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河南省某鸡场疑似禽腺病毒血清4型发病鸡群的感染情况和病毒特征,本试验对发病鸡群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并研究所分离到的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采集发病鸡群鸡肝,处理后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尿囊液禽腺病毒血清4型PCR鉴定和hexon基因序列分析,尿囊液经过浓缩定量和梯度稀释,接种SPF鸡胚,观察鸡胚病变,计算ELD_(50),同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在鸡胚肝和尿囊液中的载量。结果显示,在鸡胚尿囊液中扩增出大小934 bp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禽腺病毒血清4型同源性为98.2%~99.8%。感染病毒的鸡胚的胚体矮小、发育不良,肝肿大、质脆,呈黄色或棕黄色,胸肌、腿肌明显出血,病毒载量和鸡胚病变与接种剂量有关。该毒株的ELD_(50)为1.36×10~7copies/L,相同时间内病毒在肝中的载量高于尿囊液。本试验为进一步开展禽腺病毒血清4型的研究和防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自制兔抗狂犬病病毒荧光抗体,检测病毒在BHK_(21)-C_(13)单 层细胞中的增殖,建立了快速荧光抗体技术(RFAT)用于狂犬病病毒TCID_(50)的 测定。用RFAT和小白鼠脑内接种半数感染量(MID_(50))测定法对狂犬病病毒 ERA株毒液32批,冻干种毒两批和Flury-LEP株冻干苗11批进行了平行测定,并对测毒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病毒滴度平均值(log10):ERA株TCID_(50)/ml为6.16,MID_(50)/0.03ml为4.86;Flury-LEP株T CID_(50)/ml为5.85,MID_(50)/0.03ml为4.74。ERA株TCID_(50)和MID_(50)相关系数为0.826,Flury-LEP株为0.754。结果表明在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方面RFAT至少同MID_(50)测定法相同。但RFAT简便、快速,是替代MID_(50)测定法进行病毒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鉴定广东惠州某鸭场疑似鸭肝病患病鸭的病原,通过接种11日龄番鸭胚,从发病鸭群病料中分离出1株未知病毒,经PCR鉴定为鸭2型腺病毒。选取第6代毒株进行血凝性、鸭胚致病性、致细胞病变、动物回归试验以及六邻体(hexon)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接种病毒后第36~72小时,鸭胚集中出现死亡,胚体全身弥漫性出血,ELD_(50)为1×10~(6.31)/m L;分离的病毒不凝集鸡、鸭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可致细胞变圆、折光性增强等病变。将0.1 m L病毒液经肌肉接种1日龄泥鸭,主要引起雏鸭肝、脾出血和肿大。分离株hexon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CH-GD-12-2014株(登录号:KR135164.1)和GR株(登录号:NC_024486.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00%和76.6%。本试验为深入研究鸭2型腺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鸭瘟病毒(DPV)在鸭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的适应性和增殖情况。本试验将DPV接种鸭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连续传代至第10代,通过CPE观察、病毒粒子电镜观察、核酸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等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连续10代的病毒滴度(TCID_(50))。结果显示,第一代DPV即在鸭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产生了明显的CPE,并且在连续传代的过程中CPE能够稳定出现。初步提纯的病毒悬浮液在电镜下可见到结构清晰的子代病毒。F1~F10代DPV均能扩增出大小为416 bp的UL6基因片段。间接免疫荧光又进一步证实DPV的阳性血清能够对染毒病灶产生特异性荧光染色。连续测定了10代的病毒滴度(TCID_(50))均不低于10~(-6.43),且在DEUCMSC上测定的DPV TCID_(50)明显高于DEF的。说明DPV能在鸭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稳定增殖。  相似文献   

