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日益增多,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不难看出,社会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以及许多深层次矛盾都与政府公正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推动社会实现公正,从而真正建成和谐社会。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浪潮中,对政府公正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把公正贯穿于政府行政之中,不仅是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公正视角解读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们是由社会不公所引起的。然而,社会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伦理基础和内在要求;后者是前者实现的物质环境和保证。以社会公正为视角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是理性认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公正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行政公正包括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三个方面的内容,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价值的手段、工具和保障,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机制作用的对象争目标,形象公正是行政公正外在的要求。实现行政公正需要构建市场经济平台、政治平台、现代文化平台和法律平台。  相似文献   

4.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祥莺  何小平 《求实》2005,(9):55-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社会公正是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经济伦理原则,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环境公正是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生态伦理原则,当前的关键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社会公正提升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高度,将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相融合,对社会公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进行了科学定位;并且从发展生产力,完善制度,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公正,从而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同时也是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价值。它包括经济秩序公正、政治秩序公正、文化和社会秩序公正,而要实现这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普遍受益的原则;注重国情,量力而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法制建设,强调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不公的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并成为时下的社会焦点问题,消除教育不公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全社会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公正理念、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教育投资、对弱势和劣势群体实行利益补偿以及加强法律保障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教育公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公正视角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并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当前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体制性壁垒与制度性障碍,使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阶层利益矛盾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以发展生产力、打破体制性壁垒、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赖路径,构建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董欢 《理论建设》2007,(1):40-42
实现社会公正,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之一,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总结、梳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公正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树立基本理念、建立基本原则、健全具体制度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当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荣国 《求实》2005,4(11):43-4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经济公正的基础之上。在人类历史上,经济的不公正曾经是人类社会分化和对立的根源。当代社会人们的经济公正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和解决我国社会的经济公正问题刻不容缓。需要突破一些观念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论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财  葛宜超 《理论研究》2008,(4):12-14,F0003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制度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实现制度公正必须统筹好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的两大维度: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新型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突出,要想消除矛盾,排除新时期和谐道路上的障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关键。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相对和谐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李利霞  赵经 《党史文苑》2006,1(11):54-56
公平正义是新型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突出,要想消除矛盾,排除新时期和谐道路上的障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关键.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相对和谐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消除我国转型期教育的不公正现象,从而推进教育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和源泉,有着深刻的道德源泉.其道德内涵包括形式上的公正和实体上的公正,对人的价值发展有深刻影响,同时,经济公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经济公正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现实诉求看,社会公正的缺失是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认为公平与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从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公正的推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实情境中,公平失衡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瓶颈。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曾祥华 《求实》2007,(8):64-67
立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社会需要民主的、公正的、保障人权的和能够有效的“定分止争”的立法。我国应当加强人民代表的代表性,改革选举制度,强化立法的公众参与。立法应当平等地保障人权,将宪法权利具体化,严格控制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立法应当公正地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强者利益与弱者的利益,确立比例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代际公平。立法还应当建立畅通的、公正的、和平的、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于杰 《世纪桥》2008,(3):5-6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基础上,以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公正观。其内容涉及大力发展生产力,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提倡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重新确立以人为本位的社会发展观。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公正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阈下,政府行政角色美德有着特定的内涵.当前,政府行政角色美德存在着缺失现象,表现为:行政角色职责转变不彻底;行政角色责任定位不明确;行政角色逐利倾向过度扩张;权力腐败蔓延.因此,必须加强行政角色美德的建构,在全社会培植统摄人心的公正精神气质;制定基于公正理念的可持续的行政角色规范制度;加强行政人员个体德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