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访30年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25):56-58
《民主与法制》杂志1997年第24期刊登了本社记者张晖采写的《第四十六次进京上访》一文,开头写道:“这是一件离奇冤案,申诉人已走过了漫长的15年的申诉之路。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曾先后督促四川省有关部门纠正此案,然而每次复查时都会有一些新‘证据’出现,以至于时至今日,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2.
“释奇同志,你不愧是一位英雄。”“不,英雄应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里。”“对对,应该说,是无名英雄。”17年前,在北京,国家安全部举行过一次宴会。这是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一起“间谍冤案”,即康生一手制造的“中央绝密专案”终获平反而由国家安全部为此案的幸存者们特意举办的一次宴会。在宴会上,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的两个主人公,国家安全部负责平反这一冤案的朱玉琳局长和王释奇老人现在已经先后仙逝。朱玉琳逝世于1998年10月9日,王释奇逝世于1999年12月20日。此时此刻他们两人或许正相聚在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易延友 《民主与科学》2015,(2):26-29,34
<正>这些年纠正的冤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被冤枉的人都被刑讯逼供。归根到底,冤案发生是因为制度建设、权利保护不到位。冤案发生的频率和制度设计的水平体现了社会、尤其是政府、执政党对冤案的容忍度。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观念——不能够办一个冤案,把疑罪从无观念贯彻到底。有一些制度是可以预防冤假错案的,如沉默权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享有律师在场权、关键证人对质权。  相似文献   

4.
佘祥林冤案又一次使司法的公正问题成为人们强烈关注的话题。刑讯逼供,有罪推定,先定后审,违法办案等司法中的痼疾无疑是导致司法不公、造成冤案的直接原因。而这些司法痼疾难以根绝。乃因为现实的权力结构和体制上的弊端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实现司法公正不仅有待于司法制度在立法上的进一步完善,更需要政治文明和公权领域的法治建设为司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司法摆脱权力场中个人功利和超司法的游戏规则的纠缠,获得完全独立、中立、公正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冤案每个国家都存在,即便在科技水平、司法制度较为先进的美国也难以例外。在众多冤案中,中央公园慢跑者案有其代表性。该案历经了快速的审判程序和漫长的纠错过程,集中反映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存在的缺陷。我国近年来也有许多冤案被发现,虽然在冤案的形成原因上,各国有其独特的环境因素,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分析中央公园慢跑者案的形成原因、处理方式等,可以为我国防止和发现并纠正冤案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建立了现代司法制度,但依然无法完全杜绝冤案的发生。细究最近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内蒙古呼格案",再回溯清代的几桩冤案,其中一些制度性的思考仍然值得深思。《谁是真凶:清代命案的政治法律分析》一书研究了3个相互交叉的话题:命案、疑案与冤案,以清季冤狱的产生与平反为样本,分析和解读清代中国的司法制度及其运作实践、清代命案的驳审程序及其特点、审理  相似文献   

7.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21):21-22
近日来,浙江张氏叔侄冤案、萧山五青年冤案、福清纪委爆炸冤案的相继曝光,弓I发媒体和学界对错案以及司法公信力话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凡冤案之形成,无不可以追溯至侦查阶段。检讨佘祥林冤案,亦应关注冤案的起点———侦查错误。本文从侦查认识、侦查法治两个维度,对佘案中的侦查错误予以剖析,并就提高侦查防错、纠错能力提出建议。通过剖析,深刻认识到:科学与法治是侦查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柘城县赵楼村村民赵作海,因被控杀害同村人赵振晌而遭受十余年的牢狱之灾,随着“被害人”的突然现身,又一起无可辩驳的错案、冤案终于大白于天下。与数年前万众瞩目的佘祥林案几乎没什么两样,冤案要想昭雪,须等“被害人”“复活”,这再一次暴露了司法体制的弊端和痼疾,促使人们作深层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22日,念斌案水落石出以后,我就有一种做这个新闻的冲动。这种本能的冲动源于:一个没有任何作案动机的人蒙冤被抓:各种受“命案必破”“速战速决”立功心理指使的警方漏洞百出地编造证据的荒唐;冤案查明,用纳税人的钱可以买单,办案人员仍高枕无忧地坐享立功邀赏之成而无任何追责;一个社会舆论反响如此强烈的冤案最终仍是不了了之,那些没有掀起波浪的冤案岂不是更加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节选自《刑事冤错案件法律监督探究——兼析张高平、张辉叔侄错案刑事申诉的司法障碍》一文,作者是新疆石河子市检察院系统的胡延军、张飚。正是在张飚检察官的帮助下,张高平、张辉叔侄的冤案才得以平反。本文从分析张高平、张辉叔侄的冤案形成及纠错平冤的艰难过程人手,解剖一只麻雀,试图从中寻找司法纠错平冤的制度性障碍,和刑事错案法律监督的处置机制改革取向。本刊刊发此文,期侍它对其他冤案的平反能起到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案发于打黑时期的三名涉嫌刑讯逼供的警察近日已经宣判,二名缓刑,一名免予刑事处分。甚至主流媒体都坦言:"三名警察获轻判"。国人对此多有不解,执法犯法,本应从重处罚,何以反其道而行之?其中一名涉案警察的妻子说出了天机:如果这样处理他们,重庆所有的警察都有罪。转眼到浙江叔侄案。国人都知道这是一起冤案,冤有头,债有主,是谁制造了这起冤案?近日浙江高院院长齐奇称:相关叔侄案的责任人已经内部问责,没有发现是故意制造冤案的情形。把重庆涉案警察妻子的话与浙江高院院长的话放到一起,就大有深意。出现了问题不是哪个人刻意  相似文献   

