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没有机会去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作品《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周总理是话剧的"发烧友",在扶持话剧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与曹禺结下了深厚情谊。今年是曹禺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作纪念。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央苏区为中心,在各革命根据地领导了以现代话剧为主的红色戏剧运动。苏区红色戏剧运动受到了苏区人民的欢迎,也得到了红军将领的支持,周恩来、方志敏、彭湃、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罗瑞卿、邓发、陈赓、肖劲光、何长工、肖华、张爱萍、李卓然、梁必业,以及被称为"中共早期情报三杰"的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等众多红军将领都与革命戏剧结缘,积极参加红色戏剧的演出活动,亲自担任编导和演职人员,这在中外戏  相似文献   

3.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10,(12):10-13
于伶(1907-1997),编剧、评论家、电影事业家,原名任锡圭,字禹成,笔名任大加、尤兢,江苏宜兴人。1926年中学毕业后赴苏州第—师范学校求学,参加学生的话剧演出,为其戏剧活动的开始。后进北平大学法学院,参加了"左联",为剧联领导人之一,并从事戏剧创作和电影评论工作,写出了《腊月二十四》、《夜光杯》、《一袋米》等40多个话剧剧本。  相似文献   

4.
丁启文 《前线》2008,(12):68-69
题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林兆华执导的话剧《盲人》,是比利时戏剧大师梅特林克的一部象征主义戏剧.讲述了12个盲人陷入原始森林、等待已经死去的教士前来搭救的故事。据了解,参加本剧演出的十多名演员,都是没有表演经验的盲人。话剧《盲人》让他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曾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没有机会去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07,(7):48-48
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中写道:解放初期,父亲代理总参谋长时,有一天,毛泽东把他叫了去,一见面就猛  相似文献   

7.
张大海 《世纪桥》2011,(15):26-27
孙维世编剧并导演的大庆话剧早期代表作品《初升的太阳》,是一部结合斯坦尼戏剧体系中"体验艺术"原则创作的话剧作品。这种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也应用在杨利民等大庆籍剧作家作品的舞台实践中。正因为有以现实主义和体验艺术为要求的大庆话剧实践,也才有新时期以来大庆话剧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瑞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便在大后方享有话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声誉(另三位是白杨、舒绣文、秦怡)。在风起云涌的抗战岁月里,作为一位亿万人民热爱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激情的火焰始终在无数观众的心头燃烧。张瑞芳也许与戏剧有“缘”,早在中学时代就特别爱好话剧。初中的时候就演过田汉的独幕悲剧《获虎之夜》和《梅雨》,还天不怕地不怕地演过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的大型喜剧《心病者》。高二的时候又主演过中国著名喜剧作家李健吾的三幕喜剧《这不过是春天》,老师、同学人见人夸:“真像,演得挺不错!”张瑞芳实在太爱演剧了…  相似文献   

9.
耿耿 《党史博览》2002,(5):22-25
1965年3月13日,陈毅围绕文艺话题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原本是针对《女飞行员》和《赤道战鼓》两部话剧而谈的,但是由于是在家中漫谈,在场的都是军队干部,他的话题便远远超出了两部话剧。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诗词戏剧、国内形势、外交政策、对党的历史和毛泽东的评价,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他时  相似文献   

10.
石曼 《红岩春秋》2010,(3):16-18
今年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百年诞辰。抗战时期,曹禺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话剧作品并搬上舞台,《蜕变》、《北京人》和《家》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剧作在面世之初,周恩来或从艺术、或从政治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曹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1.
<正>给《抗敌报》《晋察冀画报》题词新闻出版机构是边区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很出色的部门,重视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聂荣臻对此十分关心。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党中央委任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刚刚创建一个月,日军就对边区发动了第一次围攻。在这次反围攻作战非常紧张的时候,聂荣臻找来当时担任晋察冀省委书记的黄敬和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等人,商讨创办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江津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的馆厅里,陈列着一床羽绒被。这床羽绒被是白求恩同志临终前赠送给聂荣臻的遗物。它一直陪伴着聂荣臻度过了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这床羽绒被凝结着聂荣臻与白求恩的浓浓深情。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白求恩风尘仆仆地来到延安,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他。毛泽东说:“中国有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讲传》,《水讲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毛泽东的这番话使白求恩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对聂荣臻留下了…  相似文献   

13.
丁敏 《理论建设》2009,(6):77-78
陈楚淮在1929—1930年之交写的两个富有象征意蕴的独幕剧——《桐子落》和《骷髅的迷恋者》,分别发表在《新月》二卷十期和《新月》三卷一期上,今天学界已认定陈楚淮是一位1920年代的“象征戏剧代表作家”,朱寿桐在《新月戏剧:绅士的风情的演示》中,称《骷髅的迷恋者》为“名剧”;吴晓东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称这部剧作“标志着这时期象征主义话剧在文本意蕴上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在天津拍摄电视剧《郭隆真》时,搜集了许多剧中人郭隆真的战友周翔宇(周恩来)和邓文淑(邓颖超)等在津的革命活动,其中有些关于他们亲自参加话剧演出,宣传进步思想的活动非常感人。 1913年秋,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入学不久,即显示出他优良的品德和才能,尤其是在文学、戏剧方面表现出的才华,博得南开创业人、校董严修(号范孙)的格外赏识,称周为“宰相之才”。1915年,南开举行全校国文  相似文献   

15.
隔山 《党课》2009,(3):108-109
话剧从西方传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了。早在19世纪末,欧洲的话剧就逐渐流入中国。188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就演出了英语短剧和穿时装的汉语剧《官场丑史》;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演出了时事新戏《六君子》《义和团》,当时称新剧、文明新戏;1903年,上海育才学堂编演了文明戏《张汶祥刺马》;1905年,上海民立中学学生发起组织了话剧团体“文友会”,演出了《捉拿安德海》《江西教案》等剧;  相似文献   

16.
聂力中将是聂荣臻元帅之女,她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中,回顾了聂帅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单学文 《实践》2007,(9):39-40
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组织创作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和京剧《走西口》相继在我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东胜等地上演,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晋商文化冲击波,也给内蒙古的文艺界同仁和宣传文化工作者带来了强烈的观念冲击和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聂荣臻元帅之女聂力给我寄来她的新作《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来不及回电话谢她,我就捧起书一口气看了下去.通过力力姐姐那细腻生动的笔触、感人至深的字句,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熟悉的聂伯伯的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9.
校园戏剧源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润磊 《理论学刊》2005,(3):124-127
透过历史的尘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话剧最初就是从学生演剧开始的,校园戏剧对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形成发挥过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戏剧的成长功不可没。本文探寻了校园戏剧在历史上留下的清晰的足迹,结合实例阐释了校园戏剧运动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展望未来,校园戏剧的蓬勃发展将为中国戏剧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1950年1月1日,以李伯钊为院长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以下简称老北京人艺)成立,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关怀下,率先从文工团转型走向剧场艺术的第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剧院(含戏剧、音乐、舞蹈和北方昆曲,拥有专业剧场和戏剧、美术、乐器工厂,以及幼儿园、小卖部等单位,曾创作演出话剧《龙须沟》、歌剧《王贵与李香香》《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