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培智学校,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不管教师多么投入地教学,他都表现出十分木讷的样子。我就教过这样一位学生,在课堂上什么都不参与,无论你怎么启发诱导,他都是一个表情,一种状态。我不厌其烦地对他讲,喊他听,拉他看,但不强硬的要求他做,那样会让其产生逆反心理。时隔一年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这位学生和他的父亲,其父对我说:"也不知他跟谁学的,什么菜都会做,做的饭菜还都很像样。"原来这位同学早已把老师所教的饭菜的做法记在大脑里了,只是因为不自信,害怕自己做不好,才不敢尝试的。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闯荡的小刘,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学过电脑编程,在中关村找了一家电脑公司做编程,约定试用期3个月,但是不签合同。在工作中他自己感觉不错,但是两个月后人事部通知他,说他不适合这个岗位,让他走人。他觉得很委屈,也很无奈。他说虽然是试用期,也不能就一句“不适合”就打发了吧?后来他一打听,这种情况在这类公司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3.
他曾是那所重点高中里最穷的一位学生.他也曾是那所高中里最富有的一位学生。他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他甚至很少想这件事。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把他扔在了乡医院的走廊里那破旧的长条椅上,然后扬长而去。他甚至不知道,他柔润的小脸有没有被他的母亲亲过。  相似文献   

4.
人不为名有名声 树不为影有树影 我认识邱荣庆先生是在十多年前,那会儿他已是政协包头市委员会副主席了,我是委员。邱荣庆先生除了每年一次的全委会与我们相聚外,他还经常带领我们下基层视察,他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像个官,也不像个儒雅的学究。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笑口常开,倒像一个朴朴实实的"贫下中农"。其为人和举止可谓真味是淡,至人如常。一次,一位友人请他吃饭,我也被邀请,这是一家很上档次的酒店,友人请他点菜,他看  相似文献   

5.
吕西 《北京观察》2007,(7):20-21
在香港见到李胥委员有一种亲切感:他那北方人特有的高高大大的身材,他那一口略染粤音的普通话,都在告诉你,他也是北京人。李胥委员的成功之路很不平坦。他出生在北京,文革之初,父母遭下  相似文献   

6.
他就坐在对面,语调安静平和,乍看起来不像是一位不断地在行业最前线尝试新技术的开拓者,更像一位普通学者,沉稳、寡言。但一提及他所研究的甘蔗,他会突然变得神采奕奕,脸上闪现出沉醉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5):35-35
10岁男孩奥斯卡,双眼在上下黑色睫毛如羽翼的包覆下,灵动闪亮。在课堂里,怎么整老师都会被原谅;父母只会送他玩具,玩具总是附上一堆阅读不完的使用说明文字……他感到很无聊,没人对他说真话,没人大声说出他哪里不对。直到,他某天不小心撞到一位送披萨的女士。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疤     
赵功强 《传承》2008,(21):55-55
18岁那年,他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深受师生喜爱。可是,一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情,竟改变了他的人生。那是一个周末,他在学校餐厅不小心撞到一位男生,虽然赶紧道歉,对方仍破口大骂。他忍无可忍,将对方痛打了一顿。逞一时之快虽然解了气,却让他一脚跌入泥淖。  相似文献   

9.
刘庆邦:在温情与冷意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郁 《北京观察》2004,(5):24-25
我和刘庆邦先生不太熟,只是在会上见过几面.他给我的印象是内倾,寡言少语,有点江南人的文弱,一点不像是河南人.八十年代,在一本什么杂志上看到评论他的文章,这才注意到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7,(12):53-53
5年前他还是一个打工仔,如今他已经是销售过5亿的公司老总。2001年11月,40多岁的他,一个汉子不认识,一句汉语不会说,带着一张地图就开始了在中国的旅行。由于不识汉字,他错过了火车;由于不懂汉语,他又坐过了站。到一个企  相似文献   

11.
罗伟 《中国保安》2005,(18):48-50
直到如今,我仍时常忆起阿姜。那是十年前的春天,我独自从家乡来到武昌,在一所烹饪技术学校学习烹调。学校里满是像我这样想学到一技之长然后留在城市里打工的年轻人,阿姜就是其中的一位。记忆中的阿姜永远穿一件早已过时了的蓝色中山服,胸前的口袋里还装着两三只钢笔,笔帽醒目地露在外面。加之他个子不高,还戴一副近视眼镜,所以看上去他完全是一副乡下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似乎不太合群,不能与别的学员打成一片,大家大多对他印象不佳。后来不知是谁给他起了一个雅号——村长,嘲笑他是土包子,但又喜欢装斯文,自认为比别人强。在班上我总是刻意…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热血男儿。 1963年,在他不满周岁、蹒蹒跚跚学走路的时候,一场重病夺走了他终身站立行走的权利,一副拐杖、一部轮椅伴随着他的人生; 197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大连市第一重点高中,可时隔不久,竞以“身体不符合高考条件”为由,被校方劝退辍学;  相似文献   

