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梁秀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又是当时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公布以后,许多同志根据《决议》,“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提法,认为我国建国初期经历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一九五六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也有一些同志对此仍有保留。他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阶段性的演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两次社会转型。三大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社会转型是指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社会转型是指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从人治转向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这个提法,同过去常说的这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L达自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上又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厂,中国的历史掀开厂崭新的负。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有步骤地实现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本义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顺利完成片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这一伟大进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第一:阶段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完成对农业、手_11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6.
八、关于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那么,这一段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史学界有三种意  相似文献   

7.
康政 《湘潮》1987,(12)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变时期,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时期。我认为,对这个时期的研究,应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如何  相似文献   

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一页,开始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随着革命性质和任务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毛泽东有关农业互助合作的思想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钱小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也等待着新生的人民政府去恢复和发展。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周恩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方针、政策、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经历了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到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转变。它是由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和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对原来"设想"基本精神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和不足。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论者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对立起来。认为由此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以致造成后来的失误。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值得讨论。一中国革命经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是随着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09,(2):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的经济结构、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进行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基础。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内容提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的经济结构、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进行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基础,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化追求。从目标模式看,现代化核心理念历经四次转变,即由三民主义现代化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由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到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发展到科学发展,由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核心理念转变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全面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决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第一次巨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21—1949);第二次巨变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949—1978);第三次巨变是从原来的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的这三次巨变各自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中国社会的这三次巨变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和重大创新,是中国社会的三次大进步,是中国人民解放程度的三次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如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面临的一个新问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发展而来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是否由新民主主义过渡而来?消灭一切私有制经济的"三大改造"是否跨越了新民主主义?是否完全必要和合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新民主主义,但有无补新民主主义课的因素?这是需要实事求是地从理论上予以说明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评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完成土地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迎来了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带来了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一次大调整.新民主主义社会“四个阶级”的社会阶层构成,体现了党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有效地维护了制度变革中的政治秩序.伴随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实施,原先的阶层关系开始出现变化,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阶层结构向社会主义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建国初期社会阶层变化是执政党整合社会阶层利益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共识奠定了阶层关系调整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和阶层关系的重大变化能够平稳和顺利地实现,是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立的结果.建国初期阶层关系变化产生的政治秩序,并没有合乎逻辑地在执政党意识中衍生出维系稳定的思想理念,留下了历史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11):35-36
如何评价党领导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即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直是党史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了明确结论。《决议》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