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往往觉得自己干的这一行有点“虚”。所谓“虚”,主要是一不管人,二不管钱,三不管物,不实在。而现在不少的人又很讲“实”的,这就更使人感到“虚”了。 近日有人向我谈起,做思想工作也是可以实起来的,这就叫“虚功实做”。他向我举例说,济南一位老同志为兑换两角钱,跑了好几家银行,都不给换,后来济南工商行给换了,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这件事,济南市后来抓住做了一篇大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职业道德教育。他说,凡事要有一个“抓手”,这一次的“抓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立身处世,根据他所创造的价值、担任的职务等因素,总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站居一个位置,扮演一个角色。而无论他站在什么地方,都不是一棵独孤的树,他的上下左右都会站着人,同他一样在社会大舞台上充当着角色。这样,比较便成为正常。十几年甚或几十年前,有人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在待遇上要跟低的比,在工作上要和高的比”,曾有一段时间,这类口号大概涉嫌极左而无人提起。现在看来,这种比较的方法并没有过时,对人生仍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在境遇上,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后面,“前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土的。”这样一比,…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女儿眼中的"奇葩老爸",每次跟他出去,无论国内外,他都会忘记自己是成功企业家和亿万富翁而去弯腰捡拾垃圾。在员工口中,他是个"神经兮兮的老板",公司里的环保制度很严厉,谁违反罚谁,儿子也不例外!邻居们都说他是"疯子",不仅每天开豪车上街"拾荒",还会跟乱扔垃圾的人死磕到底……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一味追求享受,他就失去了做人的价值。提取他身上的脂肪,只能加工七块肥皂;提取他身上的磷元素,只能点一千多根火柴;提取他身上的铁质,只能炼一枚二寸半长的铁钉。所有这些物质,不值十元钱。我们要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一直把民主理解为“人民当家作主”,或是“多数人的统治”。这种空洞口号永远也产生不了民主的理论。在“人民”的大概念下,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个人被淹没了,他们的意志得不到体现,利益得不到维护。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都只不过是“人民”中的一员,而不是“人民”,那么,你、我、他也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民主的主体,也就不可能享受到真正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一条成语叫“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做得“过度”了,就跟做得不够(“不及”)一样,都是不好的。此话颇有道理,但我以为需要根据新经验予以修正:“过度”的危害甚于“不及”;人犯错误,往往失之于“过度”。实践证明,任何事物都只有处于一定的数量界限之内,才能保持其质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界限用哲学术语表达,就叫“度”。“度”表现为规定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一定的上限和下限。超过“上限”曰“过度”;低于“下限”曰“不及”。过度与不及,都会导致事物发生质变。二者都是人的活动的结果或表现。纯自然发生的过程无所  相似文献   

7.
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到处一片“要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议论声中,我不敢说中国的企业家就是容易“露怯”的企业家,但我却敢说中国的企业家是不大注意“细节”的企业家,当然不是全部。  相似文献   

8.
说“改”     
如果要给几千个常用的汉字排名次的话,我以为“改”应排在最前头,因为它的功劳最大。没有“改”,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没有“改”,人类就走不出茹毛饮血、群居洞穴的境地,甚至直立行走也不可能;没有“改”,作恶的人就会永远作恶,愚昧的人就会永远愚昧,被奴役的人就会永远被奴役,故宫里的皇位就永远属于一个家族;没有“改”,中国就实现不了现代化,也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可以说,没有“改”,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9.
于丹 《党政论坛》2014,(2):18-19
岁末是一个盘点的时候,人到岁末心情就特别复杂。每一个年头都有一些人远离,让我们思虑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到底会起着怎么样的支撑作用。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了一则消息,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先生把她独生女钱瑗以及她先生钱锺书的版税,加上她自己所有的版税,都集结在一起,去清华大学捐了一个基金,这个基金不是鼓励那些学习冒失、出国留学的孩子,而是鼓励广大孩子去读书,叫“好读书奖学金”。清华大学的领导让她跟大家讲讲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前一阵,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陕西省铜川市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事迹。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放着挣钱的乡村医生不当,郭秀明主动请缨当既费力又赔钱、谁都不愿干的村党支部书记。每当村集体办事缺钱,他都是成百上千地往里搭钱。几年下来,他不但把当乡村医生时攒下的钱搭了进去,将自家办的诊所搭了进去,就连仅仅49岁的生命也搭了进去。当初在他主动要求当支部书记的时候,当医生的同行劝告他:以你的身体状况,当劳心劳身的村干部,活不过三年。郭秀明的回答是:“群众穷我富,我活得时间再长有啥用!”在郭秀…  相似文献   

