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不能只为钱活着,重要的是要干一番事业。”这是山东省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的金钱观。正是这种金钱观,使王廷江在1989年9月将自己拥有420万元固定资产和180万元流动资金的白瓷厂捐献给村集体,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王廷江自己认为:“俺靠党的富民政策致富了,要知党情,报党恩,一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算幸福。”正是这种金钱观,使王廷江对自己特别抠门:他出差很少在宾馆吃饭,而找小饭店吃碗面条或几个包子;即使出国也总带些煎饼、咸菜和方便面;甚至对于办公室的…  相似文献   

2.
王方 《检察风云》2011,(8):30-31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想发财。但是如何发财则是考验每个人的智商和胆略的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就是一个“险些发大财”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的眼中,私人理财顾问应是帮别人理财,在“以钱生钱”的操作中,为客户赚取最大利润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大连一位金牌理财师,在为一名老总级的大客户服务时,本想让老总成为自己的摇钱树,可没想到却糊涂地反被老总套牢,成了他的“取款机”,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4.
“我就是想为平利办企业出点力”“我是个穷苦出身的乡里人,看到县上招商引资那么艰难,兄弟姐妹外出打工那么辛苦,我就想把在外边打工挣的钱带回来,为平利办企业出点力,让兄弟姐妹在本地打工挣钱。”龙云庭说起自己创业的经历。就给人一种真诚实在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10,(7):54-54
午饭后的一通电话,让裁决定放弃已经完成的文字,重新开始。 “请问王彪是哪个班的?我想给他寄点儿钱。”对方操着很重的河南口音,通过声音,我猜测她已人近中年,便以“阿姨”称呼她。  相似文献   

6.
马涤明 《检察风云》2011,(19):61-61
不管拼什么,最终都是“拼爹”:没有好务找不到关系,有钱也没有用;可是爹要是没能耐,上哪弄那么多的钱?其实,很多领域、很多事情,现在已经无所谓“潜规则”了——人人都晓得,大家都在“自觉”遵守,且唯恐不能“被潜规则”——“没有关系铺垫,  相似文献   

7.
老板书架     
《法人》2005,(11):119-119
书名:利润通行证——“新兴市场之父”的投资圣经 原书名:Passport to profits 作者:[美]马克·默比乌斯 斯蒂芬·费尼切尔 译者:吴锦 内容简介: 如何让钱生钱?如何实现财富的几何增长?与巴菲特齐名的“新兴市场之父”认为,应该放眼全球, 大胆投资于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经常问我:“为什么现在患心理疾病的人增多了?”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社会竞争激烈、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时代:信息风暴迅猛冲击,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我们驾车赶路、听流行音乐、吃洋快餐、刷卡购物;人人难于逃避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失业危机,还可能面对老人昂贵的医疗费、孩子高额的学费……一个人如果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节奏和心理压力,就像马拉松比赛中掉队的运动员,想追赶别人,想拿名次都是不可能的了。然而,心理疾病并非如某些人想像得那么可怕,它像生理上的许多疾病一样,大多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现代人要努力增强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长城 《检察风云》2004,(5):42-44
“最近我救了一些人,但我觉得还任重道远,在当前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心灵失去了栖息的场所。我希望可以尽我的力量挽救一些生命,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好啊!” ——“自杀守望者”陈思的《大桥日记》  相似文献   

10.
邱世枝 《法治研究》2006,(11):38-39
青年律师问题的思考,首先必须遵循两个规则,第一是逻辑,第二是辩证。所谓逻辑规则,就是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不要死钻牛角尖。骑着白马的是多情的王子,一般不认为是无情无义的唐僧。带着翅膀的人是天使,一般不认为是“鸟人”。其次,我认为思考还必须遵循辩证规则。之所以讲辩证规则,主要是要说明青年律师劣势和优势的切换问题。老子曾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意思就是说祸福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青年律师在事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初来乍到,初出茅庐,难免知名度不高,案源匮乏,业绩不好。其实,案源、业务、业绩用一个具体的符号或者慨念来表述,就是“钱”多或“钱”少的问题。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以避免误解。“钱”其实是一个中性的东西,钱可以办好事,也可以办坏事。讲到“钱”,我们律师也不必羞羞笞答、遮遮掩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到“钱”必然想到“赚钱”,有人说赚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靠人去赚钱”,第二阶段是“钱赚钱”,第三阶段就是“钱找人赚”。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眼中,私人理财顾问应是帮别人理财,在以钱生钱的操作中,为客户赚取最大利润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大连一位金牌理财师,在为一名老总级的大客户服务时,本想让老总成为自己的摇钱树,可没想到却糊涂地反被老总套牢,成了他的取款机,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2.
钱·铐     
常旁听刑案庭审,特别是审判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他们被押上法庭时端在胸前那一对明晃晃、闪着寒光的手铐,让我联想到与这两个金属圆圈外形有些相似的“大钱儿”。钱,经历代变迁,其外形从元宝到铜板,从大钱儿到纸币,变化多端,而最具中国传统形象的钱,还是内方似地,外圆像天的“大钱儿”。钱和手铐的设计者,我想肯定不是同一人,但是,钱和手铐的外形设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钱,是中间带眼儿的金属圆圈。手铐,也是中间带眼儿的金属圆圈。区别在于钱中间的“眼儿”是不可变的正方形,这方,代表地,代表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手铐中间的“眼儿…  相似文献   

