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利于打击贪官外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腐败是全球的公害,它破坏经济运行、削弱民主和法治、扰乱社会秩序、毁坏公共信誉并使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更加猖獗肆虐。不少腐败分子利用国与国之间的制度、法律等差异,将赃款转移出境,逃避法律打击,已成为各国惩治腐败的一大障碍。求同存异,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已日益重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下简称《公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我国反腐败进程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公约》有利于我国有效打击贪官外逃。近年来,一些腐败官员利用法律的漏洞,携带大量赃款潜逃国外,使我国…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推定制度是一项打击腐败犯罪的有力措施,属于针对缔约国的强制性要求。作为公约缔约国,我国应当履行条约义务,在刑法中确立针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推定制度,适当降低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故意、明知、非法占有目的等主观要件的证明难度,以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促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规定的推定制度是一项打击腐败犯罪的有力措施,并且属于针对缔约国的强制性要求。作为公约缔约国,我国应当履行条约义务,借鉴公约的有关规定,在刑法中确立针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推定制度,以降低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故意、明知、非法占有目的等主观要件的证明难度,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促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反腐败方面具有规定内容广泛、强调国际协作等特点,我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应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反腐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与国际反腐败工作衔接,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解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腐败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危害国家稳定,损害社会正义,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们所居住星球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腐败也越来越呈现跨国性的特点。鉴于此,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首部国际法律文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有95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由此可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预防和打击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的政治愿望,签署《公约》对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据世界银行初步估计,全世…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腐败犯罪都愈加猖撅。文展讨论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批准将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公约》对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主要由对腐败犯罪人的引渡、对涉及腐败犯罪证据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等内容构成。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主要是依据国内立法而不是基于国际条约与其他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合作。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先进,在反腐实践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我国政治、经济都是“双刃剑” ,对我们党的反腐败斗争也不例外。入世总体上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是有利的 ,但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外部渗透和影响的机会增多 ;我国经济、政治等体制改革的不彻底 ;入世初期的接轨工作难以到位 ;高智化、国际化、团伙化的犯罪特点 ;新一轮资产重组等原因 ,存在着腐败滋生蔓延的必然条件 ,新的腐败犯罪的高发期还可能出现。为此 ,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法治建设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加大对国有资产监管的力度 ,完善党内各项运行机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自觉抑制腐败 ;密切国际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 ,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该条约的当事国,当然应承担条约确定的义务。贿赂犯罪是腐败犯罪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与该条约的基本要求有差距,必须就贿赂的内容,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等进行贿赂犯罪立法的完善,并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组织官员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腐败官员携巨款外逃的事件不断发生,其中今年发生的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的神秘离境尤为轰动。打击贪官外逃,已成为我国反腐败工作的新的重心。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使我国成为该公约的147个签署国之一。这对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打击腐败行为,以及寻求外国政府的司法协助,奠定了法律基础。9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中国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批准书。9月2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际刑法方面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相似文献   

11.
吴丹丹 《新视野》2004,(3):79-80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错综复杂的原因,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因此,反腐倡廉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首次在国际层面上建立了预防和打击腐败并加强国际合作的机制,标志国际社会进入联手打击腐败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确立的国际犯罪,为打击这种具有广泛危害性的商业腐败犯罪,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从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和《公约》相关规定来看,本罪在立法上还有很多不足和应当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3.
反腐败社会机制,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通过多方面机制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来制约和监督腐败行为的反腐败运作方式。构建与完善反腐败社会机制,是指在我们党已经确立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清除腐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特点,使现行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外延向社会化方向拓展,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相互配套且行之有效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腐败工作系统,并使之成为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补充的过程。构建与完善反腐败机制,不是对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身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拟从理论依据、客观必要和主要构成三个方面,就构建与完善反腐败社会机制这一课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此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95个国家在公约上签字,反腐倡廉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声音,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党中央确立的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整体部署,我国在建设和完善国内反腐败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正确认识世界反腐倡廉形势和借鉴国外反腐倡廉经验,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至关重要,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世界反腐倡廉形势下诞生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根据世界银行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万亿美元涉及腐败的资金进行跨国流动,相当于全球33万…  相似文献   

15.
李晓英 《新视野》2006,4(3):68-7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它的制定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动准则。作为《公约》的缔约国, 在享有公约所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本文以《公约》关于反腐败贿赂犯罪的规定为基础,结合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提出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在反腐败斗争中加强民主监督,关系着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统战工作要高度重视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确保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专门指导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其旨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我国已缔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将推进我国反腐败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拟就解决现行刑法关于行贿罪的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为视角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法网难逃     
“捞了就跑,跑了就了”。近几年国内以及某些外派机构官员腐败犯罪后为逃避打击,往往携卷巨款潜逃海外。职务犯罪嫌疑人负案外逃的增多,构成当前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新动向。海外追捕逃犯追缴赃款,也因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行动。目前,我国已与40个国家签订了56个司法协助、引渡和移管被判人条约,为共同打击犯罪分子奠定了基础。2003年9月29日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迄今已有147个国家签署《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其中批准该公约的有51个国家。根据有关规定,这项公约…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根源于制度的漏洞和人的贪欲,对社会危害极大。当前,反腐败应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加强反贪廉政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修养;二是完善法律体系,从法律法规上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3):77-77
2010年岁末,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我国首部反腐白皮书——《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与一般年度总结不同的是,这部1.6万余字的反腐白皮书,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梳理总结了60多年来党和国家在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没方面的成效、经验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