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父亲林博济今年92岁,是革命烈士林野之子。祖父林野,龙岩市(现龙岩新罗区)人,他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6月回到龙岩参加朱、毛率领的红四军,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参谋长兼第七支队队长,1929年12月底参加古田会议。曾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后牺牲于江西瑞金。林博济是林野唯一的儿子,1934年秋送回  相似文献   

2.
郦雯 《党史纵横》2001,(2):20-20
1930年10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先后五次集结重兵,对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的大"围剿".红一方面军十二军副军长、代军长罗炳辉,率领所部机智顽强,英勇奋战,频创奇迹,屡建战功,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罗炳辉也因此而获得殊荣:  相似文献   

3.
正从1929年2月上旬首度进入瑞金地界,到1934年10月上中旬离开此地,毛泽东在瑞金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六个年头。六年里,中国苏维埃运动盛极而衰,毛泽东个人境遇也每况愈下。然而,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以下几则故事,或许能略微表现毛泽东的伟大、过人之处。"瑞金是个好地方"1929年1月14日,为打破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下山向赣南游击。由于人生地不熟,为正面避敌,红四军专拣人迹罕至的赣粤  相似文献   

4.
正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10日,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发动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其中集中50万优势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战略,步步推进,对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重点进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战斗节节失利,中央革命根据地一步步失陷。到1934年夏,中央苏区已由原来的纵横近千里,缩小到方圆不足300余里。根据地周围重兵压境,层层围困,形势十分危急。1934年7月,为了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抗击日本  相似文献   

5.
正1932年6月,谭震林领导闽西红军和地方武装英勇抗击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创建了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的人民武装体系,4个月内扩红11000余人,不仅壮大了闽西地方红军,还为中央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有生力量。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在闽西南投下几十倍于红军游击队的兵力,对苏区进行反复"清剿";又下令砍伐红军游击队经常出没的山林,采取"移民并村"、"保甲连坐"、"自首自新"、"五光十杀"等高压手  相似文献   

6.
谭玲 《当代贵州》2013,(8):66-66
1934年10月,由于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抛弃了红军第一至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采用冒险主义的错误主张,致使红军未能击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立新的根据地。蒋介石得悉中央红军要向湘西转移,就在红军西行的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围堵红军。红军浴血奋战,损失很大,至1934年12月初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湘  相似文献   

7.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8.
正1934年10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行至甘溪,陷入国民党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之中,被截为数段,红六军团遭受重创。紧急关头,当地农民刘恩娃、刘光荣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带路,十多天后帮助红军主力突出重围。革命老区,红色石阡。在石阡县甘溪乡铺溪村阳东坳半山腰,矗立着一座青松翠柏环绕的纪念碑,碑上萧克将军题写的"甘溪死难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气贯长  相似文献   

9.
从1933年2、3月间开始的中央苏区大规模反"罗明路线"斗争,一直到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时才缓和下来.反"罗明路线"的矛头实际上指向毛泽东,这是许多人都看得清楚的.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党的建设》2008,(2):62-62
叛徒"机密信"设下圈套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到1937年春,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在油山地区已经坚持了两年半。除了在突围前项英、陈毅收到几封党中央的指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前,红六军团先行探路,踏上西进征途。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主力长征之前,有一支特殊的部队按照中共中央的命令,先行开拔,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探路,这就是红六军团。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电令红六军团由湘赣苏区先期突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西进,开始长征。并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中央红军随后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合,从而结束了长征。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最远行程约2.5万里,转战11个省,完成了向西北的战略转移,从而在陕甘地区  相似文献   

13.
开篇的话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大规模转移,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长征.  相似文献   

14.
1934年,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引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留在闽赣边界的部分红军由陈毅率领,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的危害,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主力红军不得不放弃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踏上了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途,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16.
正"1934年夏,贺龙、关向应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入黔东,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抵达木黄镇,与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两军领导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在红三军军部——木黄镇水府宫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两军团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7.
宋键 《红岩春秋》2022,(2):6-13
长征,特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四大主力——中央红军(后恢复为红一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改编为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国民党反动军队不断"围剿"、革命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先后从长江中下游两岸的革命根据地撤离,向陕甘地区行进的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6,(11)
正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的胜利给战斗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抗日联军巨大鼓舞。东北抗日联军为突破敌人"大讨伐",开辟新的根据地,与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取得联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西征。他们与主力红军遥相呼应,共同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英勇坚决的斗争。一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19.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留在中央苏区的党组织和红军,经历了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过程,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文拟对这一战略转变过程中的有关重大决策问题作些剖析。一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着失败,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进行长征前夕,曾对中央苏区今后的斗争作了具体部署。在组织上,在中央苏区留下一部分党政军干部和主力红军第二十四师、十几个地方红军独立团以及其他地方群众武装,总人数约3至4万人。在苏区设立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由项英  相似文献   

20.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苏区成立以项英、陈毅为主要领导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分局(以下简称中央分局)、中央军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以下简称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下的一部分红军及游击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并于1937年秋取得胜利。"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