5.
从暴发疑似鸽新城疫的某赛鸽场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初步鉴定为鸽新城疫病毒,进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扣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将该毒株经鸡胚尿囊液增殖后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对鸽免疫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在免疫后21 d抗体达到高峰,攻毒试验表明油佐剂灭活苗对鸽新城疫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霉形体是组织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物,它可引起病毒增殖改变,即有的病毒增殖被抑制,有的增殖反而增强,但也有的无明显变化。据报道,国内实验室现行使用的细胞中霉形体污染情况严重;国内用鸡胚和鸡胚细胞培养制造的活疫苗也被霉形体污染,而且证明其污染来源为鸡胚。但实际中霉形体污染对疫苗株病毒增殖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试验在鸡胚培养中,研究了自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对新城疫病毒Ⅰ系、Ⅱ系、LaSota系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_(120)株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市蚊源日本脑炎病毒(JEV)的分子特征,2014年从上海市嘉定区猪场采集蚊媒样品1万余份,采用BHK21和C6/36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和IFA技术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JEV,命名为JD-15,源自中华按蚊。用JD-15株分别感染BHK21和C6/36细胞,72 h后所有细胞均发生明显病变(CPE),其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为1.96×106PFU。用分离株JD-15脑内接种3周龄乳鼠,结果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为4.2×101PFU,表明该毒株具有较强的神经毒力。对JD-15株的E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株JEV属于基因Ⅲ型,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5%。本研究为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上海市蚊虫及蚊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病毒昆明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只曾接种过犬瘟热弱毒疫苗但又发病的宠物犬血样中分离到1株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昆明分离株(CDV-KM)。该毒株可使Vero细胞产生以细胞融合及空泡化为特征的细胞病变,病毒效价为105.8TCID50/mL或1.76×106PFU/mL,并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鸡胚成纤维细胞及MDCK细胞上增殖。微量中和试验结果发现,自制的犬抗CDV-KM株同份血清对CDV-KM株与参考毒株CDV-Onder-stepoort的中和抗体效价即半数保护量分别为1:142和1:132,显示二者未存在明显的中和表位差异。RT-PCR、RFLP和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参照组合引物CDV-P2/P3/P4扩增,均可得到被认为指示弱毒株特征的177bp核酸片段;而H蛋白全长基因扩增产物未见能指示野生毒株特征的NdeⅠ和SspⅠ酶切位点;H蛋白基因与Onderstepoort小空斑变异株、鸡胚适应株和大空斑变异株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4%、98.90%和100%。表明该分离株属于疫苗基因群。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鸡传染性囊病(IBD)的主要防制办法是进行疫苗接种,而所用的疫苗皆由鸡体组织、鸡胚或鸡胚细胞制造。由于有些病原体可通过种蛋或鸡胚垂直传播,而我国目前无特定病原(SPF)种蛋尚未被广泛应用。为此,我们用Vero细胞对两株鸡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的培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探索用Vero细胞生产IBD疫苗的可能性。 (一)材料和方法 1.种毒: (1)Lukert弱毒株(简称LS):由上海农学院高熙星教授惠赠。经鸡胚成纤维细胞(CEF)  相似文献   

10.
用差速离心结合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免疫兔和鸡,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免疫血情。经鸡胚胚体乳剂吸收和过DEAE-52纤维素柱提纯其IgG,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应用本ELISA对人工感染鸡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群的气管样本的检测,其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O%(20/20)和78%(39/50)。实验结果表明,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病猪鼻腔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电镜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确定为新城疫病毒。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对鸭胚和鸡、鸭的致死性测定及荧光PCR检测 ,证明分离毒为温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12.
适应Vero细胞传染性腔上囊病毒(IBDV)X毒株,通过对鸡胚的致死作用、病理变化的结果表明,IBDV X毒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后,各试验代次毒株均能适应鸡胚,并引起鸡胚死亡,对鸡胚的致病性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IB)的病鸡分离到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NIBV)W株 ;再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 ,获得了NIBV疫苗毒株W93;继而借助RT PCR法扩增了其S1基因 ,并测定了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分析了与相关毒株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 ,W93株在鸡胚中的病毒产量达 10 7.8EID50 /0 .1mL ,适用于所有日龄的雏鸡 ;W93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马萨诸塞型的M4 1株、H52 株和H12 0 株的同源性很高 ,分别为 96 .9%、96 .8%和 97.1%。表明 ,W93可作为制备IB弱毒疫苗的毒株  相似文献   

