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8,(6):63-63
《小康》杂志近期刊登了对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访。吴敬琏指出,阻碍和反对改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在转型期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另一方面是一些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这种情势“忽悠”大众,把他们引向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中国改革有双重体制并存、“权力搅买卖”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闻斋 《求贤》2009,(6):53-5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改革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调整,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现代政治经济学来加以回答。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日前在京揭晓。袁隆平、吴敬琏、杜润生、于光远、季羡林、仇和、张海迪、王石等人上榜。从名单来看,30名杰出人物中,有直接参与和推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制度建设的李锐、郑必坚、高尚全、陈锡文等;有在地方和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开创改革开放事业新局面的袁庚、龙永图等;也有在改革开放学术理论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厉以宁、  相似文献   

4.
《党员干部之友》2014,(7):63-63
正《直面大转型时代:吴敬琏谈全面深化改革》吴敬琏著三联书店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与进程,是吴敬琏对经济改革的重要论述著作。这本书是他近年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等重大问题的相关文集,共分五辑,收入文章50篇。全书内容系统明晰,深入探讨深化改革的各个议题,综述重启改革的历史意义及重大影响,同时为转型时代的改革步骤提供理论参考。这些文章不仅记录了作者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建言,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5.
书评     
正《直面大转型时代——吴敬琏谈全面深化改革》本书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与进程,是吴敬琏对经济改革的重要论述著作。全书共分五辑,分别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呼吁重启改革""如何重启改革""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与情怀",共收文章50篇。这些文章不仅记录了作者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建言,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曲折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家就开始反思改革开放,近些年来对中国改革引发了第三次争论,虽然反思反映了意识形态的表象,但实质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吴敬琏先生也指出改革存在四大缺陷:第一,从经济领域来说,一些关键领域改革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孙瑛 《党的建设》2008,(8):38-38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启示我们:解放思想就是旧观念不断破除和新观念不断树立的过程。当前,一个"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热潮正在兴起。笔者认为,解放思想,首先必须从破除旧观念出发。要认真、彻底地破除影响我们继续改革开放的旧观念,破除那些  相似文献   

8.
据9月17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经济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发展,目前已步入人均GDP2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中国应通过劳动力、科技、  相似文献   

9.
克君 《廉政瞭望》2007,(4):34-34
“现在要找吴敬琏、林毅夫、萧灼基这些经济学家是难上加难啊!“”两会”期间,记者来到经济界别委员入住的京丰宾馆,还没向新闻联络员报完“吴敬琏”这个名字,联络员指了指旁边堆成叠的纸条让记者看:“这么多的记者都要采访吴敬琏,他就是开会期间天天不睡觉也来不及啊!”为“躲”记者,吴敬琏、林毅夫、萧灼基  相似文献   

10.
正中信出版社2014-01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我们的前途,正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读懂中国改革》汇聚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等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  相似文献   

11.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3,(3):54-54
《重启改革议程》 吴敬琏 马国川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1—1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82岁的吴敬琏至今仍在对现实发言。其近阶段思考的汇总而成的《重启改革议程》,以吴敬琏与《财经》杂志马国川对谈的方式呈现。作为坚持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主张的代表,吴敬琏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前一年,已出版《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呼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的原创性突出地表现在突破传统理论的羁绊束缚,摆脱本本教条框框,克服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做法的种种阻力而进行的大胆探索。邓小平理论原创性引发了一场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些企业家和基层领导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片面认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最近指出,企业制度应因时因地而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走出两个误区。吴敬琏说,我感到目前有些企业家和基层领导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个就是认为所有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旧体制的弊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什么人主观臆想所决定的,而是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内外环境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把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中国改革理论先驱”与“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夫人周南说,吴敬琏酷爱文学,喜好做木工活.对电子学也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16.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明年改革工作一是国有企业推行公司化二是中央银行建跨地区分行;三是筹建全国失业保险基金。吴敬琏谈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步入后奥运时代,诸多重大变量悄然汇聚。市场化30年对中国是福音还是陷阱?吴敬琏曾经以"吴市场"著称。"30年改革是要好好总结一下,但两种极端都要反对。"吴敬琏近日旗帜鲜明地说。"一种  相似文献   

18.
一、新观念。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的重大变革,首先要用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代替旧理论、旧思想和旧观念。人们的思想观念近几年已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影响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仍然比较严重。其表现一是自给自足观念。二是重农抑商观念。三是封闭观念。四是均等观念。五是守财奴观念,或者叫无增值观念。这些由于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8,(2):53-54
潘圆、魏和平在2008年1月1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报道:作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理论的推动者,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因在市场经济改革、股份制改革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而被冠以“吴市场”“厉股份”的称号。但学术上的分歧,曾使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少见到他们在同一个公共场合出现,因此他们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的这场对话,在经济学界具有“解放思想、学术独立”的标志性意义。改革开放30年以来哪三项改革是最成功的?吴敬琏给出的答案是:第一,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由此进行了全面改革。第三,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厉以宁给出的答案分别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民营经济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书架     
正《直面大转型时代——吴敬琏谈全面深化改革》作者:吴敬琏出版:三联书店《品中国文人》作者:刘小川著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李鹏论宏观经济》作者:李鹏出版:中国电力出版社《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作者:时寒冰著出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