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茹 《北京观察》2004,(9):36-39
在宣南文化保护的历史过程中,王世仁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王世仁开始接触宣南文化是在1993年底,当时任北京市古建研究所所长的他感觉北京对皇家文化非常重视,但对民间文化却缺少关注.心脏病初愈之后,他不顾身体的虚弱,"时不时到宣武区转一转".  相似文献   

2.
薄茹 《北京观察》2004,(9):40-42
"如果仅将宣南文化作为一般的地区文化来看待,宣南文化并不具有特殊性;但当我们将其放在京师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时,它就呈现出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征."北京大学的环境学院副教授岳升阳对宣南士人文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金朝建都于北京则是在860多年前,它的皇宫就在今日的宣南。北京是书,宣南是页,宣南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风貌遗存,让页面丰满、让书变得厚重。宣南地区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老北京的源头之一。围绕今日宣南地区在当年金中都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及其作用,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开发和  相似文献   

4.
北京史专家深情的称宣南是块宝地,因为宣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没有庄重的皇家园林,然而如若置身在宣南的古槐深处,紫藤架下;徜徉在宣南的琉璃厂文化街、大栅栏前;观览宣南的众多会馆、名人故居——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沉的文化积淀,会令人身心陶醉,流连忘返,这就是宣南文化的魅力.20多年来,宣武区政协经过不懈的努力,为挖掘、整理这块宝地的资料,保护和利用这里的文化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立足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宣南文化资源丰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优势. 经数百年繁衍,宣南文化集通俗、儒雅和华丽于一身,体现了各阶层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整体生活方式和雅俗共荣、开放创新的人文价值,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系列,其内涵主要包括:以建城定都肇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会馆、名人故居为载体的士人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6)
如果说南城文化是以宣南文化为标志,那么会馆文化就是宣南文化的特征了。遍布全区的会馆建筑,数量之多为全国罕见。宣南的会馆集中保存了许多重要历史遗迹,是研究清代文化史,特别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革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篷勃开展,这是塑造地域特色文化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鹿城地域特色文化必将进一步繁荣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闽台文化     
谭舯 《黄埔》2012,(1):75-77
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主要分布于福建和台湾地区,与秦陇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儿大地域文化并著齐名。闽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历史衍化中融合伸展、一体多元的重要特征,也印证了台湾地区与福建地区乃至祖国大陆在文化上存在无比深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启华 《今日浙江》2009,(21):56-57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联系衢州实践,我有这样的体会:在繁荣发展现代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遗忘优秀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利用,在向农村送文化、种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忘记农村是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优秀历史文化遗存对当代国人心灵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宁 《前进》2008,(12):43-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文明发展紧密相联。而社会文明是否前进、发展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文化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晋虎 《前进》2003,(10):36-38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太原历史文化的认识日益重视和深入。时值今年太原纪念建城2500年之际,按照山西省打造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充分认识太原历史文化的作用,继承和弘扬太原历史文化优势,强化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对于促进太原的率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太原历史文化的形成背景太原历史文化主要是指以太原为地域依托,渊源历史上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的总和。太原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文化根脉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其文化形态独…  相似文献   

12.
追求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灵与肉在内的“和谐四重奏”,是人类发展中重要的、并具有恒久性的课题。当然,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并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殊性。也就是说,只要有地域的差异,有民族的差异,就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当然这差异更主要的是在于传承意脉与文化内涵方面;同样,只要是时代在变化,就会导致文化上的变化,文学艺术上的变化,而这变化引起的差异在本民族、本地域作历时性的比较即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城市历史的积淀和城市精神的结晶,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南京有近2500年建城史、450年的都城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有以孙中山等众多先贤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这些名人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体现南京地域文化、历史演变最生动  相似文献   

14.
于宏建  崔思朋 《前沿》2023,(5):51-6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建议。北疆文化作为一个现代概念,所指地域范围以今内蒙古地区为主但又不止于此,历史时期北疆文化涵盖地域范围随着历朝各代疆域变迁呈现出波动性的地域分布特征。在这里,我们将其概括为北部边疆地区。历史上,北部边疆地区十分辽阔,出现过众多民族,尤其是以游牧见长的草原民族及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北疆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其重要特色。北疆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远非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能够讲述清楚。以内蒙古黄河流域及黄河文化为考察对象,阐释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对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峡文化资源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文化是在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三峡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应重视并充分利用三峡文化这一资源,重现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作为新疆主体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了多种宗教、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文化特征。维吾尔族首饰文化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7.
蒋中崎 《今日浙江》2012,(20):54-55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新近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至今,浙江先民创造了一段段辉煌历史。同时,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浙江还有着十分丰富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从而赢得了"旅游胜地"、"文化之邦"等美誉。从浙江文化的生成结构与生成状态看,浙江地理条件、地域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是影响浙江文化,特别是影响浙江文化特色形成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8.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端,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汉、回、满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曾为清代察哈尔八旗之一,有着近400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镶黄旗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草原文化,是中国察哈尔民族风情和文化保留较完整的一个旗。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宝贵"资本".应该牢固树立城市竞争最终是城市文化竞争的观念,立城市之根,铸城市之魂,强城市之基,扬城市之韵,走"文化武汉"发展道路.基于武汉地域文化资源的合理运用对武汉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对武汉地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春梅 《中国发展》2007,7(1):93-96
传统文化蕴涵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衍变之中,大一统的文化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地理疆域上的统一。中华文化是由各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地域文化构成。明清时期的徽文化既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又具有主流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徽文化所彰显的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蕴藏了浓厚的爱乡爱国的感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情绪。徽州宗族文化造就的礼与法的圆满结合,使儒家的价值观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成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加强了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