13.
刑事冤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继佘祥林、赵作海案之后,随着浙江张氏叔侄案的曝光,刑事冤案的司法赔偿问题再次成为我国舆论及司法关注的焦点。对于刑事冤案,各国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做法,刑事冤案赔偿的性质及归责原则因此也有所区别。本文从张氏叔侄赔偿案出发,结合《国家赔偿法》关于刑事司法赔偿的规定,论述我国刑事司法赔偿的现状和张氏叔侄案的赔偿依据,包括:赔偿范围、归责原则、赔偿标准、赔偿方式和精神损害赔偿等等,提出我国刑事冤案赔偿存在的诸多缺陷,并在借鉴各国刑事司法赔偿制度的基础上,就全面革新我国刑事司法赔偿制度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更好地切合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切实推进人权保障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王威 《民主与法制》2010,(12):30-30
近期,被称为"翻版佘祥林"的赵作海冤案成为舆论焦点。十年前,河南柘城县村民赵振晌和邻居赵作海打架后失踪。一年多后,村民发现一具无头尸体,以为死者就是赵振晌。警方据此抓捕了赵作海,后来赵作海以故意杀人罪获刑。岂料十年过后,赵振晌安然回到村里,一起冤案就此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35):46-47
上期说到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奏折。这篇奏折写得非常精彩,长于叙事,将一件曲折复杂、头绪众多的案件讲得清清楚楚。不仅讲了案情本身,而且将冤案形成的过程与原因也讲明白了。要说法律文书的叙事,都应该学学这篇奏折。关于案件的奏折实际上就是审理报告,只不过报告的对象是皇帝,不是审委会。审理报告是广泛运用于司法领域的文书,是向上级和组织汇报案件审理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文书。  相似文献   

16.
《传承》1994,(2)
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编者按:《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系原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技术秘书和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负责人温齐泽所写。刊载在《炎黄春秋》1992军第1期。全文1万千多字,详细记述了康生制造此冤案的经过和老一代革命家李维汉、有关部...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原本规定了一系列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期限和程序,但佘祥林案件的侦查、公诉、审判是扎扎实实地走了过场,以致把一个无罪的青年两次判处死刑。这是一个冤假错案的活标本,教训是深刻的。冤案因何造成造成这起冤案的直接原因是公安警察的刑讯逼供。按照正常思维,当一个人面临“故意杀人”的指控,面临被判死刑的结局时,只有在他遭遇“生不如死”的可怕场面下,才有可能在供认状上签字。佘祥林之所以“承认杀人”,是为屈打成招所致。一个正常健壮的28岁小伙,不是打得受不了,谁会承认自己杀人呢?除非他有精神病。只要被“关进去”了,人…  相似文献   

18.
典狱官的“追悔”曲向阳吾乃李离,春秋时期晋国典狱官是也。兹因一次偶察旧案,发现一起下级官吏错判死刑之冤案。自忖于己有干系,即脱下官袍,令卫兵将吾捆绑起来,拿着印绶,进谒国君谢罪,恳赐以死偿命。晋文公念鄙人坦诚,图从轻发落,吾不肯,逐伏刑而亡。屈指算来...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因一件小事,退休老警官李文瑞被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为了洗清罪名,他开始了长达10年的漫漫申冤之路。在河北省高级法院院长高勇的亲自督办下,2009年7月20日.李文瑞终于收到了承德市中级法院对其作出的无罪判决书。虽然李文瑞获得了无罪判决,但判决书附带民事部分还是给他留了个尾巴,而制造冤案的有关人员也没有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很难列入大会议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九届全国人大从第一次会议代表联名提出的600多件议案到第五次会议的1000余件议案,没有一件列入大会议程。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共1031件,也没有一件被列入大会议程。地方人大也鲜能作出超出之外的举动。且这个问题并非是一个个性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