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以色列国防军向来轻视防空导弹部队的建设,在他们的字典里,进攻是高于一切的信条,他们宁可花费更多的预算去购置战斗机,也不愿意分出一小部分钱来装备先进防空导弹。这一理念在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后更被坚定不移的植入了以色列人的血液。防空导弹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防御性武器,一直排在以军武器购置清单的最末尾。直到1990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不断用飞毛腿导弹骚扰以色列,才使他们意识到了防空伞并不是可  相似文献   

2.
他们在战争中长大,残酷的生活磨砺了他们稚嫩的翅膀,早熟的心承担着人间最深层次的悲哀,当他们已经成为祖父祖母时,还经常被儿孙问及过去的生活,回忆中充满血泪。他们在恐惧中学会了战斗,许多人成长为英雄,在民族遭受苦难时,他们细小的身躯和大人们站在一起,保护着自己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代沟与传统     
童宇 《法制博览》2008,(6):30-30
中国人不是文人相轻,而是人人相轻,只要想轻视别人,总有相轻的理由。比如北京人轻视外地人,上海人轻视外地人,城里人轻视农村人,南方人轻视北方人,有钱人轻视穷人。开车的轻视走路的,走路的轻视扫路的,吃饭的轻视做饭的……就是不会相互尊重。在企业里面,就表现为硕士轻视本科,本科轻视大专,  相似文献   

4.
技工,一个一向不太被人们关注的人群。他们往往都是最普通的劳动者,在职场中,他们若想实现自身价值、展示才华,要付出比大多数人多几倍的努力,但即便这样,人们仍在观念上存有偏见。在社会上轻视技工的浪潮中,职工技能大赛为技工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个平台,各行各业的技术精英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带动了全行业技能的提高;通过技能大赛,许多不甘于平凡的技术工人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更开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工会组织的广泛宣传,社会上正逐渐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工人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5.
储昭根 《南风窗》2008,(24):39-41
人们之所以投奥巴马一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正在经历最糟糕的10年,他们对政府管理感到愤怒,他们看到了一场管理不善的战争。城市被飓风吞没了,现在国民经济靠的是外国贷款在支撑。民意要的是改变,奥巴马和他的民主党,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6.
离异家庭青少年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结构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青少年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各国自60年代以来随着离婚率的急剧上升早已成为一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率随着离婚率的上升而上升。我国一直被当代世界公认为婚姻关系最稳定的国家,但现在同样受到离婚浪潮的冲击。目前全国的离婚率案件占了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这里还不包括在各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的人数。离婚的直接受害者是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家庭结构的破坏,使他们失去原  相似文献   

7.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建筑工人辛勤的付出,可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对他们而言,工作、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关爱,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在这个大家庭里,当他们需要帮助、关爱时,工会想到了、做到了;当他们需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工会伸出了援助之手;当他们累了乏了,工会结合实际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那  相似文献   

8.
乡村老人     
刘向民 《法制博览》2009,(24):43-43
老人是乡村的一道风景。他们在乡村出生,在乡村长大,穿越一个又一个春秋,变得苍老起来,他们数着一天一天的日子生活,日子就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他们很珍视农历的日子,不论春分、谷雨、夏至或者秋分、冬至,很繁琐难记的二十四节气就牢记在自己的手掌中。春节的日子记得最牢,牢记在脑子里,也过得最隆重,  相似文献   

9.
<正>连日来,京城气温持续攀升,火辣的阳光与闷热天气让室外炙热难耐。然而,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初心不改,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岗位,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他们,同高温抗衡,与烈日较量;他们,肩负着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迎高温、战酷暑,定格了这个盛夏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最是难耐酷暑天,一身汗水半身盐。“城市园丁”,是对这群高温工作者的统称。他们是市政建设者、交警、保安员……你或许早已习惯了他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上海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主席和委员与外地来沪职工谈心,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让他们能安心在沪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宝山区医务工会在系统中推行工会干部谈心制度,规定对新进单位和新入会职工等6种情况,所在单位工会干部必须开展谈心工作,及时化解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这项制度将与工会干部业绩考核挂钩,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2,(15):2-2
"官(政府)富民穷"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巨大阻碍因素。到现在,酝酿了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举国期待中仍未出台。而即使出台,且能发挥作用,对"官富民穷"的局面冲击也不会太大。毕竟,它另有发生逻辑。一是"国有"的资源、资产,其收益一直很难实际地体现为"全民所有",很多半路被"官有"、"官商所有"给截了。人们组成社会共同生活,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应该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成立政府来治理,不是为了把这些自然和社会资源拿给抽象的"国家"和由他们纳税供养的政府占有,而是为了保护这些资源,并根据权利标准,最合理地在所有人中分配。  相似文献   

