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瑞 《前沿》2014,(21):37-40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军事强国加大军事装备研制,军事技术力量发展失衡加剧,传统安全威胁没有缓解,非传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安全环境变化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国防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在国防经济建设中,正确认识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事关国家安全战略实现的重大问题。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对我国地缘政治环境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吴韬 《创造》2022,(8):75-78
<正>数字经济作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正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方向。在数字领域,制度优势是赢得数字化发展战略主动权的重要优势,制度竞争是抢占数字化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关键,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争夺数据战略资源、重振数字主权地位,纷纷推进数字领域立法。  相似文献   

3.
《人民论坛》2012,(24):48-50
全球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全球战略中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传统安全重新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未来世界体系中的权力博弈将围绕传统安全展开  相似文献   

4.
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中具有 特殊重要的意义。中美冷战时期,台湾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台湾在该地区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被美国的战略决策者 定位成战略上的竞争关系,台湾对美国而言的地缘战略价值再次上升。这正是台湾问题具有长期 性、复杂性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傅聪 《半月谈》2021,(2):88-90
印太地区覆盖从非洲东海岸到美国西海岸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数的六成左右,贸易额约占全球三成,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的战略要地,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各国加强在印太地区影响力的战略竞争也日益加剧。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最早提出印太战略,美国将“亚太再平衡战略”改为“印太战略”,东盟峰会亦通过《东盟印太展望》。  相似文献   

6.
吴贺  陈晓律 《探索与争鸣》2022,(9):122-135+179
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现代地缘政治冲突中的核心问题。认识俄乌冲突的根源,需要从俄罗斯当今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入手,借助经济地理学和地缘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挖掘俄罗斯经济问题的起源。在认知俄罗斯经济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俄罗斯在当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下存在着源自地理的固有劣势。随着世界地缘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劣势遭到放大,导致俄罗斯在现代金融、贸易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乃至于被固定在“世界体系”外围位置上。俄罗斯在历史上形成了依靠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从而改善经济地理条件的路径依赖。当代俄罗斯也曾试图改善经济结构,以独联体为核心打造欧亚联盟来扭转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欧美对乌克兰事务的深度介入使得俄罗斯的地缘经济布局被一再打破。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俄罗斯能够转变以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的旧有思路,则以和平方式破解困局的契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战略和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促使它日渐成为其他大国博弈的中心。布什政府十分重视印度的经济潜力及其在地缘政治和亚太安全中的作用,称印度为美国的“天然盟友”,美印关系近年来不断升温,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美国出于自己的全球战略考虑,希望印度能够成为自己在亚洲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的新型伙伴,并成为保持亚洲“军事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印度对密切同美国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战略考虑。印度希望尽快确认自己政治大国的地位,而与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建立良好关系,对于…  相似文献   

8.
世界秩序是基辛格长期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基辛格希望通过对地缘政治均势结构的营造,实现某种主要大国均予以接受的世界秩序框架,从而实现稳定的合法化世界秩序的构建。基辛格强调要充分发挥外交的创造力,强调伟大的政治家要通过引领性创造性方式实现这种秩序构建,特别注重外交谈判的战略策略设计。21世纪初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和发展中世界力量的群体性崛起,传统的美欧强权再也无法主导国际政治的现实力量结构和未来走向。基辛格认为,当前世界秩序面临着源于合法性重新界定和权力均衡变化两种趋势的根本挑战,当今时代政治家们需要去思考世界秩序重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美西方战略家面对西方力量地位结构性衰减和国际格局历史性变迁的一种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迪斯尼、索尼、新闻集团、贝塔司曼等国际文化资本如何通过并购、联合制作等方式逐步占领世界各国市场?全球文化精英和影视明星包括中国的张艺谋、章子怡如何被好莱坞招至麾下?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它的“重返亚洲”战略?世界文化战争将形成怎样的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中国等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产、国际贸易、投资和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逐步开始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的主导权,并导致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变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不再是发达国家之间内部力量的再分配,而是新兴发展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角力。世界经济格局的这一新变化对现有世界经济领导者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和贸易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长期严重的贸易赤字,贸易再平衡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核心。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美国一方面通过推动TPP和TTIP等新的多边贸易协定重掌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应对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下提起的挑战,另一方面通过再工业化战略、出口倍增计划和量化宽松政策等的实施较以往更为重视国内经济结构和政策调整实现贸易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着"美国第一"旗号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中美经贸问题为突破口,在安全、政治、航天航空等领域与华展开全面竞争,并不断以各种方式抹黑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中美间战略分歧加大、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出现动摇,是当前中美竞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两国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作为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是关键性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竞争加深虽然有将世界经济格局推向两个平行市场的风险,但也会进一步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多极化进程不可阻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着眼于在下世纪世界格局调整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纷纷制定和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大国及大国联合体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状态。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是构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七大战略力量,它们之间仍呈现"一超多强"的表现形态。由于各战略力量之间实力对比相对均衡、权力分享与制约已经成为发展大势,未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走向更加明朗,但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受历史条件、地缘政治、经济状况、科技水平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三世界已经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成为国际格局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许多重大的政治冲突、世界事变都与第三世界息息相关。因此要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参与和支持;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构筑科学的合理的国际格局,必须实事求是地估价第三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从国际格局嬗变的高度来审视第三世界的发展趋势。适应这一客观需要,湖南师大政治系熊家学教授与穆哲一道,以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为基础,潜心研  相似文献   

15.
论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以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美国出于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实现“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的美国梦”,布什政府时期就开始重新确立全球霸权主义战略。克林顿政府执政后,美国推行该战略在亚太地区的具体表现是:为了增强它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重新调整美国...  相似文献   

16.
布热津斯基是美国前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此公去职后忙于著述,写了不少有轰动效应的文字。布拉戈沃林是俄总统委员会成员,在俄对外问题上也有些发言权。 最近,这两位先生著文,分别谈了各自国家在下世纪应持有的国际战略。 布热津斯基写道,美国应明确自己的欧亚地缘战略。这个战略包括短、中、远三项。短期目标是加强和巩固现有地缘政治多元化,中期目标是建立以美国为首的更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15)
正在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推动下,全球互联文明正在崛起。这是一股与强调领土、国界的传统地缘政治完全不同的强大力量。它意味着跨全球基础设施、洲际贸易走廊、跨国供应链将是未来重塑全球商业文明和政治秩序格局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战略格局走向多极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俄罗斯面临着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窘境,无力与美国正面抗衡,美国作为谁一超级大国,妄图凭借其经济、科技、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当前,世界格局呈现为“一超多强”的态势,“一超”是指美国,“多强”则是指欧洲、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国际战略力量。虽然美国的实力明显高出一筹,但美国与其它“极”之间存在着矛盾,面…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有着明显的经济企图,包括转移矛盾焦点,维护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保持"经济总量第一",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等等。美国着力营造其"霸权圈",推进实施"拖住中国,撕裂俄欧"的欧亚地缘战略,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政工师指南》2012,(2):20-22
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地理因素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借鉴地缘政治理论,经济地理日益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指标。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国家级新区等国家战略陆续出台。使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而由这些战略叠加形成的中国经济地理崛起板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