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乡音》2014,(11):20-22
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级政府,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扩大县(市、区)管理权限,激发县级发展活力,是打赢县域经济攻坚战的关键之举。2005年至今,我省先后五次实施扩权强县强区改革,县级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县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2.
《湖北政报》2022,(6):5-26
<正>鄂政发[2022]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增强县域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有关精神,省人民政府决定向79个县、县级市和参照县市管理的区下放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下放一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向79个县(市、区)下放省、市两级12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省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下放权限的具体方式,做好管理权限划转移交工作,确保有关权限真正放下去、  相似文献   

3.
强县扩权与省直管县(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强县扩权、省直管县,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前提条件;区域经济关系的密切,行政隶属关系的日益淡化,对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出了强烈要求;电子政务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国外行政层级结构和治理模式,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国际借鉴;部分省份的改革试点经验,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积累了宝贵经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理论基础;党政干部对改革的广泛支持,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乐安县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和现代化互联网等手段,推进"一办三中心"高效服务和"党群直通车"信息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提高乡镇政府行政效能,节约办事成本,切实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整合资源,搭建一个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实施行政审批"加减法",通过改善办事环境、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等一系列举措,打造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效能监察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全区优化服务会议在玉林市召开,推广介绍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经验做法。服务升级群众暖心"我的电车没电了,怎么办?"来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李丹焦急地问执勤保安。保安热心告知,政务服务中心在电车停放区已安装20个电车充电端口,免费为  相似文献   

6.
安徽等地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在创新财政体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放大财政改革和扩权改革的体制能量与制度功效,必须适时启动和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构建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7.
试点“扩权强县”改革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县乡财政运行困难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许多省份纷纷推出了“扩权强县”的改革措施,试图以此破解基层政府与“三农”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困境和开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浙江是我国坚持实施“省直管县”的省份,并在1992年和1997年两次出台对县级扩权政策。1992年的放权主要是针对全省13个经济强县(市)下放审批权;1997年浙江又进一步在萧山和余杭试行部分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扩权的力度有明显的提升。2002年浙江将313项审…  相似文献   

8.
李山之石     
《新疆人大》2013,(3):40-43
四川省:为政务服务工作立法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了《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条例(草案)》。为政务服务工作立法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四川I省十多年来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经验,巩固政府转变行政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省将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 我省的强县扩权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1992年起,我省先后4次实施了经济强县扩权改革,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强县的发展环境,激发了经济强县的发展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强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百强县我省占30强.在新的形势下,从强县扩权转向扩权强县,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市管县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从1992年起开始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截止2010年末,中央批复8个省37个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加上一些省份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的改革试点,两项合计超过1000个县。对于是否进行省直管县改革、怎样进行改革,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但多数人希望把改革推进下去,并提出加强顶  相似文献   

11.
朱文强 《小康》2010,(5):70-72
古人对县政有过经典的总结: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而今,“扩权强县”改革被舆论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一次权力下放运动。 改革始自1992年,浙江、河北、江苏、河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来,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发展大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全省推行"一张审批网"实行标准化审批、网上审批、阳光审批,推进三个产业园区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有序,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1-7月,省级审批平台审批办件60071件,提速73%;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2276个项目,  相似文献   

13.
放权改革激活县域经济——广西全面启动扩权强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 《当代广西》2011,(10):8-9
扩权强县工作将按照"减放并举、能放都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重心下移"的原则,将自治区、设区市的721项管理权限下放或委托县级政府管理。其中行政许可353项,非行政许可368项;下放事项565项,委托事项156项。 相比浙江等省份,广西扩权强县不经过试点,一步到位,全面铺开;政府下发的文件,不只有原则性的意见,更有具体下放权限的目录,内容很具体,事项很明确,操作落实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庆阳市工商局,全面推行"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审批科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到位,部门对窗口首席代表授权到位"的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初步形成了运转协调、审批高效、服务规范的行政审批机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一、市工商局实施"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基本概况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在改革之前,市工商局企业登记注册  相似文献   

15.
李启军 《前进》2013,(6):27-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作为全省首批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捷高效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把权力关进‘制度+科技’的笼子里”的工作思路,立足县情,率先改革,将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有力举措,作为推进转型综改、建设幸福怀仁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先行先试,注重制度建设,初步构建起了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务服务为目标,以制约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实现了以“制度+科技”管人、管事、管权,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怀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钟穗 《当代广西》2007,(23):30-30
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全区各级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为契机,狠抓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市级政务服务中心除钦州、桂林市正在筹建外,其余12个市均已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办证大厅);全区110个县(市、区)中,目前已建成使用政务服务中心的有42个,正在筹建的有54个,暂不具备条件设立或者不打算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有14个。崇左、来宾两市市县两级已全部建立起政务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以来,兰陵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督促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自由宽松的营商环境。为行政审批"瘦身",群众办事更便捷。督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印发了关于调整取消县级行政权力事项和承接省、市政府下放行政权力事项等项目的通知,2017年共调整取消县级行政权力事项97项、新增列入县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34项;承接落实省、市政府下放行政权力事项24项,为行政审批项目"瘦身",实现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为涉企收费"减负",发展环境更优化。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大代表监督员岗,监督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搞好企业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推行"零收费"注册登记服务,减免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费用。  相似文献   

18.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  相似文献   

19.
强县扩权与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强县扩权是对市管县体制的突破,是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的必要准备。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分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出了强烈要求,它对于有效维护基层和农民利益、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行政层级、消除城市虚化泛化现象、促进城市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等等都极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毅 《前沿》2012,(6):35-36
2007年7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首批27个县(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2009年又新增32个县,赋予扩权试点县与市级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扩权强县是对现行的市管县体制所作的一种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其目的是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本文以四川省部分县(市)为载体,分析扩权强县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扩权强县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