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孙照红  房彬 《前线》2010,(9):21-22
<正>建设新农村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重在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农村建设是驱动现代化的两个巨轮,二者密切互动,相得益彰.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城镇化与农村建设只有实现积极互动,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国内来看,建国五十多年来城镇化与农村建设并未实现充分的积极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应有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正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为此,不少地方成立了“新农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然而,据调研来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被视为两项任务、两种力量,互不相干。这是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误读。弄清二者关系,无异于对当前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统筹城乡,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实事求是》2007,195(2):79-80,F0003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要立足于农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农村建设"人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土地的占用,新农村建设"地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资金的"流失",新农村建设"钱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消除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一要通过留住农村人才、引进外部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好"人的问题";二要围绕土地数量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土地权益,处理好"地的问题";三要立足农村资金、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化解好"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城市群和城市带就是特定意义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应当将此作为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核心,体制改革的重心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域.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中国走了独特的分散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但也付出了代价.今后就要学会矫正偏差,走集约型的集中城镇化的道路.在资金充裕时,尽可能向"三农"倾斜;而在资金矛盾冲突时,要设法在城市内部挖掘潜力,改革城市体制解决问题.这应该是城乡统筹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好新农村的前提条件.而不应该用城乡二元的思维模式继续理解和剥夺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士密 《求实》2002,3(6):9-12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 ,大众文化迅速壮大成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构建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已成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和规范作用 ,保障大众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二、增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实现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有机整合。三、强化大众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人文责任感 ,提高大众文化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专家、社会的良性互动与科学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静 《新视野》2005,(5):66-67
广东抗击“非典”的历程展示了遵循科学精神,政府、专家和社会良性互动在突发事件面前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同时也初步展示了良好的专家咨询机制对政府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决定性影响。科学精神是科学执政的前提和基础,建立良好的专家咨询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在科学决策和科学行政方面的作用,是决策科学化和科学执政的必要条件。这是广东抗击“非典”给我们的深层次启示。  相似文献   

11.
没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将失去客观基础;没有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将丧失原动力。在现有福州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下,唯有从构建福州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福州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公共产品均衡配置机制、构建福州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等方面入手,方可有效促进福州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福州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推动当前城乡双向互动的新战略,也只有在城乡双向互动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起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关键是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缓解城镇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谢扬 《新视野》2006,(4):10-12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落实逐步形成的一系列“重农政策”,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断裂、城乡断裂。城镇化是“十五”期间提出的战略,完善的中国城镇化战略应包括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城镇化的思路密不可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中部和东北地区。解决机制问题是建设新农村始终要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杨晓萍  何源章 《世纪桥》2009,(11):144-145
宗教与法律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抑恶扬善,法律不仅从外部环境上影响宗教,还从宗教的内容上对其施加影响,体现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性、重要性;实现法律与宗教的良性互动,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和谐新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农民工与城市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处理农民工与城市之间关系是我国现代城市管理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良性互动理应成为农民工与城市二者关系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我国当前条件下,通过建设这种良性关系解决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实现农民工与城市良性互动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必须避免盲目冒进和裹足不前两种错误倾向,采取理性的渐进方式来完成,这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城市政府、城市居民及农民工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和重点。站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新农村,要努力构建好领导、农民增收、资金投入、长效管理及监督等新机制,才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农村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和重点.站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新农村.要努力构建好领导、农民增收、资金投入、长效管理及监督等新机制,才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资金流动、金融发展规模、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等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内在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因果反馈路径,并应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和政策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是双向的互动循环而非单项传导;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和提升金融产业规模会显著促进实体经济增长,金融人才规模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实现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主要路径是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推动现代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焦玉玲 《唯实》2011,(8):92-95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网络日益成为党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新的政治沟通形式—~网络沟通应运而生,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也对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党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优化网络沟通的主体,积极创设有利于促进网络沟通发展的条件,完善有效的网络沟通机制,真正把跟人民群众的网络沟通从控制转向互动、互补,从而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网络日益成为党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新的政治沟通形式——网络沟通应运而生,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也对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党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优化网络沟通的主体,积极创设有利于促进网络沟通发展的条件,完善有效的网络沟通机制,真正把跟人民群众的网络沟通从控制转向互动、互补,从而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