13.
手语族与聋人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这样的故事,花果山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他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跟他打招呼。他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他又去跟獐鹿打交道,獐鹿看见他,箭一般跑掉了。他刚朝一对仙鹤走去,仙鹤看见他,拍拍翅膀飞走了。石猴觉得很奇怪,跑到溪边去喝水,在水影中看见自己的模样,原来跟豺狼、虎豹、鹿鹤不是一类。他最后找到了一群猴子,大家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他曾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特别爱读史书 ,不论是戎马岁月 ,还是和平年代 ,他都是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 ,他反复阅读了多遍 ,而三百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 ,他竟看了十七遍。他读史的特点一是联系实际 ,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 ,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是每有所感 ,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这些批语评说 ,涉及到他对古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其中有一处批语 ,还提到了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15.
买份报纸     
每天从家到单位,都要路过那个似乎被繁华广场遗忘的拐角。不知道从哪天开始,那位卖报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衣服破旧不整,两只破烂不堪的包塞满了随身行李,小心翼翼地叫卖着,向每个行人投去希望的目光……第一次向他买报后,知道他是安徽人,老伴死了,儿子不养他,将他推出门外。老人的遭遇那几天一直盘旋在我脑际。后来,我就决定每天下班回家时买他一份报纸,即使有时已经在单位读过了或者家里已经买过了,我也要来买一份。渐渐地,这似乎就成了一种约定、一种习惯。有一次,下班时将钱包忘在了办公室,当走到那拐角下,我只从裤袋里摸索到一枚一元…  相似文献   

16.
林承铎的内地求学之路   林承铎还是一位中学生的时候,听说过隔壁的王先生一家回内地探亲的事。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位不爱说话却相当和蔼的老人,常常坐在庭院的摇椅上拿着几张泛黄的老相片,抽香烟看远方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有时候还可以看见他眼角泛着泪光。日子久了,也熟了,慢慢地敢问他一些问题了。他是东北人,1949年随军来到了台湾,那些老照片是他对家乡的唯一纪念品,离开家乡的那年他才18岁,照片中的他相当高大英俊,跟眼前的他相去甚远。后来开放探亲了,林承铎见他忙里忙外的准备许多事情,证件、衣物、联系老战友,好几年没见他这么精…  相似文献   

17.
看一个朋友的博客,发现他最近在思考对女儿的教育问题。我问他怎么忽然有了这种感慨,他便讲了一个他朋友女儿的故事:话说那家的女儿小时候有一次去买五毛钱一个的蛋饼。付过钱之后,她在接蛋饼的时候,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小姑娘当时一下子不  相似文献   

18.
在張永和的客廳裏剛一就座,便有一陣芳馨的氣息迎面襲來??不遠處是一盆碩大的山茶花!我不禁想起他先已問世的《李登輝傳》裏描寫的山茶花:“這是我們花鄉的珍品,叫兆官紅!”閩西的山茶花是珍品,越開越美。張永和的創作不就像盛開的山茶花一樣盛開不絕嗎?他新近完成的《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傳》即將出版問世。在他客廳裏我和他一邊品茗,一邊談論他的創作。說到他即將問世的近作《科拉松·阿基諾夫人傳》,他謙遜地說:“這部長篇傳記小說  相似文献   

19.
佳碧记事     
尹仑 《今日民族》2006,(11):31-33
我第一次见到次里扎巴时,他是个猎人。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熊、狼、岩羊、野鸡和獐子死于他那杆老枪下,他只记得有一次为了一头咬死他五只羊的熊,他背着枪在雪山上追踪了七天,家里的人都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第八天晚上他背着熊回来了,熊当然死了。还有一次因为一只花豹,他  相似文献   

20.
一位丈夫在三年时间先后三次雇用凶手杀害自己结发11年的妻子。他既非文盲也非法盲,是何等的深仇大恨让他不取妻命不罢休,是一份爱恨交织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