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放 《学习导报》2013,(13):52-52
通常说,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那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提法是何时出现的,〉又是何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呢?很多人并不清楚。 “马克思主义”一词,早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诋毁或歪曲马克思学说的视角作为贬义词使用过,直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真诚敬仰马克思、信奉马克思理论的人士才开始从正面褒义上越来越广泛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但是,当时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也都没有在党章中规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包括1898年列宁参与创建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内。  相似文献   

2.
江波 《党史博览》2004,(8):36-39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而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不过,当初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战友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把这一科学体系称为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本人决不同意带有突出他个人的提法,他只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马克思主义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意上使用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观点搜索     
“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词的由来 高效在2003年2月12日的《党史信息报》发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60至70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直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在十九世纪,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在这一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从黑格尔学派中产生的所有革命者。都在广泛的历史意义上使用“批判”这一名词。在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劲旅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使批判一词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将批判以更加激进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批判理论的起源、含义进行考察,探究批判理论作为一个“理论群组”的核心要素。或许能对批判理论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跨越”论驳议之驳议——与孟庆仁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仁先生对“跨越”论的驳议是值得商榷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未误解和曲解马克思 ,而是形象地表达了马克思的晚年设想 ;这一提法并不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而是反映了社会形态发展次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原理 ;一些错误观点产生的根源不在于“跨越”的提法 ,而在于其论者的非马克思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马克思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哲学思维的这种实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的思维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这一思维的最终理论成果,是这一思维的理论化、系统化,是这一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的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7.
目前报刊上经常出现什么建立“粮食银行”或“绿色银行”的报道。“XX银行”这一提法,已成滥用之势。“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在英语中原意为“在钱的柜子”。由于我国过去曾以银为通用货币,经商的店铺也称行,放在翻译的译为银行。现在银行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信用机构。因此,上述援引“银行”的提法显然是不确切的。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因此,在宣传中使用上述提法已属违法。请写作诸君慎用之。慎用“银行”一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概念。“政治文明”的提法,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使用了。江泽民论述“政治文明”,其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指出文明的结构也应分为三个部分,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能被随意删除或刻意回避。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能否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一高度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围绕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中还指出:“所谓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更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应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问题呢?我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是针对科学技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马克思还说过,科学技术“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这里指的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知识的成果,在它未加入生产过程之  相似文献   

10.
张庆久  王晓明 《世纪桥》2013,(13):55-5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课题,而大学课堂上很多大学生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不知道,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马克思”的大众化开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讨了把马克思生平事迹引进课堂的灵活多样的手段、方式、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深入了解马克思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真正产生兴趣和学习愿望并最终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途径就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乔纳森·沃尔夫的《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就是一本能帮助当代青年很好地理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是可以成为研读马克思著作“开始”的地方。作为青年人,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从源头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改进学习方法,增强认识能力;还有助于激起重温经典的热情,获得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四川党史》2001,(6):1-1
把与时俱进喻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马克思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某些提法、论断当成一成不变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明确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在188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再次郑重地、…  相似文献   

13.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1,(10)
社会主义需要建设政治文明沈宝祥在2001年8月6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无论从文明的角度还是从社会主义的角度看,都是这样。人类的文明是全面的,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还有政治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使用的“文明的国家”、“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国家”等提法,其内涵都包含了政治文明。马克思在一个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计划中,有“集权制和政治文明”的表述。他不但使用了“政治文明”的提法,而且把政…  相似文献   

14.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这一范畴在马克思思想长河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准确并历史地把握异化理论嬗变的逻辑才能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科学异化理论的发展是经历了政治异化、劳动异化之后才最终创立的。只有使马克思异化理论嬗变的隐性逻辑浮出水面,才能呈现马克思科学异化理论的原像。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步发展为全面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复兴的迹象,国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渐趋活跃.一些学者开始“重读”马克思:关注有关马克思的报道、阅读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些学者则“走近”马克思:肯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预见、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内在联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金融危机;还有一些学者开始“反思”马克思:表现出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爱恨交织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一、加速科技进步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象学在中国兴起,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俨然成为一个学派。由于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存在天然的异质性,在哲学观上表现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的对立;在哲学方法上表现为现象学还原与辩证法之间的差别;在研究领域上则表现为纯粹意识反思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对立。因而,“现象学马克思主义”这个提法比较牵强,如若硬将二者揉合在一起,不仅曲解了唯物史观,而且有失现象学方法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象学在中国兴起,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俨然成为一个学派。由于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存在天然的异质性,在哲学观上表现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的对立;在哲学方法上表现为现象学还原与辩证法之间的差别;在研究领域上则表现为纯粹意识反思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对立。因而,“现象学马克思主义”这个提法比较牵强,如若硬将二者揉合在一起,不仅曲解了唯物史观,而且有失现象学方法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吴儒忠 《世纪桥》2008,(5):11-12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结合19世纪40年代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生产力反抗生产关系的历史,科学地提出了“两个必然”。当经济危机过后,马克思又从实际出发,对“两个必然”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得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从而科学地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并回答了资本主义为什么现在仍然在发展的现实命题。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相继提出,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本文就学习这一科学论断谈几点认识。一、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性首先体现在理论核心的一致性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885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序言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毕生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