋、早孕和早婚的发生机制,早婚实质上是青少年从多因素共同构成的社会化场域脱嵌的结果。围绕青少年早婚等问题展开中观层次的“过程—机制”分析,有助于弥补青少年社会化的抽象理论和碎片化经验之间的断裂。西部农村青少年早婚问题在个体、家庭、社会等层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需要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农村非独生家庭通过“半招半嫁”实现了双系转型,家庭权力结构从单系侧重的代际整合型变为儿女平权后的双系分散型。不同于独生子女家庭双系转型被女方家庭的养老与继嗣需求推动,非独生家庭的双系转型是由婚姻压力下的男方家庭与自由婚恋风险下的青年女性推动完成的。其中,儿女平权机制回应了青年女性的需求,性别平等机制保护了青年男性的婚姻机会,家庭发展机制保障了小家庭的婚后生活。尽管这一转型是桂北农村的地方性产物,但却有着重要的经验意义:它挑战了传统的父权体系,实践了儿女平权与性别平等,形塑了地方性的婚姻保护机制,同时呈现出农民家庭转型的准核心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婚烟的生活质量。决定婚姻质量的因素,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打好婚烟基础 男女双方结合之前,婚姻基础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婚后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男女双方要在保证婚姻自主的前提下,保持正确的择偶观,精神物质都要追求,但最主要的还应该是感情。物质是基础,感情最重要。比如一个家庭没房住,没有收入,久而久之感情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家庭富有,两人缺少应有的感情生  相似文献   

7.
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立军 《新长征》2011,(1):40-41
延吉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党支部紧紧围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这个主题,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将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服务工作始终,全力打造“贴心婚登”、“素质婚登”、“务实婚登”、“高效婚登”,取得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是当代中国青年的重要部分,他们的社会流动状况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前途和命运。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青年的社会流动急剧增加,并日趋合理化和性别均衡化。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农村青年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引起。农村青年的合理社会流动有助于加强城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往,增进城乡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了解,缓和社会冲突。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农村青年的合理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9.
曹晓伟 《理论学刊》2014,(4):105-109
媵婚作为一种婚姻形态,盛行于春秋时期的上层社会。媵婚带有浓厚的政治邦交色彩,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宗法继承密切相关。出于维系诸侯子嗣延续和在家室乃至宗族内部建立起规范的等级秩序的需要,媵婚被披上了一层非常浓厚的政治伦理外衣。考察、分析春秋时期的媵婚现象,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外交活动、政治变动和宗法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古代,婚姻关乎传宗接代,也关系到家族的延续、兴旺和整体利益。因此,如果家里有大龄未婚男子,家族成员往往要"助婚"。"助婚"主要是针对因为没有钱财而难以结婚的情况,此时,家族长辈会用家族中的族产作为"助婚费"。"助婚"传统兴起于明代末期,在清朝时逐渐成为家族传统。清朝规定,男子"助婚"的年龄起点定在虚岁25岁,过了这个年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少数民族青年思想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青年思想引导是开展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深刻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引导,充分调动新疆广大农村青年在推动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武强 《求贤》2009,(2):28-28
1993年,家住赣西南崇义县的农村青年张立勇因家境贫寒,高中没念完就辍学了,只身到广州打工。由于脑子灵、肯吃苦,很快就在广州玩具厂谋到一份工作,但渴求知识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心中。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9,(6):32-33
家庭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和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同时,婚姻是家庭的主要形式,因此家庭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以婚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为载体的。恩格斯曾为家庭的产生和发展勾出了大体的轮廓:血缘家庭(又译为血婚制)、普纳路亚家庭(又译为伙婚制)、对偶家庭(又译为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又译为专婚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湖北省中部一个村庄打工妹回家婚嫁的现象,认为打工妹回家婚嫁的原因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化和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的困难等多重影响,以此揭示打工妹对婚姻抉择的心理处境和情感体验。尽管打工妹们是以一种积极的、理性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婚姻,但社会结构和文化长期建构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对立图式塑造了打工妹面对城市时的一种隐秘的自卑。在其婚姻抉择和心理状态的背后,是中国城市和农村在心智图式和外在结构上碰撞的区隔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9):46-47
正限号离婚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实施"限号",每日10到15个,排完不再办理。长安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回应,他们不干涉婚姻自由,旨在尽量挽救一些因盲目冲动离婚的家庭,毕竟"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夏末点评:社会问题不是算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一是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一些村支部书记受家族思想的影响,担心发展异家族青年党员会“顶自己的位置”;同时也担心青年党员“上台”后各方面胜过自己,自己脸上无光,于是不积极吸收新党员,甚至三五年都不发展一个党员;另外,一些村确实存在着申请入党的人数偏少,难以选出优秀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壮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不便于发展,造成部分农村党组织长期不发展党员,没有了生机和活力。二是党的活动没有正规化。一些地方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工群体打工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浙江店口贵州、江西、安徽三地农民工群体打工生活的考察发现,特定村庄结构形塑出特定类型的打工行为,进而影响打工模式的类型差异。来自以贵州农村为代表的分散型原子化村庄中的农民工,打工目标以个体体验为导向,生产性弱、消费性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家庭积累,形塑了以简单型家庭再生产为特征的打工模式;来自以江西农村为代表的团结型宗族性村庄中的农民工,打工目标以家庭生活为导向,生产性强、消费性弱,注重下一代教育投资,形成了以稳健发展型家庭再生产为特征的打工模式;来自以安徽农村为代表的分裂型小亲族村庄中的农民工,打工目标以家庭发展和村庄竞争为导向,生产性强、消费性弱、经营性突出,形成了以竞争发展型家庭再生产为特征的打工模式。强调村庄社会结构视角下农民工打工生活的行为差异,旨在说明农民工群体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有助于深化对农民工群体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农民工流出大省,每年有超过500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按照全国打工人数与留守妇女人数的比例估算,贵州省的留守妇女人数超过150万人。为了解贵州农村留守妇女基本特征、生存状态、留守原因等,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贵州省妇联于2010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巴志鹏 《党史纵横》2003,(12):13-16
毛泽东一生结过四次婚.这四次婚姻,有的有名无实,有的爱意绵绵,有的充满无奈,有的留下遗憾.毛泽东的婚姻生活,几多挚爱几多忧.  相似文献   

20.
婚姻、生育问题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了解清楚人们的婚姻,生育观念,特别是当代青年的婚姻、生育观念,对于掌握婚姻、生育规律,制定现实政策,控制人口的增长,是有重要意义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年三月份对荣城县石岛镇大鱼岛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