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志愿服务与青年人的时尚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日益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紧密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志愿服务越来越转向一种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受到青年人喜爱的文化传统、时尚文化及其中的符号元素也不断被志愿服务体系吸收。分析了志愿服务与青年时尚之间的内在联结机制,展示了我国志愿服务与青年时尚结合的实践现象,阐述了志愿服务与青年时尚文化之间的上述作用关系,并尝试探讨如何运用二者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机制促进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如何在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中“以志愿服务引领青年时尚,用时尚文化吸引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回顾汕头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历程 ,在总结其主要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从 5个方面来进一步做好汕头市的青年志愿者工作 :科学安排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科学招募青年志愿者 ,科学培训青年志愿者 ,科学管理青年志愿者队伍 ,加快青年志愿服务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3.
青年志愿者的行动领域与管理路径——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上海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对上海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了反恩,提出青年志愿者行动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大型志愿活动与日常志愿服务、低端服务和高端服务、激励和监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学理上看,青年的先天优势及特点与志愿服务要求相吻合,使得青年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志愿服务作为青年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提升青年责任担当能力提供了广泛路径,所以青年应将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身责任或一种生活方式。从实践来看,青年一方面主动承担着关爱他人、提升自我及推进国家与世界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青年的志愿服务理念存在一定偏差、青年志愿者动机多样但内生型动机缺乏、青年参与零星且缺乏可持续性,这些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与青年的发展。因此,青年要进一步明确自身使命与责任;加强学习,端正志愿服务动机;结合所长精准对接服务,探索"服务学习"新模式,引领社会生活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青年理论研究成果为主 ,兼顾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突出青年特色与理论特色。为了突出本刊特色 ,形成栏目品牌 ,决定推出以下 4个重点专栏。欢迎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学校教师、共青团干部踊跃投稿。一、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这是本刊设置的主要特色专栏 ,征求关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青年志愿者行动、城市志愿服务、农村志愿服务、学校志愿服务的典型经验与研究文章 ;征求城乡社区发展、青年文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的研究文章。二、…  相似文献   

6.
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是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服务领域之一。通过志愿服务与赛会活动的相互作用,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直接和间接地为广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14,(5):45-45
为进一步扩大“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力,动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团澄江县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宣传和青年志愿者招募活动。  相似文献   

8.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不同 ,可以把志愿服务分为两类 :一类是组织和群体压力下的被动参与 ,一类是以自我实现需要和报恩为出发点的主动参与。在当前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 ,要正确引导和激励志愿者的参与动机 ,以实现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长期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2):F0002-F0002
作为志愿服务的研究和培训基地,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竭诚为各级志愿机构和社团服务,有效促进了广东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学院依托广东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和广东青年志愿者培训中心开展志愿服务研究和志愿者培训,融研究与培训为一体,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培训内容和教学资源,使我院的培训课程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点。近年来,不仅出版多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广东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历程,概括为率先探索阶段、多样尝试阶段、机制建设阶段、服务拓展阶段、整合提升阶段等。广东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成长辅导服务、扶贫开发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志愿者的这些服务有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结构和谐、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广东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存在问题有六个"缺乏",即缺乏自主空间、缺乏稳定队伍、缺乏长期项目、缺乏持久资源、缺乏能力建设、缺乏法制环境。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8条发展对策:1.普及公民志愿精神;2.发展青年志愿社团;3.创新指导管理体制;4.培育志愿服务品牌;5.开拓志愿服务资源;6.维护支援人员权益;7.开展志愿人员培训;8.推进志愿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志愿服务最初在社区诞生,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通过为社区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服务以及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如今,伴随志愿服务从城市到农村的扩展,志愿者从青年群体向多年龄群体的扩展,逐渐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化热潮的志愿服务潮流,成为中国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迅速,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已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由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在其志愿者主体、组织形式和项目建设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但是国内针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尚起步不久,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只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才能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满足志愿者的需求,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志愿服务达到更好的效果,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因此,要做好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设计,加强对志愿服务的鼓励、扶持和宣传,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并扩展志愿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4.
在共青团中央的组织号召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历经二十余年,其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青年志愿事业的发展变化,共青团在推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如长效性机制不足、法规不健全、资金短缺和社会认同度不高等新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凸显,限制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主要通过对所做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阐述团组织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共青团引领志愿服务协同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蓬勃兴起,志愿组织、志愿者不断壮大,志愿精神得到弘扬,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几十万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志愿者的首次集中“亮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民意识的觉醒,标志了公民社会的肇始。作为一名志愿者,对赴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系列调查,运用参与观察、调查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对志愿者服务的动机、频率、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16.
2008北京奥运会已成为过去,然而,盛会期间100多万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却继续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整个志愿队伍的组织管理工作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志愿者的招聘、管理、培训、激励到最后如何在盛会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给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留下宝贵的经验,更是为2010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树立一个好榜样。  相似文献   

17.
刘祥 《时代风采》2010,(17):29-29
8月5日,富宁县总工会举行“第十三届省运会富宁分赛区青年志愿者礼仪服务培训”。活动递请文山州二中祝红老师就志愿服务礼仪、团体意识、专业知识、医疗常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授课,参与省运会服务工作的60名富宁青年志愿者以及县内规模以上酒店的礼仪服务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18.
志愿者参与动机不仅具有复杂性、内隐性等特点,还具有阶段性与发展性。本文主要探讨志愿者参与动机变化的发展阶段——依从、认同与内化的特点,同时就三个阶段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同一名志愿者在持续的志愿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动机阶段,这要求我们在引导和开展志愿活动时,注意因势利导,适当运用强化与情境压力吸引更多人从事志愿活动,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高校是青年学生参加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组织载体,大学生参与助老志愿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指出了实践路径,实现的机制与政策创新要求:5大价值观体系必须构建;政府角色定位必须准确;社会组织必须去行政化;志愿者服务必须落地、做实;志愿者的权益及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必须建立。  相似文献   

20.
广东志愿服务需要通过国际交流合作不断融入世界。一方面,吸收各国现代志愿服务发展理念和经验,丰富我国志愿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国际合作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再次率先探索国际化途径,包括构建"一会两院三基地"的国际合作格局,将引进和借鉴国际志愿服务发展理念、向世界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提升民间志愿组织服务能力、普及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培育青年志愿者领袖国际参与素质、塑造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国际形象等作为合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