13.
他站在田垄上,望着邻家高耸的楼房,再瞥一眼自家那间侏儒般的平房,觉得自己太寒碜了。 “秋华,想住楼么?”他问妻。 “咋不,可造房的钱呢?”妻答。 “村里要开鱼塘,我想去承包。” “这人人眼馋的赚钱买卖,你  相似文献   

14.
要命的钱袋     
传说很久以前,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一张床都没有,只好躺在一条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突然,在穷人的旁边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好吧,我让你发财。我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相似文献   

15.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16.
“示儿”     
新贵儿: 来信收悉。得知你已任科长之职,老父不禁为之欣喜。有道是“虎父无犬子”,此话不假。 你说你为了坐上一个区区科长的位子,竟花了5万多元,想起来就心痛,我以为大可不必。那点钱,对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幺。我可以向你露个底,我到退休时,手里的钱已足够买20顶科长的乌纱。处长、局长的乌纱我都买得起!只因仕途的台阶要一级一级地上,所以我只能给你买个小科长当当。人活一世,钱财乃身外之物,我留着这些钱干什幺?我原想给你们兄妹每人存它一笔钱,但我又想,而今银行利息微薄,市场物价又高,存钱非长久之计,就决定为你们投资。向商场投资,风险重重;向官场投资,才是一本万利。你以后在前途上遇到花钱的事,我还会大力支持。古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知道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人人都不知道“人人平等”的“人人”究竟为何物。这些日子我被两件事击昏了头,有时三五天闷不出一个字儿来。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最终觉得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说是老生常谈,却总还有一谈再谈的必要。第一件事是:根据山东大学2001年的招生简章,姜某报考了该校并按简章中的条款规定获得了该校的“高考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免除4年学费、住宿费,学生本硕连读,任选专业。”仅仅一年后,山东大学以该生多门功课不及格为由取消了其二等奖学金的一切待遇。其依据是学校2001年7月23日制定的《学籍…  相似文献   

18.
“我叫沈图泉,但是不图钱”江西省都昌县国税局城区分局局长沈图泉,在小小的都昌县城也算得上是个人物。然而,走进他家,你看到的却是与“局长”的身份毫不相称的情景:阴暗的光线、简单的居室、老式的家具,毫无一点“现代化”可言。主人见客人的疑惑,只是平淡地笑了笑说:“家里很清贫,不过,我这个人随遇而安,很知足。我总觉得,一个人活着不能总是为了钱。这十几年来,也有不少人给我送钱送物,我家里也确实需要钱,但我从没有一次动心而接受过。道理很简单:一是人格,二是纪律,三是我收入一百,国家就可能损失几百或上千。”早…  相似文献   

19.
马想斌 《政府法制》2010,(11):45-45
河北灵寿6名农民不符合羁押条件,但依然被警方收押,缴纳保证金后才获释。随后警方出具的拘留证被发现为假证。而且,该公安局有两本拘留台账,其中一本“灵活执法”,不管抓人和放人都能收钱:抓人需要送钱,被抓进去了,想出来,也得花钱:  相似文献   

20.
越是市场需求放缓、竞争激烈的时候,越是专家化产品、专业化品牌的机会拿到鞋业来说,为什么全世界都有耐克的身影?为什么亨达还做得远远不够?不是专业程度不够,也不是人才不够,更不是机械设备和市场渠道不够,我觉得是对专业的创新理解、对市场的持续沟通不够,我们很多人还缺乏更深层次的对商业本真和顾客需求的纵深挖掘和探索。当今的社会早已是专家时代,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专家。正如大前研一所说,专家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激励每个人向更高层次挺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