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薄一波同志在山西战斗生活了十多个春秋,从滹沱河畔到太岳山麓,从太行山上到汾河两岸,到处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依然情系家乡,数次回山西视察工作,多方关心老区发展。他在山西的光辉足迹,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2.
田晓晴 《湘潮》2008,(2):8-10
薄一波长期从事党的白区工作,一直未能与毛泽东相见,直到抗日战争后期,薄一波来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才有机会见到毛泽东。这次见面毛泽东与薄一波在枣园促膝谈心长达8个小时,给薄一波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07,(5)
薄一波与毛泽东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斯·卡尔逊数次来到中国,并在抗战初期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他先后见到了朱德、任弼时和左权等领导人,也会见了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徐向前、薄一波、陈赓、陈锡联、徐海东等八路军将领。毛泽东、邓小平的坦诚相见,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斯·卡尔逊数次来到中国.并在抗战初期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他先后见到了朱德、任弼时和左权等领导人,也会见了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徐向前、薄一波、陈赓、陈锡联、徐海东等八路军将领。毛泽东、邓小平的坦诚相见,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在共和国元帅中,薄一波同刘伯承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工作关系。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决死一纵队与一二九师三六八旅组建为太岳纵队,划归八路军一二九师建制,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伯承长薄一波15岁,在薄一波的心目中,刘伯承是师长,是战友,也是忘年交。1对于刘伯承,薄一波心仪久矣,知道他长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精通韬略,足智多谋。他很早就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最会打仗的参谋长只有“两个半”。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在薄一波同志的简历中有这样几句话引人注目:薄一波同志于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党的七届中央委员和八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政治局成员中唯一健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1908年2月出生于山西定襄,屈指算来到现在已有97岁高龄,他  相似文献   

8.
薄一波与彭德怀的友谊,是长期并肩战斗的战友之情,是可以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一薄一波与彭德怀初次见面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不过,在此之前,长期在白区工作的薄一波对彭德怀就有一种仰慕之情,知道他能征善战,是红军的著名将领。因为国民党的报纸经常有他的名字,并把他同朱德、毛泽东以及黄公略一起称为“朱毛彭黄”,这说明彭德怀是令敌人胆战心惊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见到薄一波时,遇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当我们走进会客室时,只见薄一波手扶着洗手间的门框,两眼盯着地下,不知在看什么。循着他的视线寻去,更使我大惑不解了:他穿着一双青布帮、千层底的崭新圆口布鞋,在泼了一层浅水的水磨  相似文献   

10.
薄一波是现在唯—健在的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受党内外景仰。在革命战争的岁月,他就与周恩来有过交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他更是长期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受益良多。 说起周恩来,薄一波充满了敬重之情。  相似文献   

11.
罗晓红 《党史文苑》2010,(11):49-52
阎锡山接受中共代表薄一波的"约法三章",与中共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的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的抗战。他为应付时局,放手让薄一波组建新军,推动了山西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阎锡山与中共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三年合作,  相似文献   

12.
薄一波是从山西成长起来的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任何伟大人物一样,薄一波的思想也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他7岁入蒋村小学读书,11岁进入定襄第一高小学习。1922年,薄一波只身来到省城太原,考进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192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期间,经过勤奋学习、艰苦探索和革命斗争的千锤百炼,他树立了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3.
1937年秋,山西军阀阎锡山在中共影响和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1938年总兵力发展到26个团,编为四个纵队;共产党员薄一波为第一纵队队长兼政治委员,活动在太岳地区。新军名义上届阎锡山领导。1939年秋,阎锡山让薄一波参加他的“秋林会议”(陕西宜川县秋林镇)。一天早晨,阎锡山正在房中洗脸,薄一波走了进去。“你那个地方有没有共产党?”阎锡山一面洗脸一面问。薄一波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阎老西对他不放心,有意出个难题试探他。他很巧妙地答:“我怀疑我那个地方一定有共产党,对这个…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与薄一波曾同在白区工作,两人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刘少奇赴华北,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当时,薄一波身陷国民党监狱,是以刘少奇为首的北方局将他及其他一些革命者营救出来的。出狱后,薄一波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以抗日活动家的身份与阎锡山建立上层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 ,面对山西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复杂矛盾 ,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构思了一个“新策略”。在抗日的交叉点上 ,他首选共产党人薄一波来实施这一“新策略”。薄一波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回到山西 ,与阎锡山成功地建立了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鉴于山西工作的特殊性 ,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由薄一波领导组建一个独立的公开工作系统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薄一波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 ,依托牺盟会和山西新军 ,采取“特殊的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薄一波领导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从山西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高度地统一起来 ,找到了解决山西问题的特殊方法 ,从而在山西抗战和统一战线工作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接受中共代表薄一波的约法三章,与中共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的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的抗战。他为应付时局,放手让薄一波组建新军,推动了山西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阎锡山与中共在山西抗日战场上的三年合作,可谓功勋卓  相似文献   

17.
薄一波这位惟一健在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员,经历了革命的风风雨雨,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经受了许多磨难,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因为这种信仰是在跟随毛泽东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刘明钢同志撰写的《薄一波与毛泽东》一文,对薄一波与毛泽东几十年的交往情况作了概要记述,尤其对二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态度与言行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如今96岁高龄的薄一波是我党一位老资格的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开幕式及闭幕式上,薄一波作为老同志代表,是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中共“七大”选出的44位中央委员中,薄一波是唯一健在的一位。他与我党许多领导人都有很深的交往,与几位老帅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1月15日20时30分,一代元勋薄一波在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于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奋斗了80年,堪称我党德高望重的一位资深元老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生于山西定襄一个贫穷家庭。薄老曾回忆往事感慨道:“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得了道理就不会走错路。”1925年5月,太原发生了反房税运动,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读书的薄一波积极参加了学生运动,支持抗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1月15日20时30分,一代元勋薄一波同志在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同志的简历中有这样一句引人注目的话:薄一波同志于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至今已为党奋斗了80年。他是党的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最后逝世的一位,也是党的八届一中全会选出的政治局成员中最后逝世的一位,堪称我党德高望重的一位资深元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