12.
新书介绍     
《南风窗》2013,(15):96-96
《公意的边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北上2《卢梭的"公意"理论与中国近现代的激进思潮有何渊源?现代政治生活中如何厘清公意与私意的界限,以确保正义,提升个人幸福感?本书囊括12位国内知名学者的犀利讲演,他们将自身最关注的"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化作最生动平实的语言与读者分享,并重点反思公意的边界与底线。  相似文献   

13.
持京卡普惠服务、公益活动月、天天关怀鹊桥服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活动形式多样,得到区内企业与员工大力赞赏,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活动的“幕后英雄”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但实力不可轻视,他们有年轻人精力充沛的特质,也有开发区人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入总工会后,在相关领导的培养和带动下,他们从最初对工会工作的一知半解,如今已经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4.
纽约,这个世界最著名的大都市,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各种各样的人群。这些人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条件生活着。像动物那样生活在没有圈栏的大动物园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到—— 市郊的贫民区里,微弱的灯光下,身穿奇装异服的青年男女疯狂地又唱又跳欢度夜晚。他们中的有些人还把头上的部分头发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工会工作千头万绪,教代会、建家等项工作固然重要,但正像校党委书记李宗明所说:"保险工作也真的不是一件小事."现在我们吃的蔬菜上有农药,吃的肉里有激素,喝的奶里有三聚氰胺,吸到的空气中有微尘,各种污染如流弹般纷纷袭来,防不胜防.我们的教职工则不断"中弹",不少人因病致贫致困.为了维护教职工最根本的生命权、健康权,和其他工会组织一样,北语工会也为教职工办理了保险和互助金.这不啻为他们穿上了双重"防弹衣",解除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对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孙佳欣 《工会博览》2009,(12):57-57
矿产资源是指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蕴藏在地壳中的各种矿物。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矿产资源保护体系不够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这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体系特别是相关的法律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几个重要的法律缺陷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总体上而非仅仅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在各个阶段对"生活者"概念的理解。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生活者的存在,认为生活者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异化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考察了生活者经营生活的状况,认为"生活过程"的概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中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重新从消费的视角出发解释生产,指出将物质生活作为"需要—生产—满足需要"的过程来把握,是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而产生的理论路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的破坏,将人与自然物质代谢的破坏视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家在燕郊     
赵迪  吴皓  卢思岚 《南风窗》2014,(14):50-55
<正>关于燕郊最经典的段子是:它的名字是北京的,地界是三河的,历史是蓟县的,网购是通州的,公交是北京八方达,客车是河北客运。50多公里跨省上班路,人口超50万,密度是北京的两倍……尽管如此,生活成本的压力仍然让北漂族选择了艰辛的双城生活,跨省上班影响的不仅是他们,还有每天早起"为了让自己孩子多睡一会"、替代他们排队候车的年迈的父母,和他们年幼的早早明白  相似文献   

19.
张燕 《工会博览》2009,(6):40-40
从1922年长辛店成立第一个工人俱乐部起,工人文化宫在我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工人文化宫是领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国家在每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建了工人文化宫。对一些稍微年长的人来说,工人文化宫曾经是他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他们成长岁月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20.
邓晓芒 《南风窗》2010,(7):93-93
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奥运速滑冠军周洋答记者问,充分暴露了潜规则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据说周洋在获得冠军后第一次答记者问,说是她最想感谢的是爸爸妈妈,希望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点,于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在全国政协讨论教育问题时就不点名地批评她,说运动员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