11.
“一钱太守”与“十钱主簿”方一日汉灵帝时会稽太守刘宠的外号叫“一线大守”。他在任时兴利除弊,黎庶因得安居乐业。后奉调进京任职,路过山阴,几位老者拦住他,一定要各送一百钱,以感谢他在会稽办的好事。刘宠说:“既然如此,我就各拿你们一枚铜钱作纪念吧!”于是...  相似文献   

12.
可能和脾气有关,赵秋山永远也没有那使人称道的泼辣劲,然而,全班同志却都佩服他。奥秘在哪儿?赵秋山说得好:“社会是大舞台,班组是小舞台,班长做为导演,仅靠自己不行,关键是如何把十几个人捏成一团,劲往一处使,唱好一台戏”。赵秋山是邯郸市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加工厂铆工班班长。他上任伊始,就坦诚地说:“虽然  相似文献   

13.
马恩华是杰出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他以无私的拼搏奉献精神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究竟怎样活着,怎样做个领导干部,尤其是怎样做个社会主义企业家这人生价值的根本问题。用马恩华的话说,“我把自己交给党。”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目的;“国家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我就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国家创出个一流企业。”这是他的豪言壮语,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人活着要有价值。国家把企业交给我,我要把国家交给我的重担一直挑到生命的尽头!”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马恩华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以有限的生命无私地为国家、为企业、为职工去拼搏、去奉献,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做贡献,全心全意地为职工谋利益。这,就是马恩华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年来思考这近百年学术的变迁,感慨良多。一言以蔽之:这百年学界思潮迭起而成就不大,新人辈出而大家甚少。“思潮迭起”、“新人辈出”是现象描述,有目共睹,无须多说;“成就”、“大家”云云可就带明显的主观色彩,有个如何评价的尺度问题。跟什么比?跟明清人比社会学研究,那我  相似文献   

15.
这些日子,我跟大家一样忧心如焚。但是,作为社会学爱好者,我更多的是忧心思远。我在思考“非典”的典型意义。“非典”是疫之一种。疫,同水、旱、震、风一样,都是灾。不过,这种灾又同水、旱、震、风不一样。水、旱、震、风等灾,均为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而疫,从病毒来讲,是自然的。可疫的这种自然,是人身上的自然,是生理人与社会人集于一身。因此战胜疫有更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非典”正在引发出一大堆社会问题,唤起人们思考。我们应当拿出当年抗洪的精神来战胜“非典”。同时也应当看到战胜“非典”比战胜洪水更为艰巨。换句话说,战胜“非典”需要用更多的社会学理论“药方”。  相似文献   

16.
张其 《瞭望》1996,(43)
扶贫要扶贫困户本不应有什么疑义,但在有些地方并不这样,不信请看下面两例:一是某市有位主要领导包了一户贫困户,过年之前去走访才知道这个户并不贫,新盖五间大瓦房,家里有大彩电,抽的是石林烟。这位领导本想去给他扔下300元扶贫款过年,钱都用红包包好了,一看这情景,钱没扔下,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哪里是我的扶贫对象,倒过来让他扶我还差不多!二是某市  相似文献   

17.
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王选有一段关于名人和凡人的精辟论述,让人深思:“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的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呢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从王选的名“人与凡人论”中读出他对名人与凡人的深刻诠释读,出了他的名利观。他视名利如浮云不,屑一顾。他是…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一生,哲言妙语无以计数。闲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受益良多。书中有一段谈及他"不带人"的大实话,堪称高论,而且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个主管、首长调动,许多扈从随之进退,胡适就此说道:"我到任何机关都是不带人的。我不带人,什么人都是我的人;如果带了几个人,人家就有分别了,说这个是我的人,这是什么人的人了。"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0,(18)
林兰英 (中国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 我参与的半导体材料和空间材料的研制,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有这样的体会:在科学研究中,要有敢于走自己的道路的精神。我这个人民族自尊心很强,这也许是促使我进入新研究领域的一个动力。要上,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重复。我们要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否则,你跟世界的著名  相似文献   

20.
李新生 《侨园》2013,(7):76-76
<正>"裸婚"这个名词的出现,充其量也不过10年。其实,"裸婚"从古到今都不乏有之,我只觉得"裸婚"这个名词被广泛传播来得晚了些。提起"裸婚",让我回忆起上世纪中叶北大荒的垦荒队员,他们的婚姻很多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发生的。上世纪我下乡到北大荒,那时老垦荒队员已经用自己的手盖起了一排排茅草房和红砖房,尽管有些人还住在帐篷里,但是垦区已经基本解决了住宿问题。我在农场和那些比我早些年到北大荒的老垦荒队员们交谈中,知道他们来北大荒时的很多故事。那些故事中好多跟婚恋、跟住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