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的五年,秀山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贯彻“优质农业打基础、矿电联产立支柱、建好城镇树形象、边贸旅游添后劲”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十五”时期,是秀山县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社会政治最和谐稳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21,(2):6-6
重庆乌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是重庆旅投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本21835万元。公司拥有阿依河国家5A级景区、乌江画廊国家4A级景区;拥有阿依河仁义酒店、龚滩仁义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酉阳龚滩乌江大酒店正在积极建设之中。公司经过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投资+管理”的市场化经营路子。  相似文献   

3.
《重庆行政》2013,(6):I0033-I0036
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彭水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大旅游景区,按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彭水县着力在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试点示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4.
张泽洲 《新重庆》2007,(6):25-27
秀山县位于武陵山腹地.历史上素有“武陵明珠”和“小成都”之称.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农业人口54万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全力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和谐”、“工作机制建设”四篇文章,在切实促进秀山县的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浅谈思南在黔东北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南,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的中下游。早在新石器时期,思南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他们以乌江及其主要支流岩头河、黑鹅溪河、石吁河之沿岸为主要栖息地,过着渔、猎、牧、农的生活,因而乌江便成了思南先民的母亲河。特别是在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时候,水上运输便成了主要交通手段。思南,正是由于很早就享利于乌江,而成为贵州历史上开发较早,商贸繁荣、文教发达、人才辈出之地,并且在黔东北一带一直处于中心地位。一、由于建置较早,使思南成为黔乐“首郡”,一直为州、司、府治所在地思南,在夏禹时,为荆州之属。春秋战国时,属楚,…  相似文献   

6.
方彪 《人大论坛》2013,(1):49-50
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是黔西。位于乌江水电梯级开发库区、乌江源百里画廊规划区内的鸭池河畔。有美丽的“八仙洞”等自然风光和“红军渡口”遗址等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打造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武隆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和大娄山结合部,全境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资源禀赋优越,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七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自1994年以来,武隆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遵循“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旅游扶贫助力绿色减贫、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思路,不断探索开辟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减贫与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强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为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一、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成效(一)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1994年,武隆以芙蓉洞景区成功开发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武隆旅游持续发展的时代大幕。但受交通信息闭塞、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发展空虚等客观因素影响,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旅游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总体滞后,旅游业态与旅游产品单一,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994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正式...  相似文献   

8.
论边境生态文化旅游--东兴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国亮 《桂海论丛》2002,18(1):62-64
边境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形式。东兴作为中越边境的旅游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交通可达性、城镇依托关系及区域市场潜在因素成为支撑东兴成为旅游中心地的基本条件。边境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特质使东兴旅游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据此 ,东兴的旅游发展战略可确定为“以边境旅游为基础 ,以生态旅游为主导 ,以文化旅游为底蕴”的多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措施主要为 :科学制订旅游发展总体规则 ;加大优势宣传 ,形成中越双向交流和活而有序的边境旅游格局和管理模式 ;将生态旅游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来抓 ;对文化旅游进行深入研究和整合 ;形成多元旅游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广东援疆、吐哈油田帮扶等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以牧为主,以线带动,矿业兴县,旅游引路”发展战略,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乌江扶贫工程”,通过调查材料分析乌江中下游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的建设,为三峡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峡大坝建成蓄水,虽改变了部分次级景点景观,但三峡旅游线上的主要景点未受影响。“高峡出平湖”的系列变化,使许多次级河流形成的秀美风光和“久藏深闺无人识”的景点逐一展现,这既为天生丽质的长江三峡锦上添花,又为三峡旅游空间向腹地拓展奠定了无可比拟的资源基础。按照《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三峡旅游建设成以新三峡为品牌,以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揽胜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以科考探险和体育竞技为补充,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中央文明委和首都文明委领导关于深入广泛开展“文明旅游、礼貌乘车”的要求,首都文明办以迎接APEC会议召开为契机,会同旅游、交通、园林、公交等单位,围绕宣传引导、行业自律、综合治理推出加强和改进文明旅游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境邻近的武陵山区,总面积2461平方公里,县内山青水秀,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名特产多,奇丽而富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使全县在经济上得到了较快发展。“八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11%,达32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8%,总产达400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1%;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达13000万元,粮食生产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产粮272公斤,年均增长5.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达2200万元。取得这些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发挥区位优势,是发展经济的前提 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的发展水平,是与它的区位优势成正比的。交通发达、水陆方便、信息灵通、商品意识强。据此,沿河也应以此为鉴,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为什么呢?沿河自古黔川通道,为黔东北至川东南要害,乌江以南至北纵贯全境,被称为:“乌江黄金水道。”轮船可由余庆县境内经思南、德江、沿河、彭水、武隆等县达涪陵市入长江。有省乌江轮船公司、县航运公司、乡镇企业航运公司和个体联营等多种航运企业,常年运输。四川省酉阳、秀山自治县在沿河也建起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随着乡村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中观光农业就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具有"生态蔬菜之乡"美誉的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对乌江河畔的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特色、开发模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开发策略进行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罗平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滇黔锁钥”之称。因境内矿产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矿藏宝库”、“电力之乡”。但境内所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曾由于交通的闭塞和开放意识的滞后,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为此,罗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别是本届县委、政府,已明确提出“旅游带动”战略,决定把旅游业作为着力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罗平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及必要性罗平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自然景色优美,明崇…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1]。其中,旅游交通工具的演变发展是促进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民国时期主要是从1912年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而本文主要是针对民国时期成都旅游设施中的旅游交通工具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在民国时期,成都交通工具的演变发展以及对成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民歌海洋”、“铜鼓之乡”、桂林山水、“丹霞之魂”、德天跨国瀑布、通灵峡谷群、天坑群等等级颇高的众多独特性旅游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兼备,人文旅游资源品位高、类型齐全;自然景观雄伟壮观,引人入胜;洞奇石美,山清水秀,温泉海滩,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2004年入境游客110万人次,旅游全年总收入达25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抓住机遇,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加快广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广西旅游业在“非典”后尽快得到恢复和振兴及在新时期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自治区旅游局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对广西旅游业发展布局和框架进行调整,明确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景区(点)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  相似文献   

19.
目标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交通系统,围绕“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旅游区”这一“九五”交通建设总目标,全面构筑绍兴快速交通大网络。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3,(2):I0004-I0004
琼海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位于海南岛东部,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形成博鳌亚洲论坛、万泉河、红色娘子军、中国温泉之乡、田园乡村和会议胜地等六大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