14.
12株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的分离和PCR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疑似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例的肝组织中,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和鸡胚肾细胞培养,分离到12株疑似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毒株。通过形态学、致细胞病变和PCR检测等对12株疑似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直径70~80nm;接种鸡胚后鸡胚肝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在鸡胚肾细胞(CEK)上可致细胞病变。根据Ⅰ群禽腺病毒CELO株的Hexon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12株病毒的核酸模板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与设计片段大小相一致的508bp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确为Ⅰ群禽腺病毒。从病毒形态,鸡胚及细胞病变以及PCR检测结果,证明12株分离物确为肉仔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建立的鸡包涵体肝炎快速PCR诊断方法可用于鸡包涵体肝炎的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浓度的金丝桃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以三种方式加入鸡胚肾细胞(CEK)培养体系中,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MTT法、病毒滴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金丝桃素体外抗IBV作用,同时检测其对IBV诱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金丝桃素在CEK细胞感染IBV前、后及同时加入,都有明显抑制CPE的作用;随着添加药物浓度的增加,CEK细胞活力明显增高,病毒TCID50滴度、病毒核衣壳蛋白RNA相对表达量和CEK细胞中病毒阳性绿色荧光信号显著降低或减少(P0.01),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三种给药方式以药物和病毒互作后同时加入效果最好。IBV可以引起CEK细胞凋亡的发生,添加金丝桃素能够抑制病毒引起的凋亡。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金丝桃素具有很好的抗IBV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感染细胞凋亡产生的,这可能是金丝桃素抗IBV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疫苗联合同时接种,很早以前就被成功地采用了。美国维兰公司出产的禽病疫苗及荷兰出售的禽病疫苗,为二联苗和五联苗。据此,我们引用荷兰鸡新城疫弱毒克隆株(H.Clone30)和我国现引的火鸡疮疹病毒株(HVT),分别以鸡胚和鸡胚细胞复制后,联合干燥制成二联苗,即鸡新城疫马立克病弱毒冻干二联苗。(一)材料与方法1.毒株:①H.Clone30F_6克隆株,血凝价达1:1280(鸡胚复制);②鸡马立克火鸡疙疹病毒HVT FC126干燥株;③强毒株:F_(48)E_(48);④稀释液:马立克病毒稀释液SPGA加4%血清。2.病毒的增殖与收获:(1)H.C30株:以灭菌盐水将H.C30病毒稀释成10~(-4)接种于9~10日龄的健康鸡胚(CE),每只尿囊腔接种0.2ml,于37℃温箱中继续孵育,每日检查2次。鸡胚接种后72小时以前死亡者弃  相似文献   

17.
将鸭瘟病毒强毒(DPV34)经12日龄鸭胚连续传2代,收获的尿囊液DPV34F2作为细胞培养的病毒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连续传代5次.结果,从第2代开始,接种DP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病变,随着代次的增加,细胞病变愈加明显.经电镜观察,第5代细胞培养物中有典型的DPV病毒粒子;将第5代培养物接种鸭胚,出现典型鸭瘟病变;用PCR方法检测培养物,也出现DPV的特征DNA带.  相似文献   

18.
了解家禽细胞静息状态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基础活化状态,为研究家禽Wnt信号通路提供细胞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绝对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鸡胚肾细胞(CEK)、鸡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DF-1)和鸡肝癌细胞系(LMH)中β-catenin蛋白的定位情况以及表达情况。同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不同细胞加入激活剂后Wnt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显示,CEF细胞中β-caten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主要位于细胞膜上,且对信号通路激活剂反应最为明显。DF-1细胞与LMH细胞中β-catenin的m RNA水平与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家禽细胞。结果表明,CEF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基础活化状态较低,是研究家禽Wnt相关信号通路的良好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9.
甘草酸二钾体外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和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这两种方法来评价甘草酸二钾体外抑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对CEF的感染作用,并通过甘草酸二钾对病毒复制、吸附的阻断作用测定试验及直接灭活病毒测定试验,初步探讨了甘草酸二钾的抗病毒机制。结果显示,甘草酸二钾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EC50为663.2±268.4μg/mL,SI>4.52;在阻断病毒复制、直接灭活病毒的试验中,甘草酸二钾显示了较强的抗病毒能力,但在阻断病毒吸附试验中却没有作用,推测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干扰了病毒的复制和直接使病毒灭活。提示,甘草酸二钾能够作为预防及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所引起鸡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胫跗关节腱鞘肿胀和腓肠肌腱破裂,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高。我们于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山东、河南两省17个鸡场进行了鸡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某些发病鸡场的鸡群里,从病鸡的肿大关节中采取病料接种鸡胚,分离到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